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李振洋
國家衛計委日前透露,去年啟動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工作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屆時,食品安全標準數量將從5000多項壓縮為1000項左右。相較于**的清理力度,輿論似乎更關注這原來的5000多項標準都是些啥,更有人質疑,如此多的標準咋就管不好一個食品安全呢?
數量多從來就不必然意味著質量高、效力強。近些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屢見報端,毒奶粉、蘇丹紅、鎘大米、“爛果門”等事件,不斷挑戰著公眾心理承受底線。這也從側面說明,保障食品安全,遠不是標準數量的問題,有時反而會因為數量過多、項目過繁,而導致交叉、重復、矛盾、缺位、滯后、模糊等情況,為一些不法分子找漏洞、鉆空子留下空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先從做減法開始,體現了監管工作“瘦身健體”的思路,值得肯定。
瘦身是前提,健體才是目的。倘若僅是數字變化,5000和1000并無本質差別。既是清理,就要以科學視角重新選擇、制定新標準,使之充分體現時代性、實用性和普適性;既是整合,就要按立法的邏輯統籌規制,形成條理清晰、內容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切實實現補漏洞、搞疏通、去冗雜、求精確,才能將標準的數量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讓瘦下來的食品安全標準成為堅強有力的“肌肉男”。
標準真正產生效果,關鍵還在于實施環節要落地生根,在于監管部門的秉公執法,在于食品行業、企業的學法守法和廣大消費者的懂法用法。對于監管部門來說,面對違法行為,要的是鐵面無私、堅決打擊,而不能姑息縱容、徇私枉法;對于食品行業、企業來說,要的是熟知標準具體要求,自覺在食品安全標準范圍內生產、經營、銷售,不鉆制度漏洞、不懷僥幸心理;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要的是每個人都依法維護自身利益,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堅決說不,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積*舉報,舉社會之力讓違法者無利可圖、無路可走。
食品安全標準從無到有,從制定修改到清理整合,承載著老百姓對于“吃得放心”的殷切希望。“瘦身”正在進行,能否在此基礎上實現“健體”,讓食品安全標準擲地有聲、堅強有力,我們拭目以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