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拍賣已經進行了兩輪,市場逐漸向政策市過渡。本輪拍賣共投放14/15年玉米近400萬噸,成交率81.86%,同上期相比成交低8.8%,成交均價152 0173 3840.16元/噸,同上期相比高55.67元/噸,但單純比較14年成交情況,二期14年成交均價1629.19元/噸較上期低了10.3元/噸,從成交情況可以看出,拍賣開始降溫。受此影響,玉米價格滯漲企穩,局部地區開始出現落價行情。那么,玉米市場開始露出頹勢,未來的行情會是怎樣?前期的漲價發力過猛導致近期開始后繼乏力,市場產銷脫節,行情將進入一個自我調整的階段。
??纖夫自顧不暇,上漲動能不足。當前階段的玉米市場正值低迷期,就像是一條失去動力,只能依靠纖夫拖拽前行,逆水行舟的大船,雖有政策在前期搖旗吶喊,但想要真正的前行還要看兩邊的纖夫。但是很明顯,低迷的大環境之下纖夫的日子也過的很艱難。被政策撬動的行情不但沒有降低“纖夫1號”小隊——深加工的生活成本,還讓它的付出縮了水,一邊是居高不下的成本,另一邊是低迷的消費需求,停機罷工的“纖夫1號”開始增加,對玉米市場價格行情的拉動能力下降。而另一個小隊“纖夫2號”則由于小隊的領頭人物重病纏身,被“非洲豬瘟”折磨的生不如死,對玉米市場的拉動能力一下子就少了2500-3500萬噸,哪怕是它的兄弟拼命發展禽料,也只能提供500-1500萬噸的動力,難以在短時間內彌補大哥留下的空缺。因此,玉米這條大船沒有動力,市場對玉米的需求太差,逆水行舟之下不進則退。
??資金實力有限,挺價難以持久。政策通過上調起拍價200元/噸的方式來拔高行情,雖說藥到立見成效,但并未達到根治的目的,反而還加劇了參拍主體的壓力。每噸的成本拔高200元/噸,去年還有些貿易商在行情不好時還能挺一挺,但今年明顯這樣的想法被揮到了身后。低迷的需求使得參拍貿易商很難維系資金鏈,也無法同需求端硬剛倒逼漲價,參拍積*性將逐漸下降,使得行情在瘋狂之后開始冷靜。
??拍賣量價齊落,競爭壓力增加。由于供需雙方都不給力,參與首拍的貿易商,內心一定是崩潰的。尤其是這樣的環境下,后邊還會有更多、更便宜的陳糧來競爭這個市場,前期成交的陳糧可能除了出庫時間有優勢外,一點競爭力都沒有。而沒有性價比這一核心競爭力的陳糧,在后期的供應競爭中處處被動,為了走貨將不得不賤價甩賣,甚至比之后的成交水準還低來脫身,這樣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底價強勢托底,回調空間有限。雖然行情回落八九不離十,但行情很難跌穿拍賣底價。考慮到國庫中14年玉米所剩不多,后期的主流行情將圍繞15年陳糧的拍賣結果調整,也就是說14年玉米溢價50元/噸以內的還算安全。再加上市場需求就算再差,也還是有一定的剛需的,市場上的各用糧企業后期還是要圍繞陳糧來建庫存。尤其是今年的拍賣投放總量可能只有8800萬噸,據相關機構預測,今年的需求為3.2億噸,減去產量2.3億噸和上年結轉4000余萬噸,來年正常結轉1500萬噸,還需要6500萬噸陳糧。因此,拍賣降溫不會持續太久,今年拍完后明年的供應還難以得到保證,用糧企業肯定要多備一些庫存應對不時之需的。
??綜上所述,市場低迷的癥結還是在于需求不行,很明顯來自政策的強行拔高不但沒有根治這一病癥,還拉下了很多跟風的吃瓜群眾。市場供需脫節,低迷的需求端無法滿足看漲的供應端,導致供應端走貨無門有價無市,而供應端隨著陳糧拍賣的進行以及出庫,競爭壓力與日俱增,行情偏弱運行。好在有底價托底,東北深加工企業也要積*參拍,其他產區采購玉米也將轉為以陳糧為主,行情只是一個短暫的回調,預計后期的走勢將是“√”形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