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風光無限的“二師兄”*近有點累。
??在持續上漲16個月后,6月中旬開始,生豬價格出現下跌。
??芝華數據**分析師袁松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一段時間豬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持續下跌。根據芝華衡量全國生豬均價的芝華生豬指數顯示,目前豬價較5月底下跌了8%。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生豬供應短缺導致今年豬價大幅上漲,但進入6月以后,供應緊張的局面出現了緩解,特別是6月中旬開始,大豬存欄比例上升,出欄肥豬增加。短缺格局的緩解,給豬價下調提供了基礎。”
??供應增加還疊加了需求低迷。
??袁松進一步指出,消費方面,端午節后,天氣轉熱,部分地區氣溫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導致消費下降。使得屠宰企業需求下降,從而產生壓價需求。階段性的供需緊張局面的緩解,是豬價持續下跌的基礎。豬價下跌后,養殖戶有產生恐慌性拋售,導致豬價繼續大幅下降。此外,儲備肉的投放以及凍肉進口的增加,對此次下跌起到了加速及促進作用。
??搜豬網也發布評論指出,豬肉消費需求低迷以及大豬集中出欄,令屠宰企業無收購壓力,持續壓價,不僅令生豬出欄價格走低,也進一步增加了屠宰企業的壓價意愿,并且開始趁機囤貨,一旦牛豬過后,豬價反彈上漲,便可從中獲利。需求淡季、牛豬出欄、屠宰壓價、飼料漲價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充斥市場,連續二十多天的豬價下跌更是讓養殖戶出欄心理松動。
??不過,袁松表示,生豬產能剛開始恢復,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本輪豬周期還沒到頂。
??搜豬網也認為,生豬市場整體的基本面并未發生改變,農業部公布的5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跌0.3%,春節前后仔豬因五號病和流行性腹瀉等大量死亡,令2016年七、八月份的生豬供應短缺,階段性的供應增加難改總體供應偏緊的事實,市場壓欄的牛豬數量有限,養殖戶切不可恐慌拋售,助推豬價跌勢。(國際金融報記者張競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