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譚志娟
一頭豬利潤能達到1000元左右, 這讓市場驚呼豬“飛起來了”。
在通常被視為豬肉消費淡季的3月,今年豬肉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全國生豬平均出廠價格為每千克18.62元,同比上漲52.8%;豬糧比價為9.13∶1,已進入黃色預警區域。
從歷史數據看,豬肉價格與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勢擬合度非常高,兩者相關系數2005年至今高達0.88。當豬價上漲超過30%時,通常會拉動CPI 1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長。
眼下,受豬肉價格正在觸及歷史*好行情帶動,2月CPI增速升至2.3%,物價上漲抬頭,此前市場的擔心通縮似乎被正在抬頭的通脹所替代。
但實際情況可能并不是看到的這么簡單。
3月通脹維持2%左右
中國生豬預警網的數據顯示,自2月22日以來,全國豬價連續4周上漲10%。3月22日瘦肉型豬出欄價達19.9元/千克,較去年同期漲超60%,已突破2011年6月的歷史*高點。
“從生豬生產周期看,近期生豬價格居于高位,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是過去三年生豬價格偏低引發產能適應性調整的結果。”對于此輪豬肉價格的上漲,國家發改委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在此輪價格上漲之前,生豬養殖戶們剛剛經歷過一次漫長的行業低谷期。2009年后由于產能過剩,7年中生豬養殖僅在2009年、2011年和2015年3年達到過頭均盈利152 0173 3840元左右。微利和虧損的直接后果是生豬存欄量和繁殖量下滑。
農業部數據顯示,全國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量連續下降,今年2月份,生豬存欄比1月減少1.8%,比去年同期減少5.5%;能繁母豬存欄比1月減少0.6%,比去年同期減少7.9%,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28個月減少。
“去年同期豬價亦呈上揚走勢,3月份生豬均價在11.82元/千克,但與今年此輪豬價上漲不同的是,去年同期養殖戶刻意壓欄,造成市場上豬源短暫性緊缺。但此輪豬價上漲的主因是由于國內生豬存欄量的不斷降低所致。再加上自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后,對環保的整治力度不斷加強,大批中小散戶退市;年前養殖戶看跌后市行情,提前出欄了大批豬源,部分生豬體重僅在100千克左右,年前豬源大量透支,造成當前市場*度匱乏。”卓創資訊分析師牛哲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但是此次豬肉價格上漲雖猛烈,但市場分析人士卻認為“豬周期”實際對通脹水平的持續影響力正在減弱。
一個重要的變量在于豬肉價格在CPI中權重進行了調整。自2016年1月起,國家統計局根據五年一次基期輪換的規則,對CPI構成分類及相應權重進行了調整。本次CPI統計口徑變更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構成分類發生變化,二是各分類的權重有了變化。
業界依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測算,2016年肉禽類價格權重從2015年的6.4%調整到2016年的4.35%,其中豬肉價格權重從上一年的3%調低到2.34%。
“降低肉禽價格在CPI的權重,這意味著CPI不再隨著豬價的大幅跌漲而產生劇烈波動。”但牛哲對記者表示, 卓創預計短期CPI指數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今年CPI漲幅可能高于去年,*近食品價格漲幅創新高,將推高全年平均CPI水平;房地產價格上漲將影響住房消費和耐用消費品價格;貨幣政策對物價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尤其是房價的走勢,或成為食品權重降低后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通脹“推手”。 海通證券(14.370, 0.22, 1.55%)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姜超稱,歷史數據表明,中國M2增速與房價走勢高度相關,CPI的居住類統計主要體現房租價格,3月以來主要城市房價正在大幅上漲,將帶動房租攀升。3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32個。
“城市房價上漲,將會在一定時滯后推動租金等住房消費成本上升,也會通過刺激家電、裝修服務等在一定程度上拉動耐用消費品和服務價格上漲。”馬駿說。
“這對CPI存在顯著影響,使物價很難明顯減速,并且可能CPI后期仍然存在持續上行的空間。”方正證券(7.900, 0.08, 1.02%)**宏觀分析師楊為敩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
貨幣靈活寬松預期難改
“豬周期”備受關注只因CPI被視為貨幣政策走向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目前已經進入了通脹走高的周期,對貨幣政策構成顯著約束,貨幣政策寬松的空間非常有限,預計從寬松轉為中性。”楊為敩對記者稱。
但在光大證券(18.670, 0.21, 1.14%)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看來,當前通脹短期回升無礙政策寬松。
“通脹走高主要受蔬菜和豬肉價格短期上升推動。但歷史經驗顯示蔬菜價格難以持續大幅上漲,不會成為通脹持續上漲的動力,而豬糧比已經攀升至2008年以來的高位,養豬利潤開始顯著擴大。而仔豬價格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顯示供給端已經開始反應,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空間有限。”徐高說。
盡管市場爭議通脹反彈勢頭是否能持續,然而記者發現,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并未停止。
據交易員透露,3月21日至3月23日連續三天,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2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由于當期總計500億元逆回購到期,截至23日公開市場凈投放2400億元。
3月24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00億元7天期限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5%。公開市場當日有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還有6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當日公開市場凈收回400億元資金。至此,從周一至周四凈投放共2000億元資金。
在此之前的3月14日至20日之間央行一周累計實現凈投放850億元。
“近期公開市場投放加快顯示政策對后期利率走高的預期加強,并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來平滑利率。”楊為敩對記者稱。
“央行采取調低‘利率走廊’上限的手法,仍然意在引導中長期利率下行,而且相對降息而言更加靈活可控,尤其是近月來通脹壓力開始略有抬頭的環境下,可以避免釋放過于強烈的寬松信號。”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除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外,工業增加值、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的增速均弱于預期。考慮到固定資產投資回升主要受益于房地產投資的回升,盡管通脹略有抬頭,但后續“穩增長” 依然需要較為靈活的貨幣政策供給。
“央行將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新型再融資工具來推動貸款和其他融資供應適度增長;但由于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開始回升和短期內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壓力,貸存款基準利率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在下降。”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漫江表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