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一、發生趨勢
??? (一)蟲害。稻飛虱在南方大部稻區大發生,發生面積4億畝次;稻縱卷葉螟在華南、江南、西南東部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其他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8億畝次;二化螟在長江中游、西南中北部、江南西部稻區偏重發生,其他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1億畝次;三化螟在華南稻區中等發生,其他稻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3000萬畝次;灰飛虱、大螟、稻苞蟲等其他蟲害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1.3億畝次。
??? (二)病害。稻紋枯病在全國大部稻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8億畝;稻瘟病在西南、華南、江南、長江中游和東北大部的常發區將中等至偏重流行,如遇適宜氣候條件,部分感病品種存在暴發流行的可能,發生面積8000萬畝次;稻曲病在全國稻區有加重趨勢,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5200萬畝;華南、江南和西南部分稻區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江淮、長江下游稻區水稻條紋葉枯病、水稻黑條矮縮病等水稻病毒病仍有潛在流行的風險,發生面積2000萬畝;水稻白葉枯病、水稻惡苗病、水稻赤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4000萬畝。
??? 二、預測依據
??? (一)病蟲基數。2012年我國水稻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病蟲源基數較大。其中,稻飛虱在華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南部越冬稻區發生程度重,蟲口密度大,為2013年稻飛虱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越冬蟲源;稻縱卷葉螟在華南和江南南部越冬稻區總體中等至偏重發生,越冬蟲源基數較高,有利于2013年稻縱卷葉螟的發生;二化螟具備偏重發生的基數,華南東部稻區畝蟲量高達8600頭,東北大部稻區畝蟲量一般4800-6500頭,江南、長江中游稻區畝蟲量一般2000-4000頭。大部稻區稻瘟病和稻紋枯病田間菌源廣泛存在,具備病害流行的菌源基礎。
??? (二)栽培措施及水稻品種。當前,我國華南、江南、長江中游稻區單、雙季稻混栽面積大,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齊,橋梁田多,有利于遷飛性害蟲和螟蟲的遷移與輾轉為害。另外,水稻主栽品種仍以粗稈大穗、優質高產型為主,生長量大、田間郁閉,易形成適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且大部水稻品種抗病抗蟲性普遍不高,有利于水稻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
??? (三)氣象條件。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12年入冬以來,我國華南南部、西南南部和境外蟲源地越南北部、泰緬北部“兩遷”害蟲越冬稻區平均溫度較常年偏高1-2℃,降水量前冬較常年正常或偏少2-5成,但后冬境外越南北部、泰緬北部“兩遷”害蟲越冬稻區明顯偏多,總體大氣熱量和水分條件對“兩遷”害蟲的越冬存活和繁殖有利;但江南西北部、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稻區平均溫度普遍較常年偏低,東北稻區局部偏低4℃以上,不利于螟蟲越冬。據預測,2013年春季,我國南方大部稻區降水量正常或較常年偏少1-2成,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兩遷”害蟲的遷入為害,但西南西部稻區降雨偏多,且全國稻區溫度正常或較常年偏高1-2℃,加之受西太平洋副高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偏北影響,天氣條件總體仍有利于“兩遷”害蟲的遷入和繁殖,將導致西南、華南和江南稻區“兩遷”害蟲遷入期提前,華南南部、西南南部、江南稻區局部遷入量偏大;全國大部稻區的溫度偏高,降水偏少,對螟蟲的發生繁殖為害十分有利,但降水偏少不利于水稻病害的流行為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花生瘡痂病癥狀及防治》
下一篇《姬松茸地床栽培技術》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