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宣布在國際上**完成了小麥(2538,-1.00,-0.04%)D 基因組供體種——粗山羊草基因組草圖的繪制,結束了小麥沒有組裝基因組序列的歷史。該項成果于4月4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Nature)》雜志上(3月24日在線發表),標志著我國的小麥基因組研究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200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組織發起小麥D基因組計劃,由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澳大利亞Murdoch大學、德國農業科學院等11個國內外科研單位近50名科研人員聯合參加。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獲得了“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重大項目“小麥A、D基因組測序”課題(編號:2012AA10A308)和“小麥分子染色體工程與功能基因育種研究”主題項目“小麥A、D基因組深度測序和抗病功能基因組”課題(編號:2011AA100104)以及國際合作項目“小麥2D染色體物理圖譜繪制與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編號:2008DFA30080)的資助。
小麥及其祖先種原產于以色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土耳其等幾個西亞國家交界的叫做“新月沃地”的狹小地帶。大約8000-10000年前,小麥的四倍體種(AB基因組)與粗山羊草(D基因組)通過天然雜交,生成了六倍體小麥(ABD基因組),此后“沖出新月沃地,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盡管小麥是世界**大糧食作物,但由于其基因組龐大而復雜,相當于水稻基因組的40倍,而使其基因組研究嚴重滯后,大大制約了小麥品種改良及相關研究的進展。科研人員經過5年艱苦的努力,完成了小麥D基因組7條染色體,約44億個堿基對的草圖。通過分析發現,小麥D基因組中抗病相關基因(如NBS-LRR基因等)、抗非生物應激反應的基因數量都發生顯著擴張,因而大大增強了其抗病性、抗逆性與適應性。研究還發現, D基因組特有的品質相關基因也發生了顯著擴增,從而使小麥的品質性狀得到大大改良,成為**能夠制作饅頭、面包、餃子等多種食品的糧食作物。D基因組序列草圖說明其對小麥的抗病性、適應性與品質改良起著重要作用,解釋了小麥成為世界上種植區域*廣的糧食作物的遺傳基礎。
小麥D 基因組草圖的完成,*大地拓展了D 基因組多樣性在小麥育種中的利用價值,為解決小麥D 基因組多樣性貧乏的瓶頸問題,充分挖掘D 基因組供體種中蘊含的優良基因及其利用奠定了基礎,使小麥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小麥D 基因組信息的利用將對我國和世界小麥比較基因組和功能基因組研究、小麥進化、小麥種質資源、小麥分子育種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