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年總產糧食約6.1億噸。據統計,每年因霉變造成的糧食產后損失高達2100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2%左右,發展糧食烘干迫在眉睫?!凹皶r烘干、安全入倉”是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耕耙播收后的*后一個關鍵環節,同時糧食烘干對于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生產效益、農產品質量以及農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從交通安全、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人類健康等方面淺析發展糧食烘干機的必要性。
? ?一、減少交通事故
? ?農民占用道路進行糧食晾曬,一方面,導致道路通行不暢,造成堵車、會車時發生碰撞和摩擦等事故;另一方面,農民曬糧時在道路上設置玻璃瓶、磚塊等路障,機動車、電動車及行人碰撞路障后*易造成交通事故和意外人身傷害。
? ?每年糧食晾曬時節,多有新聞報道因在農村道路晾曬糧食引起的機動車、電動車等交通事故。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在糧食烘干機普及率較高的地區,交通事故率遠遠低于糧食烘干機普及率較低的地區。
? ?二、保障人類健康
? ?糧食在道路上晾曬,部分碎石、玻璃瓶渣、鳥糞、汽車尾氣等有害物質滲入糧食中,這些有害物質在糧食加工過程中不能完全處理干凈,*終被人類所食用,直接或間接造成結石、胃潰瘍等疾病。
? ?在沒有烘干機的區域,大量糧食來不及烘干和晾曬導致霉變,其中部分霉變的糧食被面粉廠收購做成飼料,被牲畜食用后,牲畜又被人類食用,進而間接影響到人類的健康。還有部分霉變(含有黃曲霉素)的糧食直接進入糧食加工廠加工成糧食被人類食用,從而降低了人類的免疫力、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從而降低人的壽命。
? ?三、確保糧食安全
? ?糧食烘干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證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國糧食在收獲后由于水分控制不當,霉變比例在5%以上,損失巨大。大規模收獲后的糧食集中堆放容易霉變,需要干燥處理才能儲存和加工,加上農村晾曬場地減少,使用烘干機就成為重要的選項,可有效減少霉變的發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四、抵御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 ?我國糧食主產區大部分為季節性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多雨。春糧收獲季節,受梅雨影響,夏收又受夏澇和臺風困擾;秋收又常常陰雨連綿,造成糧食變質、發芽、霉爛,使農業豐產不豐收。發展糧食烘干機能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解決因氣候原因造成的糧食霉變、收獲后晾曬不及時等減產,確保農業豐產豐收。
? ?五、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 ?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在2000年以前就達90%以上,而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就目前國內烘干機市場來看,我國糧食烘干機械化水平不足10%,是農業全程機械化的“短板”,市場缺口在90%以上,所以提高烘干機市場使用率是符合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根據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糧食烘干作為糧食生產中耕作、播種、收獲、干燥等糧食不落地入庫作業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后一個工作量大、作業時間短、作業要求高的工作環節,實現糧食烘干機械化意義重大。
? ?六、節約土地資源
? ?發展糧食烘干機可切實保護耕地。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不斷擴大,聯合收獲機具的快速普及,大大提高了收割工效,縮短了收割季節,原有的曬場習慣已逐漸被摒棄。如不購置糧食烘干機,種糧大戶就不得不占用寶貴的耕地建造集中曬場,雇用農民工進行晾曬,這樣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和提高勞動力成本。
? ?七、政府支持糧食烘干機迎來發展機遇期
? ?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支持、鼓勵、引導現代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國家財政拿出專項資金用于補貼農民和種糧大戶購買糧食烘干機等農機產品。部分省、市、縣(區)也紛紛拿出專項財政資金用于農機補貼。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烘干機具被列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并被重點補貼,有些地方比如福建,不僅嚴格執行國家補貼目錄要求的12萬元補貼標準,還對糧食烘干機有15%的累加補貼,浙江、廣西、河南等省更是追加與國補等額的補貼,達到60%的累計補貼額度。
? ?以安徽定遠縣為例,定遠縣去年拿出3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用于購買“正陽”等國內知名品牌的糧食烘干機并分發給農戶,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穩收。
? ?從上可以看出發展糧食烘干機在降低霉變率、減少交通隱患、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人的壽命和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著積*的作用,也是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糧食烘干的機械化比田間作業的機械化更重要,是糧食豐產、豐收的重要保障,亦是打通糧食全程機械化生產“*后一公里”的關鍵。同時發展糧食烘干機產業,也為農業供給側改革助推了新動力。(大田傳媒)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