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相比而言,原料單一的油脂質量比較容易確定。不同來源的植物油營養價值略有差別,主要在于各種脂肪酸的比例不同,風味不同,烹調穩定性不同這幾個方面。
各種油脂的特點如下:
大豆油:有大豆特有的風味。大豆油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略少,約占24%;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偏高,約占56%,大致是1:2.3,飽和脂肪就很少啦。維生素E含量比較高,黃色表明它含有少量胡蘿卜素。它不適合用做長時間高溫加熱,特別是不能用來煎炸,故而往往被加工成色拉油。它也是調和油中的低成本重要原料。大家要小心的是,市場上很大比例的大豆油來自美國大豆,其中含有轉基因成分。
推薦指數:5分
花生油:有香美的花生風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組成比較合理,含有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富含維生素E。它的熱穩定性比大豆油要好,適合日常炒菜用,但不適合用來煎炸食物。大家要小心的是,花生容易污染黃曲霉,所以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一級花生油。
推薦指數:7分
橄欖油:價格*為高昂。它的優點在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達70%以上。研究證實,多不飽和脂肪酸雖然可以降低血脂,卻容易在體內引起氧化損傷,過多食用同樣不利于身體健康;飽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卻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單不飽和脂肪酸則避免了兩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因而受到人們的特別重視。橄欖油可用來炒菜,也可以用來涼拌。所謂橄欖油**不能加熱的說法是錯誤的,意大利人甚至用它煎炸食品。其缺點是維生素E比較少,而且價格昂貴。
推薦指數:8分
山茶籽油:也稱茶籽油,其脂肪酸構成與橄欖油相似,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單不飽和脂肪酸占75%以上,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由于茶籽油的脂肪酸比例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毫不遜色于橄欖油,因而為營養學界所重視。精煉茶籽油風味良好,耐儲存,耐高溫,適合作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希望使用橄欖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為替換品,因為它的價格只有橄欖油的一半。
推薦指數:9分
葵花籽油:也稱向日葵油,有獨特香氣。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3.5,這一點遜色于橄欖油和茶籽油。但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抗氧化的綠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比大豆油高。精煉向日葵油適合不冒油煙的炒菜和燉煮菜,但不宜用于煎炸食品。目前已經有高單不飽和脂肪酸的葵花籽油開發成功,這種新品種油在營養上和烹調上都具有非常理想的性質。
推薦指數:6分
玉米油:玉米油也稱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其脂肪酸組成與大豆油類似,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2.5,特別富含維生素E,還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阿魏酸酯,。它降低膽固醇的效能優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亞油酸的油脂,也具有一定的保健價值。玉米油可以用于不冒油煙的炒菜,燉煮菜,也適合用于涼拌菜。
推薦指數:7分2
芝麻油:也就是香油。它富含維生素E,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是1:1.2,對血脂具有良好影響,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和芝麻酚等抗氧化成分。它是**不需要經過精煉的植物油,因為其中含有濃郁的香味成分,精煉后便會失去。芝麻油在高溫加熱后失去香氣,因而適合做涼拌菜,或在菜肴烹調完成后用來提香。
推薦指數:9分2
亞麻籽油: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植物油,因為絕大多數植物油都以ω-6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只有亞麻籽油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即α-亞麻酸,可以在人體中轉化為DHA(魚油中含量很高的一種脂肪酸),對胎兒和嬰兒的大腦神經系統發育有較好的作用。亞麻籽油有特殊風味,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不耐熱,屬于保健用油,適合用來做燉煮菜和涼拌菜。不需要天天吃,少量吃就可以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