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2019年上市的“人造肉**股”Beyond Meat(NASDAQ:BYND)近日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雖然Beyond Meat自創立之初就一直是資本的寵兒,背后還有比爾·蓋茨等大佬投資,上市一年以來股價也猛漲3倍多,但財報顯示,公司連續虧損10年后首次扭虧為盈。
??據《華夏時報》記者查知,從2019年起,國內眾多企業也紛紛布局人造肉市場:2019年10月14日,金字火腿(002515.SZ)發布公告稱,已完成植物肉產品標準備案,取得了生產許可證并開始生產。
??今年5月7日,雙匯發展(000895.SZ)發布公告稱,擬以約7.3億元收購羅特克斯旗下6家公司股權,其中包括杜邦蛋白、杜邦食品,這兩家公司均專注于生產人造肉的主要成分——植物蛋白。
??除了布局產業鏈,人造肉產品也集中出現在消費者生活中。今年4月,肯德基在中國推出“植培黃金雞塊”產品公測;同月,星巴克也推出了系列人造肉食品;5月18日上午,喜茶與人造肉供應商星期零公司聯合推出的人造肉漢堡“未來肉芝士堡”正式上線。一時間,眾多廠商紛紛試水人造肉市場,攪動一潭池水。
??星期零公司共同創始人陳穗文告訴記者,自從Beyond Meat上市以后,國內的人造肉市場突然間獲得各方關注,參與的企業和資本越來越多,業內均認為風口來了。
??人造肉不等于“素肉”
??就在眾多產品紛紛登場之際,人造肉還沒有統一的名稱,因為很多商家都對“人造肉”三個字表示抵觸,所以現在產品命名各不相同。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指出,人造肉分為三類:**類是傳統“素肉”,指用豆類、小麥、真菌類等農作物及其加工品作為食品原料的產品,口感與真肉差別明顯;第二類是“植物肉”或“植物蛋白肉”,以純化植物蛋白為原料生產各種模擬肉類產品,此類技術門檻較高,在產品的外觀、口感、營養上與真肉更相似;第三類是“細胞培養肉”,通常是以動物的干細胞作為起點,用細胞體外培養的方式,使干細胞分化成動物肌肉細胞來獲得主要的食品原料,這類產品成本昂貴,主要應用于科研中。
??現在大規模應用于商業的人造肉是指第二類“植物肉”或“植物蛋白肉”。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左小霞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人造肉是一種發展趨勢,可以彌補市場上肉類短缺時的空白,也更加環保。就營養和口感而言,其與真正的肉類各具優勢:此類人造肉可以提供優質蛋白,并不能提供肉類中別的營養元素;但不含抗生素,這點比肉類更安全。另外,從口感而言,兩者也不會完全相同。
??搶灘人造肉市場
??今年4月肯德基推出“植培黃金雞塊”產品公測,目前只有上海、廣州和深圳三地可以品嘗到這款產品。首批體驗券于4月20日在肯德基APP預售,相當于免費的1.99元/5塊的價格,7000多張預售券很快被搶購一空。
??肯德基此次試水之后是否會大量推新還未可知,但其供應商嘉吉公司在4月發布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人造肉品牌“初食素啟”,并計劃于6月底亮相中國市場。
??星巴克聯合Beyond Meat借助世界地球日也推出了人造肉食品。不同于肯德基近親民的價格,一份含有植物牛肉碎的“別樣牛肉千層面”售價為69元。一位購買了該食品的顧客告訴本報記者,帶著嘗鮮的想法購買,他對此的點評是“味道和普通肉醬面差不多,價格稍微有點貴”。
??百草味近期推出了人造肉零食“麻辣植系牛肉”和“煙熏小片腸”,據淘寶旗艦店數據顯示,人造肉零食折后價格均不超20元/100g,月銷7千件以上;該品牌的普通麻辣牛肉折后價格為32.7元/100g,月銷5萬件以上。從數據可以看出,百草味的人造肉產品仍屬于低價試水階段。
??5月18日,喜茶宣布聯合星期零(STARFIELD)推出植物肉漢堡——未來肉芝士堡,售價25元,賣點是熱量僅為真牛肉漢堡的51%。
??星期零作為人造肉供應商,除了和喜茶有合作外,還為奈雪、披薩品牌棒約翰、快餐品牌新元素提供人造肉食品。
??真實需求還是資本游戲?
??艾贏戰略首席分析師呂剛告訴記者,人造肉的興起有特定的社會背景。歐美國家興起素食主義浪潮,同時出于環境保護和動物福利的考慮,廠商開始尋找肉類替代品。華爾街日報曾稱之為“食品產品新風口”。
??借助于這個風口,Beyond Meat于去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股價首日暴漲152 0173 3840%。據說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募資超2億美元新股上市首日*大漲幅。據公開資料,Beyond Meat“主營業務為提供取材于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來源的”肉類替代品“,優勢是在生產過程中可大幅節約水土資源、降低能源消耗并減少排放。”
??盡管理念很前瞻,但Beyond Meat自成立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到疫情的暴發給了它迅速拓展的機會。因為疫情的影響,美國出現短暫“肉慌”,Costco等商超甚至對肉類限購,Beyond Meat迅速彌補肉慌空白,一季度營業收入9707.40萬元,同比增長141.44%;凈利潤181.50萬元,同比增長127.3%。
??有分析稱,雖然Beyond Meat搶占上市先機,但是剛剛扭虧為盈,其生存和發展仍面臨著不小挑戰。
??呂剛告訴記者,就國內市場而言,人們是在好奇心驅使下產生購買行為,真實需求有多大還存疑。
??陳穗文也坦言,目前人造肉是一個新興的市場,還需要時間來培養。據青苔行星市場調研顯示,餐飲消費者中80%為非素食消費者,但是其中也有30%會復購人造肉食品。而類似于新元素這樣主打健康的高端快餐店,復購率會更高一些。客戶復購的理由是,在與肉類價格持平下,人造肉蛋白質含量更高,熱量更低,不失為一種健康的選擇。所以,陳穗文認為,人造肉的定位不是肉類的替代品,而是餐廳為消費者提供的多一項選擇。所以人造肉的客群基礎很廣泛。
??薛巖非常看好這個市場。他告訴記者,就全球而言,2019年人造肉規模為120億美金,2030年可能將占據肉類市場5-10%的份額,規模可達到700-1400億美金。同時,他也指出,目前國內在技術、配方、規模化生產上還不成熟,產品科技成分偏低,并且隨著人造肉概念越來越熱,不少企業偷換或者炒作概念,這些行為會影響市場長遠發展。(作者: 王瑜 ? 于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