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一)基料配方
???
配方一:豆乳適量,蔗糖8%,發酵助劑1%,增味劑(蜂乳)3%,穩定劑1%。
???
配方二:豆乳適量,牛乳10%~30%,砂糖5%~7%,增稠劑適量。
???
配方三:豆乳8千克,脫脂牛乳發酵劑300克,砂糖500克,瓊脂10克,牛乳香精8克,加水至10升。
???
(二)工藝要點
???
1.大豆處理
???
選用新鮮、蛋白質含量高的大豆,先除去沙石、豆梗等雜物,并清洗干凈,然后加豆重3~5倍的熱水或濃度為0.5%的熱NaHC0_3溶液浸泡。在*初約半小時內保持液溫85~90℃,浸泡為3~5小時后,濾去廢水,*好脫皮,再用清水清洗豆粒。
???
2.制漿
???
將清洗后的豆粒加5~7倍豆重的水(*好用熱水)或熱的稀NaHC0_3溶液磨漿,再用200目篩除渣,然后將漿液濃度調至0.2~0.3波美度。若漿液濃度過低,會使產品口感淡薄;而濃度過大,則產品口感太濃,色澤偏黃。
???
由于發酵所產生的乳酸對豆乳具有一定的脫腥作用,且發酵所產生的特殊風味對豆腥味有一定的遮蔽作用,因此,在此類產品生產中,對豆乳的脫腥要求不高。???
???
3.調制
???
調制是基料制備的關鍵工序,它不僅決定成品的色、香、味,而且對發酵工序(即菌種的發酵)具有重要影響。
???
糖類:在大豆中雖然含有一定量的糖類物質,但多是不能被乳酸菌所利用的低聚糖和高聚糖,而可被乳酸菌利用的糖類含量較少,且在大豆浸泡、漿渣分離等工序中還有大量流失,從而造成豆乳中可被乳酸菌利用的糖類很少,而糖類又是乳酸菌重要的碳源物質,且對飲料的風味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豆乳調制時,必須添加適量糖類。
???
作為甜味劑的糖類種類很多,但可被乳酸菌利用的糖類主要有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麥芽糖等,且不同的菌種對不同糖類的利用情況有異(見表4-2),因此,在豆乳調制時應合理選擇糖類。
??????????? 表4-2 發酵劑常用微生物的糖發酵性
┌──────┬────┬────┬───┬───┬───┬───┐
│??? 菌? 種? │? 乳糖? │? 蔗糖? │葡萄糖│半乳糖│? 果糖│麥芽糖│
├──────┼────┼────┼───┼───┼───┼───┤
│嗜熱鏈球菌? │??? +?? │??? +?? │??? + │??? + │??? + │?? -? │
│保加利亞桿菌│??? +?? │??????? │??? + │??? - │??? + │?? -? │
│干酪桿菌??? │? +/-? │(+/-)? │??? + │??? + │??? + │?? +? │
│嗜酸桿菌??? │??? +?? │?? +??? │??? + │??? + │??? + │??? + │
│乳鏈球菌??? │??? +?? │? (+)?? │??? + │????? │????? │??? + │
│蝕橙明串珠菌│??? +?? │?? -??? │??? + │? +/-│??? - │? +/-│
│腸膜明串珠菌│? +/-? │?? +??? │??? + │??? + │??? + │??? + │
└──────┴────┴──--─┴───┴──--┴─------------┘
對絕大多數菌種來說,乳糖和葡萄糖是較好的碳源物質。乳糖對鏈球菌、乳脂鏈球菌和二乙酰乳鏈球菌的產酸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對嗜熱鏈球菌和乳桿菌的某些菌種卻無促進作用。葡萄糖對乳酸發酵的產酸作用效果良好,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優于乳糖。如在豆乳中添加1%的葡萄糖,對乳鏈球菌、乳脂鏈球菌、二乙酰乳鏈球菌、戴氏乳桿菌和干酪乳桿菌的產酸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對腸膜明串珠菌、乳酪明串珠菌和瑞士乳桿菌的促進作用較小,對嗜熱鏈球菌和某些乳桿菌無效。
???
蔗糖是應用*廣泛的糖類甜味劑,但它只適用于某些乳酸菌,如嗜熱鏈球菌、嗜酸桿菌、纖維二糖乳桿菌和胚芽乳桿菌在含2%蔗糖的豆乳中能產生相當量的酸,而鏈球菌和乳桿菌在含1%蔗糖中只能產生少量酸,1%的蔗糖對嗜熱鏈球菌有稍微的抑制作用。
???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糖類的應用因所用菌種的不同而異,當采用混合發酵劑時,*好是多種糖類并用(如乳糖與蔗糖;葡萄糖與蔗糖),同時應注意添加量的控制。一般乳糖的添加量為1%,過多或過少均不利于產酸;葡萄糖的*適用量也是1%,但對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用量可達2.5%,對嗜酸乳桿菌的某些菌株的用量可增大到4%。???
???
在生產中,*好是添加多成分物質,如果葡糖漿、蜂蜜、脫脂乳等,這樣既有利于乳酸菌的產酸及生長繁殖,又有利于改善產品的風味及營養。例如在豆乳中可添加8%~12%的蔗糖、0.5%~1.0%的脫脂乳粉和1%~12%蜂蜜。又如以50%~60%牛乳、30%~40%牛乳和5%~10%山楂果珍粉配合,十分有利于發酵微生物的生長,山楂果香和發酵香氣易復合,形成獨特風格的飲料,滋味肥厚,飲后舒適愉快。
???
由于蔗糖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因此,在滿足發酵要求的前提下,對產品風味的調配,目前仍以蔗糖為主。從產品風味方面考慮,蔗糖用量以總量的8%左右為宜。這樣會使產品口感甜中帶酸,非常可口,無任何異味。若用量偏低,則產品太酸,且后味帶苦;若用量偏高,則產品酸度下降,口感太甜,粘稠不適。?
???
穩定劑:發酵型豆類飲料呈酸性,這對其中的蛋白質穩定性有一定影響,會使產品出現沉淀、分層等現象。因此,在基料中應添加適量穩定劑,提高產品的穩定性,防止出現上述現象。有資料表明,在豆乳中添加1%穩定劑,不僅可提高產品的穩定性,而且可改善產品的色澤、外觀及風味。
???
在發酵型豆類飲料中,所用的穩定劑,既要在酸性條件下有良好的穩定作用,又不易被微生物所分解。常用的穩定劑有明膠、瓊脂、果膠、卡拉膠、海藻膠、黃原膠等,它們既可單獨使用,也可兩種以上共用。在單獨使用時的用量:明膠為0.6%左右、瓊脂為0.2%~1.0%、卡拉膠為0.4%~1.0%;當果膠與卡拉膠并用時,兩者配合比例為2~3:1~2。
???
為了進一步改善產品的營養、風味,在基料調制時,還可添加適量營養強化劑、賦香劑等。
???
在調配時,豆乳和牛奶可直接混合,若用奶粉,可先加約7倍水調成奶液,果粉也要先溶于水調成果汁,并提高其pH值后再加入低溫的豆乳和牛乳混合液中。混合后的發酵基料pH值應在6左右,這樣在加熱殺菌時不會有沉淀發生。由此產生的檸檬酸鈉(鉀)等果酸鹽有利于乳酸菌的活力保持和產品的穩定性及清爽感。
???
4,均質???
???
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穩定性,防止脂肪上浮,以及使其他顆粒物質均勻分散,增加細度,改善口感,在基料調制后,還應對其進行高壓均質處理,均質壓力以18~24兆帕為宜。
??
5.殺菌
???
對均質后的基料還應進行殺菌處理,且其殺菌較其他豆類飲料要更為嚴格,否則在發酵時,會因雜菌的生長繁殖,使基料腐敗變質,影響產品風味,使產品質量降低,甚至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
在基料中含有耐熱芽孢桿菌,用普通的巴氏滅菌方法不能將其殺滅,因此,對基料應采用加壓滅菌或超高溫瞬時滅菌方法,一般采用70~90℃,保持15~45分鐘(以90℃,15分鐘為好)。為了便于下道工序操作,常采用超高溫瞬時滅法。其方法是將基料在152 0173 3840~140℃的高溫下,保持15~45秒鐘,然后迅速冷卻到所需的發酵溫度,一般要求冷卻至40℃左右。
???
在生產中,有的采用直接蒸汽加熱,在90~95℃下,保持20~30分鐘。用直接蒸汽殺菌的優點在于還可有效地去除豆乳中的異味。
???
在殺菌時應注意加熱不可過度,否則不僅會使維生素、乳酸菌生長因子破壞,而且會使產品有蒸煮味及產生其他不良成分而影響產品風味。
???
6.接種與分裝
???
基料經均質、滅菌和冷卻后,就可接種發酵。即將生產發酵劑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基料中,并攪拌均勻,然后定量分裝于發酵銷售容器中,并加蓋封口。一般接種量為1%~5%。
???
7.發酵
???
發酵工序的關鍵在于對發酵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因為不同菌種*適生長溫度不同,發酵時間也不同,在發酵型豆乳飲料生產中,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35~45℃,發酵時間為10~24小時。
???
對大多數菌種,發酵溫度的低限應控制在接近所用菌種的*適生長溫度,這樣有利于菌種的生長繁殖。當發酵溫度在高限時,可縮短發酵時間。
???
總之,發酵成熟的飲料的酸度和pH值應符合下列要求:pH值在3.5~4.5,酸度在50~60°T,呈均勻細密的凝乳狀。
???
8.后熟
???
對凝固型發酵飲料,在發酵成熟后,應及時移入℃的冷庫中冷卻保存4小時以上。在此期間其口感和風味可得到改善,酸度可達70~80°T,故稱此過程為后熟。后熟結束后即可銷售。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三鮮燒麥》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