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來,中央等有關部門要求嚴查公款吃喝。“新華視點”記者采訪發現,茅臺等名酒價格應聲下跌,跌幅普遍達20%至30%。
專家指出,以往某些名酒價格“只漲不跌”并非“市場原因”,而是公款吃喝在為其“撐腰”,不僅導致了國內酒業的畸形發展,而且還助長了奢侈浪費之風的蔓延。
禁令“一劍封喉” 高酒價“扛不住”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全國不少地方下發了“禁酒令”;剛結束的各地方“兩會”上,“公款禁酒”也成為代表委員的一致呼聲……
隨著“嚴查公款吃喝”的風聲越來越緊,失去公款“撐腰”的某些名酒終于“扛不住”,紛紛降價促銷。
在上海一家茅臺酒專賣店,指導價152 0173 3840元的茅臺*低打出1360元的“促銷價”。而去年同期,同樣一瓶酒,竟被炒到2200多元,還一瓶難求。
“以往這段時間主要做單位生意,現在有關禁令一出,生意明顯下滑。”一位高檔白酒代理商告訴記者。
白酒專家鐵犁認為,嚴查公款吃喝的情況下,酒價無法再靠公務消費支撐,高檔白酒價格普遍降了兩三成。
一位長期從事高檔酒營銷人員說,公款采購是國內酒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柱,一些紅酒企業的銷售,單位或公款采購占30%至40%,而知名白酒企業,公款采購超過50%的也不少,可以說中國酒類市場的一大“引擎”就是公款消費。
官場追捧啥酒 啥酒就會熱銷
一位酒業銷售人員表示,領導干部喜好喝啥酒,啥酒就可以賣得火。
這些年來,一瓶600元的茅臺酒*高被炒到2400多元;原先不到1000元的小拉菲,也炒到8000元以上;1982年的大拉菲,則從一萬元飆升到六七萬元。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如此瘋狂酒價背后的一大“推手”,就是公款消費,或曰官員喜好。
據這位銷售人員分析,抽煙喝酒是典型的虛榮性消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場酒風可以說是酒業“風向標”,官場上流行喝什么酒,市場上隨之效仿這一風氣,將其價格推高,甚至有人投入巨資炒作這一品牌。
除了茅臺、五糧液、國窖、劍南春、水井坊等酒備受“喜愛”之外,更有一些“天價”酒也上了餐桌。記者見過一種用中藥材釀制的東君酒,售價兩三千元一瓶,號稱81度,實際上醫用酒精才75度,酒業發展非理性程度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當好縣長、抓好酒廠”的思維方式也不斷發酵。“一些地方經濟與煙酒產業關系密切。”一位從事酒業30多年的專家說,查詢酒類銷售網站,列入知名白酒的品牌多達上百個,從省、市、區縣到鄉鎮,大多有自己的酒廠。
遏制公款吃喝 亟待制定規范
這幾年來,某些單位公款吃喝愈演愈烈,公務活動中“酒桌議事”“酒桌拍板”等現象,甚至成了一種“潛規則”。
長期關注“三公消費”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余南平說,相比于公款出國、公車出行,大吃大喝尤其喝高檔酒,更是社會不能接受的。
與此同時,公款喝酒容易滋生腐敗,譬如經辦人員收取回扣等。另外,高檔酒也是官員收禮的重要方式,因為變現比較容易,實際上“收酒就是收錢”。
專家建議,針對公款吃喝問題,應該盡快推出成文規定,明確公務接待中能不能喝酒、喝什么檔次酒、喝多少等,要有具體的規范;還要制定相應的懲戒辦法,完善公務采購制度,細化財務審計。另外,還要加強輿論監督。
新華社記者 陸文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