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河北省邢臺市走出一條政府引導、農民參與、市場運作的文化手工藝產業富民之路,將“小工藝”做成了讓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如今,該市文化手工藝產業年產值超6億元,僅工筆畫一項產業就吸納6000多人就近就業,農民畫師年收入達3萬至5萬元,高于全市農民人均4468元的年收入水平,也高于城鎮居民人均152 0173 3840元的年收入水平。
邢臺市發揮一些專業村的優勢,發動農民投資參股成立村級文化手工藝合作經濟組織,再推動合作組織間的橫向聯合,成立大型專業合作社,引導文化手工藝產業由一家一戶、自主自銷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向規模化生產轉變。該市巨鹿縣七夕乞巧土布專業合作社成立后,采取“合作社+協會+農戶”的管理模式,使1000多名農村婦女每人每年增收五六千元。
邢臺實行文化企業“零成本”注冊,允許以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設立公司,允許將住宅登記為經營場所。通過開展文化企業注冊“打包式”服務,集中組織一批文化手工藝企業進行商標注冊和**產品申報,并組織文化手工藝產品進集市、進廟會、進商場、進社區活動,提高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同時,該市通過組織高校美術專業、相關企業與文化手工藝企業(作坊)對接合作,引導文化手工藝企業(作坊)提高創意設計能力,拓展延伸產品功能。
以山核桃為例,過去僅作為干貨銷往市場,利潤有限。如今,一顆小小的山核桃除了可作為食品銷售外,山核桃皮加工成字畫、仿古家具、裝飾品、坐墊、涼席等產品,山核桃仁加工成核桃油。產業鏈延長,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邢臺采取“父帶子”、“師帶徒”的方式壯大人才隊伍,引進文化手工藝人才。目前,已有10多位全國知名畫家成為該市的客座教授、簽約畫家。
目前,邢臺市文化手工藝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10年,工筆畫產值達到1.6億元,手織漢錦產值達1.4億元。全市文化手工藝企業(作坊、攤點)達5000多個,全市文化手工藝產業從業人員約8萬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