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杏為我國特有、世界公認的一種珍惜名貴樹種。銀杏全身是寶,它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于一身,匯材用、藥用、食用、防護、綠化、觀賞于一體。特別是近幾年來銀杏及其制品在國際市場暢銷,因此我國各地出現“銀杏熱”。
??? 銀杏又名白果,屬多用途的特種經濟樹種,屬于亞熱帶和溫暖帶樹種。主產區有山東、江蘇、河南、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廣西等省、自治區。
??? 一、 銀杏需肥特性
??? 銀杏是現存的種子植物中*古老的孑遺物種,樹勢雄偉挺拔,春夏翠綠,深秋金黃,壽命長,病蟲害少,適應性強,抗污染。千百年來銀杏以其枝葉繁茂、葉形奇特、果實優美、生命力強等優點給人以美感而倍受推崇。
??? (一)根系的營養生長特性 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貯藏營養物質,同時可固持樹體,產生根蘗,起繁殖和更新的作用。
??? 1.根系的垂直分布 銀杏根系垂直分布隨土層厚度、質地、地下水位和栽培情況而異。用1~2年生播種苗栽植,由粗狀側根代替主根,根的垂直分布較淺,一般在1.5~3.5米,但是,根系主要集中分布20~60厘米的土層內。
??? 2.根系的水平分布 銀杏根量大,分枝多,Ⅰ、Ⅱ級側根伸展,50年以上的大銀杏樹,根系集中在離主干3~5米的范圍內,隨著樹齡的增長,水平分布范圍也隨之擴大,銀杏的水平側根比主根長,一般為樹冠冠幅半徑的1.8~2.5倍。江蘇泰興市長生鄉1株600年生的雌樹,樹高約26米,而根系水平分布都在28~30米,湖南洞口縣大屋鄉1200年生的古銀杏,樹高52米,根系垂直分布20多米,水平分布達500多米,但根量主要集中在距樹干5~8米。銀杏根幅與冠幅之比,隨樹齡和立地條件而變化,幼樹為1.4(~1.7):1,進入盛果期后,根冠比為0.9(~1.2):1,由于銀杏根系分布范圍大,所以,營造銀杏林時,應選擇深厚疏松的土壤為宜。
??? 銀杏根系從3月下旬開始萌動,到12月初停止生長,生長期約250天,年生長周期內有兩個生長高峰期,**個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約60天,**個生長高峰期與地上部的生長高峰同步發生,此階段樹體對養分需求量很大;第二個高峰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即種子采收之后和高徑生長的緩慢期,此階段樹體所含養分充分,但生長時間短,光合能力弱,生長量小。
??? Klecka等首次發現銀杏菌根,Khan及Sharma等確定銀杏菌根為泡囊—叢枝菌根(VAM)。銀杏林地土壤中VAM真菌浸染銀杏是自然現象,苗木接種VAM真菌,能增加生長量,接種真菌的銀杏小苗,高徑生長量都顯著增加。銀杏VAM真菌能形成大量的胞內菌絲,胞間菌絲很少,銀杏根被浸染后,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根的典型形式。銀杏的吸收根只有浸染上內生VAM真菌才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
??? 銀杏跟的含水量較高,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若起苗時間長或長途運輸,根部失水過多,菌根的菌絲干枯,根系吸水能力降低,則影響苗木成活率或幼樹的生長發育。
??? (二)銀杏對土壤條件的要求 銀杏對土壤條件選擇并不嚴格,但以砂質土壤*適。銀杏根不耐澇。因此,以排水良好而又能保持一定濕度的土壤為宜。我國幾個銀杏主產地區,土壤為沖積土,地勢平坦,土質砂性,肥沃疏松,土壤pH6.5~7.5為*佳。當土壤含鹽量0.25%時生長正常,大于0.3%時,根系生長受阻,甚至死亡。銀杏屬于肉質菌根樹種,肉質根是耐鹽的一種適應方式。在正常排水條件下,隨著鹽基含量的提高,土壤養分Ca2+等隨之增高,致使種實生理品質亦相應提高。銀杏喜鈣性決定了它對堿的適應性高于對酸的忍耐力。據中南林學院調查,在湖南銀杏分布石灰巖或鈣質豐富的母巖上的比例高于72.8%以上,充分證明銀杏樹對鈣的需要和在適應的生態類型上屬于喜鈣樹種。
??? 二、銀杏施肥技術
??? (一) 苗床施肥技術
??? 1.擇好苗圃地 苗圃地選擇是培育壯苗的重要環節。圃地選擇合理與否,對播種苗的出苗和生長均有直接影響。苗圃地要選在交通方便、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力較好的地方。以壤土、砂壤土為宜。土層深度應在50厘米以上,適宜于微酸或中性(pH5.5~7.5)土壤,含鹽不得超過0.3%。在水源條件較差的地方,尤其要加厚土層,蓄水保墑,提高抗旱能力。土壤黏重、低濕地、內澇地、重茬地以及前作為馬鈴薯、黃瓜等蔬菜地,均不宜作銀杏育苗地。
??? 2.培肥苗床 圃地要全面深翻,深度為30~40厘米,經冬季凍垡,土壤進一步風化。結合翻地每667米2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或餅肥300千克,復合肥100千克,并混施硫酸亞鐵3~5千克,鋅硫磷2.5千克,以預防病蟲害發生。南方多雨地區,為防止積水,應采用高床,床面高度為25~35厘米。北方少雨地區,可采用低床。苗床東西方向,床寬1~1.2米。苗床長視地形而定,但過長易于積水。畦作好后,如土壤過旱應灌水一次,保持濕潤,以待播種。
??? 3.培育壯苗的施肥技術 銀杏雖對土壤的生態適應范圍很廣,但銀杏本質上仍屬喜肥樹種。所以施肥是提高苗木產量和生長量的關鍵措施。李家玉在相同措施條件下,對不同措施種類和用量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施肥對苗木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表7-12)
??? 表7-12 施肥對銀杏1年生苗木生長的影響
??? 施肥種類 667米2施肥量(千克) 平均苗高
??? (厘米) 平均地徑
??? (厘米) 平均葉數
??? (枚) 生物量
??? (克/米2)
??? 豬牛廄肥 5000 13.90 0.7 11.30 118.0
??? 豬牛廄肥 5000 14.10 0.74 8.60 152 0173 3840.9
??? 豬牛廄肥 10000 16.06 0.80 19.85 236.7
??? 豬牛廄肥 10000 18.97 0.83 14.70 285.7
??? 無肥 16.47 0.46 6.30 57.5
??? 從表5-3可見,施肥10000千克比5000千克的苗木粗壯,苗高、地徑、葉片數均有明顯增加。苗木生物量施肥10000千克相當于施肥5000千克的2倍,相當于不施肥的4倍。不施肥的苗木,雖然高度超過施肥5000千克,但苗木細弱,平均地徑、葉片數及生物量均與施肥5000千克有顯著差異。從苗木質量上看,施肥10000千克的苗木地徑0.7厘米以上,占75%~85%,施肥5000千克,只占45.6%~63.6%,而不施肥的苗木地徑均在0.65厘米以下,其中地徑0.45厘米的苗木要占50%。說明培育壯苗,不僅要施肥,而且以適當多施為好。除施基肥外,在苗木生長期間,還要施追肥3~4次。**次在5月中旬;第二次在6月上旬;第三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苗木生長期噴灑0.5%的磷酸二氫鉀,比同樣條件下不噴灑的高生長要增加15%~17%。
??? (二) 矮化密植早實、豐產園施肥技術
??? 1.擇地改土 銀杏對土壤雖然有很強的適應性,但要使樹體發育健壯、早實、豐產和穩產,經濟效益高,仍需要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土壤肥力及其理化性狀的優劣,直接影響根系的生長和地上部的開花結實。
??? 土壤改良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層、掏沙換土、培土摻沙、低洼鹽堿地排水洗堿、酸性土壤施石灰石和有機質、種植綠肥等。
??? 2.施肥整地 一般應在栽植前一個季節整好地,使定值穴內土壤經過日曬和冬季凍垡,促進土壤熟化、消滅病蟲。平地可采用帶狀整地法,帶寬1.5~2.0米、深0.8米。丘陵地可按梯田整地。冬前挖好穴,次年早春向溝內回填時,施入腐熟廄肥75000千克/公頃,將廄肥與土混勻后再回填。填平后連續澆水2次,使土壤沉實、濕潤。若不采取帶狀整地時,可直接將有機肥加少量磷肥施入穴內,穴施基肥100千克,加施過磷酸鈣0.2~0.5千克,以利發根緩苗。
??? 3.栽后擴穴改土 栽后1~2年內要保持土壤濕潤、疏松,適時適量澆水,樹盤內覆草,樹盤外間套種綠肥等。為擴大根系吸收面積,隨樹齡的增長,應逐年擴穴改土或深翻熟化。銀杏園以秋季深翻*好。夏季深翻可在根系生長高峰前結合壓綠肥進行,冬春季結合追施氮肥深翻,*好從定植后第二年起,連續3次擴穴。砂性大、礫石多的園地還要換土,排水不良的園地,澆水或雨后土壤下沉時,應及時填平和排水,防止積水爛根。干旱園地翻要及時澆水。
??? 4.矮化密植的施肥技術
??? (1)施肥時期 銀杏生長發育、開花接種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多種元素,其中氮、磷、鉀需要量較大,一般占樹體干重的45%左右,故此為三種大量元素,而其他為微量元素。除了特殊情況,土壤中一般都含有足夠的微量元素。要想使銀杏種實早產、豐產、穩產、優質,保證土壤中可被利用的營養元素有足夠的量非常重要。但是營養元素過多或不足,都會給銀杏生長帶來不利影響。銀杏栽植后,采取次多、量少集中施肥的方法。從施肥時期看,1年施3~4次肥,基本上在春夏冬季進行。一般地,銀杏苗定植當年只追肥1次;第二、三年各追肥3次;結果后每年追肥4次。**次施肥(即春季施肥,也稱長葉肥),應在地溫開始上升、根系活動時進行。在長江以北多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淮河以北約在3月中旬。主要解決樹體內貯存養分的不組。春季發芽抽梢前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也可施入大量腐熟人畜糞,并加施速效氮肥),適量配合磷肥,以促進營養生長,使葉片迅速變綠,以及促進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形成,增強光合作用。**次施肥量要占全年施肥量的25%。此次施肥的目的在于:促進花器發育、枝葉生長,使新梢生長量變長,葉片增大、增厚和提高坐果率。對結實多的母樹,*好在谷雨以后再增施氮肥,尤其是花多的大年樹,進一步補充營養。第二次施肥(即夏季施肥,也稱長果肥),是根系處于旺盛生長高峰的后期,又是種實生長的高峰期。故可適當延長根的旺盛生長期,并對種實生長和胚發育大有益處。在日本,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其中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肥。我國長江以北約在6月下旬,長江以南稍早一點施入,施肥量為全年施肥量40%~50%。此次施肥也有在謝花后進行,目的在于:使新芽健壯成長,促進幼小種子迅速膨大,減少生理落種。夏季施肥及其時期要看樹勢和接種多少而定,對接種少的旺樹可不施或少施;對春季施肥量較多的,也可不施或少施。第三次施肥(即秋季施肥,也稱壯木肥),一般在7月上中旬進行,也有在7月下旬完成,此期正值硬核期,徑粗加速生長。因此,適時、適量施肥對提高當年種實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并且也正是花芽分化期,能為翌年產量奠定基礎。追肥以磷、鉀肥為主,配合施用氮肥,意在提高樹體營養水平,促進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形成,從而提高產量、品質和花芽形成。第四次施肥(即冬季施肥,也稱謝果肥),種子采收后,結合土壤深翻施入遲效性有機肥——基肥。日本大多在10~12月施基肥,以促進根系生長。我國此次施肥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此期光合產物大量回流,根系又一次生長,施肥具有延緩葉片衰老(能使葉片發黃起推遲1個月),增加養分積累、枝芽得到較好的充實發育、增加根的數量。肥料以堆肥、廄肥、糖泥、餅肥、人畜糞、樹葉、綠肥等為主,并增施磷肥,適當配施速效氮肥,這次施肥還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上述4次施肥,前3次為追肥,以速效肥為主,后一次為基肥,以遲效性有機肥為主。實際生產中應根據樹勢、結果情況增或減施肥次數和施肥量。目前,日本銀杏豐產園施肥時期及施肥量已標準化。施肥時期為:3月15日、5月20日、7月15日、10月20日和11月下旬至2月下旬。年每667米2施肥總量誕4千克、磷8.7千克、鉀4.8千克。
??? (2)施肥量 由于影響施肥量的因素非常多,諸如樹齡、樹勢的強弱、土壤肥瘠程度、肥料的種類、產量、環境條件以及品種等,所以,要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提出較合理的施肥量。可以說,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施肥量,能提高產量,但并不是說施肥量越大產量越高。雖然銀杏營養的復雜性和環境因子的多樣性,很難確定一個固定的施肥量,但是,通過土壤分析、田間施肥試驗和群眾施肥經驗的總結,尤其是隨著植物營養診斷研究的發展,應用葉片分析法確定樹體營養水平則為確定施肥量較為可靠的依據。葉片分析法是根據葉片內各種元素的含量,判斷樹體營養水平。根據葉片分析的結果,作為施肥的參考,有針對性地調整營養元素的比例和用量,以滿足銀杏樹體正常生長的需要。必須注意的是:供分析用的葉樣要有代表性,如長勢要一致、砧木年齡、土壤類型要相同,采葉時間、在樹冠中的部位、枝條類型等都要相同,選有代表性的樹5~10株,采集葉片100~200枚,確保分析結果可靠,對生長健壯結種正常的銀杏,9月上旬葉片分析表明:長枝上葉片含還原糖13.8%。含氮1.84%,含粗蛋白11.5%,含磷0.16%;短枝上葉片含還原糖11.2%,含氮1.27%,含磷0.78%,含粗蛋白7.94%。據江蘇報道5月21日:種子含氮4.34%,含磷0.78%,長枝中葉片含氮3.29%,未接種短枝葉片含氮3.41%,接種短枝中的含氮3.42%,含磷0.08%,未接種短枝含氮2.47%,長枝中含磷0.69%,結種枝葉片中含磷0.39%,未結種短枝中含磷0.43%,未結種短枝葉片中含磷0.47%。因而從所測數據供施肥參考。從長遠的觀點,無論是銀杏豐產園還是葉用園、采穗圃等,施肥標準化,數量化是銀杏生產管理的趨勢。但是,在我國實際生產中常根據多方面因素,并分析預測年產量等進行施肥。如廣西靈川果農的經驗是:生產1千克種子,冬、春季節各施入4千克有機肥,夏、秋季節各施入種實產量5%的化肥。另據測定,每產100千克種實,需氮肥40~50千克,磷肥16~26千克,鉀肥45~70千克,再加上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推算得,每結100千克種實,冬春兩季需各施400~500千克有機肥,夏秋兩季各施5~10千克復合化肥。值得注意的是,銀杏園單純施用化肥不是根本措施,必需以有機肥為主導,結合土壤的改良和熟化是施肥的前提,尤其是種植綠肥,不僅肥效高,并且可改善土壤接羔,增強銀杏生產后勁。在日本,不同樹齡銀杏母樹施肥已達標準化。不同樹齡施肥量和氮、磷、鉀比例不同,隨樹齡的增加,氮、鉀比例適當增加,而磷的比例相應減少。
??? (3)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同其他果樹一樣,有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之分。土壤施肥既含有機肥,又有無機肥,其中基肥主要是土壤施入。根外追肥以無機肥為主,大多是追肥。土壤施肥又有溝施、穴施、全園撒施等多種方法,根外追肥又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 ①根部施肥:
??? a. 溝狀施肥:有放射溝、環狀溝和條狀溝施肥。放射溝施肥,以樹干為中心,在冠周圍呈放射性開溝,距離主干的內溝淺,深15厘米左右,冠外圍至投影處的外溝深,深約40厘米,溝寬40厘米,外溝可適當放寬。肥料放入溝內覆土,開溝位置可隔年或依次更換。這種方式適合成年園施肥。環狀溝施肥,是在樹冠投影外側,挖深20厘米、寬40厘米的環狀溝,然后施肥再覆土,這種施肥方式適用于幼樹,應隨樹齡的增長逐年外移環狀溝,與土壤管理中的深翻擴穴類似,只是施肥需要,大多是結合使用。條狀溝施肥則是在樹冠外圍兩側(東西或南北方向)各挖一條施肥溝。溝的深度和寬度各為40厘米,溝的長度依樹冠大小而定,溝挖好后將肥料填入溝內再覆土。條狀溝方向可隔年倒換,一般結合深翻進行。
??? b. 錐孔施肥:用特制的一種施肥錐,在樹冠下均勻打孔,深20厘米或更深,每孔施入人畜糞、餅肥或化肥等。該方法可深施,且不傷根或*少傷根;單位土壤中肥料濃度高,便于滲透及根系吸收;還可以改善根系通氣狀況,促進跟次生長。
??? c. 全園撒施:把肥料均勻地撒在樹冠內外,結合松土將肥料翻入土中。密植園根系遍及整個園地,這種施肥方式較合適。如較干旱園地施肥時,需適當灌水。
??? ②根外追肥:即葉面噴肥,是在樹冠上噴灑液體肥料的一種施肥方法。這種施肥方式適合于:氣溫回升而地溫較低時;土壤干旱、灌水條件差,尤其是對在土壤中易產生生物和化學固定作用的肥料和微量元素;樹體缺乏某種元素,特別是微量元素。此外,根外追肥還可提高坐種率、促進種實增大、改善品質,促進花芽分化等優點。
??? 一般來說在硬核期以前,根外施肥較適宜。為提高吸收率,可在噴肥時加入沾著劑,如加洗衣粉等;噴后遇雨會降低效果,所以,應給予充分考慮。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根外追肥及濃度。
??? 噴氮 常用濃度0.3%~0.5%尿素。噴后葉色濃率,促進光合作用,延長葉片壽命和活力。還可增加葉面積和葉片厚度。葉噴尿素可每月一次,從4月下旬人工授粉后開始,9~10月止。
??? 噴鉀 常用K2SO4、KNO3和KH2PO4及草木灰浸出液,濃度0.3%~0.5%,分別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各噴1次,噴鉀目的是促進種實生長、種核發育和延緩葉片衰老。也可與尿素交替噴施。
??? 噴磷 常用過磷酸鈣,濃度0.5%~1%。磷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小,故根外噴施效果好。從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2次,如用KH2PO4,則以0.3%~0.5%濃度為宜。磷可以改善樹體內氮素狀況,促進碳水化合物運輸,促進新根產生及根系生長,磷還可增加體內束縛水及可溶性糖含量,提高銀杏的抗逆性。從目前研究狀況和生產中看,給樹體補充適當的硼對授粉、受精有利;硼可促進花粉萌發和花粉管延伸,在銀杏萌芽后、開花前噴1%濃度的硼酸,盛花期和盛花期后各噴一次0.25%~0.5%硼砂,并混加同濃度的石灰水。在缺鐵或缺鋅時,葉噴0.3%~0.5%硫酸亞鐵或0.5%硫酸鋅,并與同濃度的石灰水混噴,效果較好。此外,還有噴錳、鎂等。
??? 由于我國鉀肥主要依靠進口,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因此,專家研究指出,富鉀植物籽粒莧基因轉移是解決我國鉀素短缺矛盾的重要途徑。陳子元院士等專家認為,此項研究開發將對我國核農研究應用產生巨大影響,對解決我國鉀肥短缺、節約外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現實意義和巨大作用。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