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來自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西安生豬生產在政策和市場雙重推動下繼續向好發展,生產能力持續恢復,存欄、出欄大幅增長,豬肉供應明顯增加。
生豬產能恢復趨穩向好
隨著各部門協同發力,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生豬產能已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豬養殖規模化率進一步提高。調查顯示,僅2020年以來,西安市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14家,新建生豬規模養殖場24家。二季度末,全市生豬存欄30.26萬頭,同比增長2.5%,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增長5.8%。2021年上半年,生豬累計出欄22.4萬頭,同比增長24%;豬肉產量152 0173 3840噸,同比增長21.1%。
西安生豬產業呈現向遠郊區縣適養區域轉移集中的趨勢。上半年,周至、鄠邑、臨潼、藍田、高陵等區(縣)生豬存欄量分列全市前5位,占比77.1%。
生豬價格低位震蕩
今年春節后生豬價格開始下跌,二季度,生豬價格陡降,6月豬糧比價(生豬收購價與玉米批發價之比)一度跌破一級預警線。根據國家五部委《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6月中下旬西安市豬糧比價已進入設定的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和一級預警區間。7月以來,生豬市場平均價格出現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豬糧比價進入二級預警區間。
生豬價格下降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傳導。2020年豬肉(后腿肉)全市平均價格為54.4元/千克,2月價格為63.8元/千克,為全年*高價。2021年1—7月豬肉(后腿肉)全市平均價格為40.7元/千克,較2020年下降25.2%,1月每公斤價格為55.47元/千克,是前7個月的*高價,到6月價格降為27.77元/千克,為前7個月的*低價,較1月下降49.9%,同比下降46.2%。
從2020年3月起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逐步收窄,6月、7月短暫恢復上漲,8月起再次下降,直到12月出現小幅反彈。自2021年起,豬肉價格一路走低,1月價格同比由漲轉跌,跌幅為-2.5%,之后各月跌幅持續擴大,7月價格同比跌幅為19個月以來*低。
2020年,豬肉成為拉動CPI同比指數上漲的重要因素。2月,豬肉對CPI同比指數的上拉作用*大,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45.8%,影響CPI同比指數上漲1.68個百分點,貢獻率達34.3%。之后各月,對CPI同比指數的拉動作用呈現遞減態勢。2020年10月,豬肉對CPI同比指數影響跌入負值。進入2021年,豬肉價格持續走低,對CPI同比指數的影響從-0.03個百分點逐步擴大到-0.58個百分點。7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2.7%,影響CPI同比指數下降0.58個百分點,為2021年以來拉動CPI同比指數下降*大的月份。
內外因疊加導致豬肉價格不斷下降
為何豬肉價格不斷下降?主要原因是生豬產能持續釋放,國內生豬出欄量顯著增長。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102.1%,生豬存欄量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9.4%,豬肉產量同比增加35.9%。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848.6萬頭。上半年,生豬累計出欄565.4萬頭,同比增長25.0%。其中豬肉產量44.5萬噸,同比增長25.6%。
與此同時,進口豬肉增加。2019年我國全年累計進口鮮冷凍豬肉200.74萬噸,2020年進口量同比上漲114%,2021年一季度,同比上漲22.11%。隨著豬肉進口量增加,進口豬肉對我國豬肉市場價格的影響程度也隨之顯現,進口豬肉價格優勢對國內豬肉市場價格產生向下的擠壓效應。
此外,豬肉消費減少也是原因之一。自2019年6月豬肉價格上漲后,居民豬肉消費量有所下降,禽類、魚類等作為豬肉替代品,縮小了豬肉在百姓餐桌的比重。加之近期處于豬肉消費淡季、新冠肺炎疫情和暑期學校放假等因素疊加影響,進一步限制了市場豬肉消費的需求。
隨著國家預警監測和穩定發展生豬政策措施的落地,預計后期生豬價格將以區間盤整為主,保持小幅波動、季節性震蕩態勢,不會出現價格快速下跌現象。價格會逐漸趨于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