導視:棉花價格劇烈波動,“過山車”行情頻繁出現,產量需求國際因素,誰將主導棉價的未來,棉紡企業如何在波動中生存,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業部主任孫淮濱為您深入分析,交易時間與交易同步。
計渝(主持人):各位好,歡迎各位繼續收看正在直播的《交易時間》,我是主持人計渝,我們把目光投向目前現貨市場里重要的品種,近一年以來,棉花價格可以說是劇烈的波動,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探討一下,在經過劇烈波動之后,這棉價再創新高,還是重回低位,相關公司到底是苦是樂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劇烈波動的棉花價格。
棉價上演“過山車”
解說:中國棉花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6月16號,鄭州棉花1107合約,收在每噸25460元,該價格同2010年11月下旬的價格相差無幾,但看似平靜的價格變化背后,卻隱藏著棉價在七個月內如過山車般的行情走勢,2010年9月,新的棉花年度預示,在棉花的產量預期降低和看漲心理的共同影響下,棉花價格出現暴漲,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棉價自每噸152 0173 3840元起步接連突破2萬、3萬關口,至2010點10月11號,棉價觸摸至每噸31302元,*高漲幅達75%左右。但隨后展開一波快速調整,20日內跌幅高達17%,進入2011年,棉價再次出倒V字行情,自年初的27000元左右,一路上漲至3月8號的每噸31241元,此后便一路掉頭向下,5月26號,走出年內低點,較年內高點已經跌去22%。
程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因為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投資相對價格,這樣在其中謀取利益,所以我們決定了農產品(000061)價格的波動,除了傳統的因素,那么更重要的可能要看它的非常的因素,就是金融屬性,它的美元屬性,另外這種氣候變化和媒體效應。
計渝:好,棉花價格市場的劇烈波動,確實超乎很多市場人士的預料,不只是產業研究部門,市場投資者也都在高度關注,下一步行情究竟會怎么演化,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業部主任孫淮濱先生來到我們演播室作客,和我們一起探討市場熱點的話題,孫主任你好,歡迎到演播室作客,我們看到了從去年到今年,棉花價格確實是大起大伏,我們就五月份而言,到現在為止已經從25000到26000再到23000這個市場的波動很大,您作為專家來認為,我們知道棉花的價格,隨著季節性的變化,是有周期和波動的,那么但是從去年到今年,如此大的波動正常不正常?
孫淮濱(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應該來說,棉花作為一個商品,作為我們一個基本的工業原料,它按理說,應該是根據市場供求來發生變化,來上下波動,但這么大起大落肯定是不正常的。
計渝:背后原因是什么?
孫淮濱:背后原因供需缺口是基本面的原因,因為我們現在加工能力和棉花期貨的這塊還是不平衡,存在硬缺口,但是去年以來,這種大的波動,我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有一些資金的這種炒作。
計渝:也就是現在專業人士說的,叫做金融屬性、棉花給棉花金融屬性。
孫淮濱:把棉花這種商品的一種異常性表現出來了。
計渝:這些資金從哪里來?
孫淮濱:投資性資金導致棉價大起大落
孫淮濱:這種資金我想可能應該來說,既有社會的游資,是吧,也有國外的熱錢,因為他們是需要找出路的,如果房地產炒不動,股票又不景氣,他們就選擇了大宗商品,棉花成為了**,因為棉花的需求彈性比較大,可能比糧食要好炒一些,所以就選擇了棉花。
計渝:那么在從我們看到,大的這樣一個大起大伏的演義的過程中,人們要關心下階段會是什么樣的走勢,你的判斷?
孫淮濱:下階段的話,因為現在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今年棉花的播種面積,由去年的棉價比較高起,今年播種面積有所擴大,大概增長6%以上,這樣人們就會產生一種預期,就供給會有所增加,但究竟會有多少供給,這還取決于老天爺,棉花種到地里之后。
計渝:靠天吃飯。
孫淮濱:天氣等不確定性影響棉花產量
孫淮濱:天氣很重要的原因,天氣決定產量,另外還有就是我們需求,今年紡織企業,我想你也知道,面臨非常大的制約因素,就是資金,因為現在國家為了壓CPI。
計渝:要控制通脹。
孫淮濱:貨幣政策在控制通脹,是吧,不斷的提高準備金率,還有加息,這樣我們紡織企業大家知道是作為一個中小企業的主體,也是非國有,民營企業非常多。
計渝:占了絕大多數。
孫淮濱:所以從銀行獲得資金的難度越來越大,這樣會產生對購買原料的這種需求,在資金上就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再加上今年由于棉花價格的這種起伏波動,我們很多企業買的是高價棉,是吧,現在棉花價格又跌,紗也跟著跌,一跌的話,我們企業虧損就大,因為原料虧損,產品虧損。
計渝:而且還有一個,我知道在江浙地區有一些大的棉紡企業,中國中小型棉紡企業,它的資金成本也在不斷的加大,正常渠道銀行里拿不到比較低的合理的利率資金,在社會上拆借資金面更大。
孫淮濱:未來棉價取決于產量
孫淮濱:是,這樣的壓力,就會使得庫存壓力,我們叫去庫存化的矛盾非常的突出,這樣也抑制了對棉花購買的需求。
計渝:這樣我們來理解的話,下一階段是不是棉花的價格,應當是逐漸從趨穩開始下滑呢?這樣的過程,因為我們看到剛才的分析看到了,一方面就是棉紡織企業,生產企業對棉花的需求量,不說需求不足,而是在各方面因素資金成本,市場各方面,制約了它對購買量,是不是整個對原棉的價格,會有往下拉的這樣的作用?
孫淮濱:國內消費及國際需求影響棉花價格
孫淮濱:應該是這樣的,因為現在需求受到資金的困擾,紡織企業購棉也好,包括產品往后傳導也好,大家都非常謹慎,是吧,因為有一種慣性,就是越是跌,越不買,越是漲越是跟進,也有這種情況。
計渝:投資領域都有這種規律,買漲不買跌,我們再把目光轉向一下,看看商品期貨市場里,投資者和分析師是如何看待棉價波動的,我們稍適休息一下,然后我們連線宋健,他是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的行業研究員,宋健你好。
宋健:主持人你好。
計渝:那么剛才我們和孫主任聊到了近期棉花這個價格巨幅波動的情況,那么如果說,現貨市場價格出現這樣的波動,那么在棉花期貨市場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或者類似的這種表現呢?
宋健:今年供需狀況明顯改善
宋健(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研究員):是這樣,我們承認一個現貨市場的基本面,確實是為我們期貨市場提供了很好炒作借口,所以才口去年的暴漲暴跌,我們知道暴漲暴跌,在期貨市場這種炒作因素能夠比較明顯的看的出來,比如說我們以兩合約為例,一個是當年炒的比較兇的1109合約,以及現在的1102合約,在1109合約當年炒作的高點,達到三萬五附近,現在跌到兩萬五左右,這個跌幅達到了30%左右,但同樣的現在1102合約,其實在當年1109創在三萬五高點附近時,其實1102合約高點與前期沒法比的,當時僅僅三萬左右,現在跌到2萬4左右,跌幅接近20%左右,這種不同合約差異,已經明顯顯示出市場炒作的因素的影響是很大的,對這邊來講,我們認為一個是基本面,確實有一定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期貨市場炒作的因素也不容忽視。
計渝:期貨市場的炒作不容忽視,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在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與國外商品期貨市場有高度的關聯性和緊密性,除了國內的供需矛盾之外,宋健從你的觀察來說,國外的市場資金的變化,價格的變化,對于國內棉花期貨品種的影響是不是非常大?
宋健:其實是這樣的,尤其這一輪的炒作,其實它的屬端是源于國外的市場,我們知道國外的話,其實它的期棉基本上是從2010年的7月末、8月初開始炒作,由當時的七八十美分,一直炒到了*高點,達到了200美分以上,而國內炒作晚了一月,基本是八月份才開始炒作,而且僅僅是從一萬七八附近一直炒到了三萬五附近,基本是翻一倍,但是國外的達到了3倍,這里更明顯的看的出來,其實外盤的炒作,帶動了內盤的炒作,這是棉花重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對于包括*近其實我們也看到,就說外盤現在應該說,這些多投炒作,還是心沒有死,目前回落的價格,還是回落到一百四五附近,這個價格還是比較高,而國內由于受到基本面的影響,投資者包括國家調控的影響下,會顯得相對更加理性一些。
計渝:好,謝謝宋健給我們帶來的分析,那么我們下面看到各種市場因素,資金的因素,都使得棉花價格出現劇烈的波動,下面我們看看國際棉花的產量和國際市場的關聯因素究竟是怎么樣的,判斷下一步棉花的價格趨勢究竟會怎么演化?
專家預計今年棉花生產將穩定增收
解說:據中國棉花協會監測,2011年全國植棉面積為8100萬畝,較上年增長5.2%,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罕見大旱,近期部分省份旱澇急轉,對棉花生長有一定影響,但新疆及黃河流域,棉花長勢較好,如不遭受大的自然災害,今年棉花有望獲得好收成。
任新普(永安期貨研究院副院長):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情況來分析,我們也基本持有就說今年棉花生長天氣,應該講是相對偏好的,這種狀況。
張建源(湖北省棉花協會副秘書長):據我們棉花協會了解,我們省里今年的棉花種植面積比去年的增幅大概在10%以上,而且我們到農村里實際調查的情況,有很多有一些情況是在往年是很少見的,比如說,一個是田埂上,一個是魚塘邊,還有就是公路邊,甚至一些鄉鎮公路的路邊的花壇里,都種了棉花,但是旱情對棉花的影響,不是很大。
解說: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國際棉價變化也深刻影響著國內棉花市場的走向,根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的預估,2011年到2012年,全球棉花產量預估為2608噸,同比增加128噸,而實際產量有望增加更多,而紐商所棉價在過去一年中則是牛氣沖天,從去年6月的70多美元一路飆漲,到今年三月達到高點227美元,上漲200%,但從4月中旬起,隨著國際大宗商品集體暴跌,而下滑20%左右。
張建源:像一些我們省棉花協會的會員了解的話,這個價格應該會持續,就是有回升,回升的幅度不大,這個還會持續下去,因為據我們了解,美國的棉花雖然是面積增加了,但是美國主要的有些主棉區,今年也發生了干旱,雖然面積增加了,但是它的實際產出這個面積估計互相抵消之后,也不會增加很多,甚至還會減少。
解說:另外,從國內下游需求來看,在銀根緊縮的經濟環境下,紡織企業資金壓力加大,對于原料采購,都比較謹慎,同時,此前快速增長的全球補庫存行情宣告結束,導致紡織服裝出口不旺,也抑制了對于棉花的需求,海關數據顯示,一年一至四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685億美元,同比增長27.39%,但紡織服裝出口額增加,主要是由于產品提價所至,單從數量來看,今年前四個月的數量增長僅為5%左右,較去年明顯放緩,在數量增長才能確實帶動棉花需求。
計渝:從剛才的短片了解到,市場中供與需之間,在這一輪的棉價博弈當中非常有意思,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隨著我們在國內棉花種植面積不斷的擴大,特別是棉花有些部門專家告訴我們是穩定增收的,這一點也對于我們棉花市場價格穩定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信號作用,這里我們再來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產業部主任孫淮濱先生做一個交流,孫主任,你如何看待今年我們看到剛才說的5.2%到6%這樣一個種植面積的擴大,它會為我們整個棉花市場提供怎樣的一個穩定的供應呢?
孫淮濱:天氣等不確定性影響棉花產量
孫淮濱:播種面積播下去了,剛才我們前面都說了,面積是增長了,面積是價格決定的,但這個面積能變成實際增產的產量,這里還有農民兄弟的耕作,一個老天爺的是不是長眼是不是幫助。
計渝:如果我們去掉把天氣因素,干擾舍棄掉之后單單看種植面積擴大之后,可以直接向市場供應多大的,我們按估算的話,大概有多大的?
孫淮濱:現在我們國家大概國產的棉花一年大概是650到700萬噸之間,大體是在這么一個產量之間的徘徊,但是我們的需求量比較大,大概是1100萬噸,所以我前面說到缺口是硬缺口,所以需要就是從進口來獲得,當然國家還需要有一些通過倉儲,儲備來進行投放,來調劑,來彌補缺口。
計渝:好,我們看到市場其實在各方面都在做一個博弈,既有我們說,來自農業部門的供應,也有生產部門的這種需求的變化,還有關注到國際市場整個環境的變化,好,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對于棉價的劇烈波動,對于上游和下游企業而言,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特別是對于我們資本市場投資者所關注的上市公司而言,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我們這里關注一個短片。
解說:目前A股市場,共有21家棉紡類上市公司,從一季度業績來看,表現差強人意,21家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只有5760萬,由于廠商股份、華貿股份轉讓收入,投資收入等非經常性收益,同比出現147%的增長,但環比卻時出現11%的下降,在21家公司中,三家公司出現虧損,14家公司業績出現環比下滑,在6家發布中期業績預告的公司中,三家業績預增,只有一家公司預虧。
趙雙鎮(山東菏澤國花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下跌以后,合作企業沒有參期保值這塊,損失很大,棉花成本那時候定的棉花一般在兩期左右,加上利息到現在四萬多了,我們兩次左右,不錯了,新的棉葉2萬6左右,降七八千塊錢,上游企業能占到60%,下游的企業占到80%,滿負荷運轉的企業很少。
張建源:尤其是我們省里,尤其是我們國家的紡織行業的情況,目前看,我們國家的紡織行業的情況不妙,據我們了解,有1/3的產能都停掉了,有的是很多企業,就說在維持基本的開工需要,其他的產能都停掉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是紡織如果說,紡織環節,紡織行業它不能充滿生機的話,對棉花的流動企業,影響是非常大的,包括對棉滌綸非常大的。
計渝:剛才我們的記者采訪了這位專家,專家告訴我們,國內1/3的產能是停滯,有2/3維持著運轉,這是紡織行業的2/3產能維持運轉,這一點中間對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它的經濟效應會產生什么影響?我們連線中信證券(600030)的紡織行業首席分析師李鑫,和她做交流,李鑫你好。
李鑫(中信證券紡織服裝行業首席分析師):主持人你好。
計渝:你好,棉價的劇烈波動,確實使得棉紡織企業,服裝類這些上市公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你的專業研究來看,這些公司究竟業績會影響到什么程度?
棉價巨幅波動,上市公司苦樂不均
李鑫:是這樣,應該是去年來說,在棉價上漲的過程當中,加工制造類的棉紡織企業應該是比較受益的,因為庫存始終是比市場價格要低的,所以是受益的,那么截止到目前,實際上從企業的盈利的角度來看的話,還沒有受到影響,因為他們的訂單都是在一季度接的,那么一季度當時棉價是出于比較高的位置,所以那時候的產品價格,相對定的比較高,所以二季度的業績,還沒有出現較大的影響,但現在三季度的訂單出現了一個明顯的下滑,所以我們判斷,可能整個業績的增幅是前高后低。
而且我們認為,就是在今年八九月份,新棉上市的時候,棉價可能還會出現回調,這樣的話,在原材料價格的下降的通道當中,企業是非常不利的,一個是涉及庫存管理,另外它的產品可能面臨著價格的下降,收入也要縮水,盈利可能也會出現下降。但是如果棉價平穩之后,就是回調平穩之后,那么實際上,整個產業鏈是比較受益的,會享受一個比較低的原材料成本。
計渝:那么另一方面我們注意到,棉價的巨幅波動,也使得很多棉紡織和服裝類的企業,開始選擇比如說找一些替代的化纖類的產品,那些化纖類替代的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要比現在我們看到棉價的波動率要低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生產棉花替代類產品的化纖類那些公司,是不是會從這一波的棉價大起大落當中獲益呢?李鑫你的判斷?
李鑫:棉價波動影響三季度訂單
李鑫:是這樣,就是說,去年在上漲的過程當中,像滌綸短纖和棉膠短纖它的漲幅啟動點都是比棉價之后,其實在棉價上漲的后半階段,這兩個子行業相對比較受益,但是目前的情況,因為隨著棉花的回落,尤其是黏膠纖維價格也是出現了比較大的跌幅,那么滌綸纖維,因為還要面臨油價,因為它的成本來自石油價格,所以它的價格,目前看回調的幅度相對不大,但是就是盈利也遠不如去年,應該這么說。
計渝:好,謝謝李鑫給我們帶來從資本市場這個角度,對一些企業的收益情況和可能遇到的市場的風險,帶來的這種提示和判斷,下面我們再回到北京演播室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業部主任孫淮濱先生繼續交流一下,孫主任,從我們剛才了解的整個市場環境情況而言,我們現在還很關心,棉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究竟處在什么樣的?
孫淮濱:現在棉紡織企業受到棉價的波動,應該來說,**不少企業出現了減產這樣一個狀態,因為產業多,會造成很大的。
計渝:虧損很大。
孫淮濱:紡紗企業庫存大幅增加
孫淮濱:第二就是因為高棉價的庫存,原料的損失和產品的這種積壓,再加上資金的制約,應該來說,經營狀況顯然不如去年,去年也掙了錢,很多企業,棉紡企業,估計不少企業吐了出來。
計渝:這兩年的情況,由于棉價的巨幅波動,使得去年的收入要補今年的虧空了。
孫淮濱:沒錯。
計渝:另一分析我們我們關心一點,剛才很多專家提到了,現在棉紡資企業在一季度有大量的庫存,現在可能要處在慢慢的,不再購買原棉,而在去庫存的狀態,庫存與去庫存之間,對于現代棉紡企業的經營情況,你覺得影響有多大?
孫淮濱:直接影響就是效益和生產滿負荷運轉,剛才前面已經有的說到了,停產減產現象比較嚴重,對于中下游來說,我覺得可能某種程度還會帶來一定的收益。
計渝:怎么理解呢?
孫淮濱:為什么,因為紗和布都在降價,對于染整、對于服裝、對于家紡,它們能購買更多的比去年便宜多的原材料,這樣對于降低成本是有好處的,關鍵就是它的終端消費。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