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國家統計局3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4.0%。經測算,剔除春節因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與上年同期持平略降。
一、消費品制造業、主要裝備制造行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1-2月份,規模以上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5.8%,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3.3%,煙草制品業增長18.2%,食品制造業增長11.2%,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7.6%,醫藥制造業增長4.2%。
1-2月份,規模以上主要裝備制造行業中,專用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4.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9%,金屬制品業增長8.8%。
1-2月份,規模以上小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
二、資產負債率繼續下降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8.6%,同比降低1.0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明顯。
三、工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部分重點行業利潤下降與春節假期因素是影響工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汽車、石油加工、鋼鐵、化工等主要行業利潤下降明顯。1-2月份,汽車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石油加工行業下降1.3%,鋼鐵行業下降2.5%,化工行業下降2.3%。受工業品價格下降等影響,汽車行業利潤同比減少370.7億元,石油加工行業減少317.3億元,鋼鐵行業減少290.6億元,化工行業減少152 0173 3840.8億元,上述4個行業合計下拉利潤增速14.2個百分點。經測算,扣除上述4個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0.2%。
二是春節假期移動因素影響。與上年1-2月份相比,今年春節假期因素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周期更長,客觀上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影響。
此外,工業生產、銷售增速略有放緩,也一定程度影響企業利潤增長。
附:2019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80.1億元,同比下降14.0%(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復數據、企業改革剝離、四經普單位清查等因素影響,詳見附注四)。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23.7億元,同比下降24.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36.9億元,下降13.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73.7億元,下降14.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2 0173 38409.5億元,下降5.8%。
1-2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701.5億元,同比下降12.6%;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681.9億元,下降15.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696.7億元,增長0.9%。
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持平,20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專用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70.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59.0%,汽車制造業下降42.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4.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7.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23.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21.6%,紡織業下降11.3%,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5.7%,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5.5%。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3.3%;發生營業成本12.5萬億元,增長3.9%;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79%,同比降低0.96個百分點。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09.7萬億元,同比增長6.4%;負債合計62.4萬億元,增長6.0%;所有者權益合計47.3萬億元,增長7.0%;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2.2%;產成品存貨40049.0億元,增長6.2%。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21元,同比增加0.52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9.12元,同比增加0.29元。
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80.9元,同比減少2.4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19.4萬元,同比增加7.6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9.3天,同比增加0.4天;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7.5天,同比增加4.6天。
附注:
一、指標解釋及相關說明
1、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2、營業收入: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3、營業成本: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實際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營業收入進行配比。
4、資產總計: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5、負債合計: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6、所有者權益合計: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7、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以及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2018年6月,財政部發布《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企業《資產負債表》不再列示“應收賬款”項目,改為列示“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項目。為與企業財務報表一致,從2019年起,停止發布月度“應收賬款”數據,改為發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數據。相關指標相應調整。
8、產成品存貨:指企業報告期末已經加工生產并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可以對外銷售的制成產品。
9、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單位:%。
10、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單位:元。
11、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100,單位:元。
12、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累計月數12100,單位:元。
13、人均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用工人數累計月數12,單位:萬元/人。
14、資產負債率=負債合計資產總計****,單位:%。
15、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360平均產成品存貨營業成本累計月數12,單位:天。
16、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營業收入累計月數12,單位:天。
17、在各表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欄中,標“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負數,即虧損;數值為正數的表明利潤同比增長;數值在0至-****之間(不含0)的表明利潤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過****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轉為本期虧損;數值為0的表明利潤同比持平。
二、為全面反映工業企業收入規模,從2019年起,用“營業收入”替代“主營業務收入”。相關指標相應調整。
三、以往發布的集體企業數據,是指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為“集體”的企業,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登記為“集體”的企業比重不斷下降(2018年集體企業營業收入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僅為0.18%),故從2019年起,取消發布集體企業數據。
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等指標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標數據之間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據統計制度,每年定期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范圍進行調整。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標準納入調查范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而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變化。(二)加強統計執法,對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要求的企業進行了清理,對相關基數依規進行了修正。(三)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剔除跨地區、跨行業重復統計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新開展的企業組織結構調查情況,2017年四季度開始,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跨行業重復計算進行了剔重。(四)“營改增”政策實施后,服務業企業改交增值稅且稅率較低,工業企業逐步將內部非工業生產經營活動剝離,轉向服務業,使工業企業財務數據有所減小。(五)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單位全面清查結果,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單位進行了核實調整。
五、統計范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六、調查方法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七、行業分類標準
執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具體請參見http://www.szlhsb.com/tjsj/tjbz/hyflbz/。
(來源:國家統計局;時間:20190327;鏈接:http://www.szlhsb.com/tjsj/sjjd/201903/t20190327_1656433.html;http://www.szlhsb.com/tjsj/zxfb/201903/t20190327_1656417.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