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蒙牛、可口可樂兩大巨頭向尚在成長期的低溫奶市場落下一子。5月11日晚,可口可樂及蒙牛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確認,雙方成立的合營企業已獲批,將在國內生產并銷售一個全新的低溫奶品牌。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可口可樂和蒙牛都背靠中糧集團,成立合營企業*大的受益者是中糧集團。但國內低溫奶市場面臨冷鏈物流不完善等問題,新品牌表現如何尚待考驗。
??“新設的合營企業將利用投資雙方在乳制品研發、乳業加工技術、品牌影響力、分銷渠道方面的優勢,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個新的低溫奶品牌。”可口可樂和蒙牛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商報記者稱。
??營銷專家路勝貞認為,雙方合作可以實現共贏,對可口可樂而言,可以實現碳酸飲料之外的擴展計劃,并打入發展勢頭良好的中國低溫奶市場,對其完成全品類飲料公司的戰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今年1月,可口可樂宣布收購了高端牛奶fairlife公司的剩余股份。盡管可口可樂收購了fairlife并有意打造該品牌,但可口可樂目前在中國內地市場并未涉及低溫奶產品。
??“無論可口可樂是否會將fairlife引入合營公司,對蒙牛而言,獲取美式品牌的運作經驗可以在低溫奶市場與國內乳業拉開競爭維度和高度,擺脫價格互咬。”路勝貞稱。
??事實上,在中國市場兩大龍頭乳企伊利和蒙牛的競爭中,蒙牛一直在尋找和伊利的差異性,而低溫奶領域就是蒙牛尋找的發力點。蒙牛2019年成績單顯示,其低溫酸奶連續15年排名行業**。不過,2019年二者年收入差距仍超100億元。數據顯示,2019年蒙牛營收790.3億元,伊利則為902.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與可口可樂之所以可以成立合資公司,是因為兩者背后均有中糧集團的背景。路勝貞認為,中糧集團此前投資蒙牛和可口可樂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此次蒙牛與可口可樂合作,中糧集團在中間起到了撮合作用。
??2019年7月,中糧集團以61億港元的價格收購經營處于困境中的蒙牛20%股權。中糧集團成為了蒙牛的大股東,并補足了中糧集團在乳業的產業鏈。根據5月11日蒙牛1115.78億元市值計算,中糧集團擁有的股本市值已近350億元。
??中糧集團與可口可樂的合作也非常愉快。2000年4月14日,中糧集團與可口可樂的合資公司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成立,中糧集團控股65%,可口可樂占股35%。
??路勝貞表示,從中糧集團與蒙牛、可口可樂的關系看,蒙牛和可口可樂合作,一方面借可口可樂拉動蒙牛在低溫制品市場的影響力,提高蒙牛在中糧系的資金貢獻率。另一方面,可口可樂與蒙牛兩家優勢資源整合,實現協同效應,倍增可口可樂與蒙牛的市場影響。雙方在原料和品牌上互補短長,實現各自產業鏈的橫向整合*大化。
??雖然成立合資公司可以實現共贏,但當下低溫奶仍是各大乳企爭相布局的“香餑餑”,競爭越發激烈。
??“目前低溫鮮奶品類市場增速保持在15%,而且,低溫鮮奶毛利水平較好,以2019年初新上市的新乳業數據來看,其低溫產品毛利率42.87%,遠高于常溫產品的24.67%。”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朱悅表示。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低溫奶市場前景雖然很好,但要打開低溫奶市場,還需要邁過多道坎兒。“**,要邁過奶源地的坎兒。目前,蒙牛的整個奶源還未形成全國分布式奶源體系。”宋亮說。據悉,蒙牛系旗下有自營的富源乳業、控股的現代牧業和中國圣牧,三大企業每年對蒙牛的供應量近200萬噸。伊利除了自有152 0173 3840多座牧場,在國內主要的原料奶供應商有輝山乳業、優然牧業等奶企,每年原奶供應量約380萬噸。
??“其次,三四線城市低溫奶觸達率低也是個問題。”宋亮進一步分析稱,低溫奶從奶源到加工到終端需要全程冷鏈,而中國三四線市場仍然是一個未開發市場,冷鏈進不去。此外,低溫奶市場競爭激烈,新品牌要被市場認可有一定難度。
??近年來,國內外企業紛紛布局低溫奶市場。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經營低溫乳制品產品的企業已超過400家。去年4月,光明乳業推出了減脂肪50%鮮牛奶等新品;新希望乳業也分別收購了福建澳牛及現代牧業的部分股權,加強低溫鮮奶布局;去年9月,日本明治投資6.24億元成立天津子公司,用于生產冷鮮奶、酸奶等產品。(作者: 白楊 ? 王曉 ? 李振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