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轉基因食品的話題一直引發熱議。其他國家怎么看待轉基因食品?人們有很多疑問,也有一些流言。為此新華社記者調查了全球多個國家,其中既有轉基因食品“大本營”美國,也有對轉基因持懷疑態度的法國。但總的來看,大勢明朗:轉基因的引力大于阻力。
已非有無之爭
關于轉基因食品爭論的一個焦點是能否安全上市。在記者調查的國家中,沒有一個禁止轉基因食品上市銷售。轉基因食品早已不是有或無,而是多或少。
記者所調查的國家中,對轉基因食品的“友好度”排序為: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肯尼亞。其中北美是轉基因“大本營”,美國是全球種植轉基因作物**大國,加拿大和美國一樣不需對轉基因食品進行任何標識,北美民眾早已通過超市、飯店等途徑消費大量轉基因食品。
在向來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的法國,政府曾兩次下令禁止在境內商業化種植一種轉基因作物,兩次禁令都很快被法國*高行政法院判決無效,但法國農業部還是表示政府將堅持不支持轉基因作物的一貫立場。盡管如此,由于有40余種轉基因作物獲準進口到歐盟,法國超市貨架上已有30多種轉基因食品。
在兩*之間的其他國家,都允許轉基因食品上市,只是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要求不同。如在英國,要遵守嚴格的歐盟規定,食品中轉基因含量超過0.9%時就要強制標識,而日本的限額是5%,俄羅斯是9%。在巴西,只要轉基因成分是輔料還可以不標識。
引力難以抵御
各國對轉基因食品的討論中,幾種態度值得關注:科學界幾乎一致支持,民眾將信將疑,而政府往往有較多顧慮。
科學界主流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沒有疑義,一些所謂“轉基因有害”研究結果很快都在權威機構的調查下被指出謬誤。如法國卡昂大學研究人員塞拉里尼關于轉基因玉米導致實驗鼠減壽的論文曾引起廣泛關注,但法國生物技術*高委員會和國家衛生安全署認為這項研究存在諸多不足,*后法國農業部也承認,塞拉里尼的論述不足以推翻此前轉基因玉米“無害”的評估結果。
但民眾總是有一定懷疑。法國2012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9%的人對轉基因產品表示擔心;英國也有約八成民眾仍不愿接受轉基因食品;俄羅斯的一些媒體把轉基因和變種生物、外星人聯系在一起;日本人也覺得“說不清”。在轉基因的“大本營”美國,《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稱有26%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
在各國政府中,俄羅斯盡管有很多民眾質疑轉基因,但農業部長費奧多羅夫今年1月表示要修改相關管理法律,輿論普遍認為是政府要給轉基因食品“開綠燈”;英國因為身處歐盟,不得不受法國等“反轉基因”力量推動的一些歐盟法規限制,但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佩特森近來反復表示,要支持發展轉基因,對歐盟在轉基因農作物發展落后表示憂慮。
學界支持、民眾懷疑、政府想發展轉基因又有顧慮,這是當前很多國家的典型狀態。對此,英國皇家學會副會長安東尼?奇塔姆對新華社記者說,學界共識與公眾態度之間的這種差異,還有待科學界繼續加強研究,作出更令人信服的結論。不過,大部分國家還是逐漸被轉基因技術所吸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