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擴種任務靠間作完成
??今年四川省大豆擴種的地塊多為長期以玉米為主要夏糧作物土地,擴種地塊中八成以上可實現機械化采收
??·訂單種植保證賣得出
??四川省要求各地擴種任務要集中連片推進,每個集中種植區域不少于3000畝,規模種植為加工企業下單提供了可能
??“種子要控制,不然太密了長不起來。”4月14日,瞅著天氣放晴,楊文鈺干脆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當天,這位四川農業大學原副校長來到眉山市仁壽縣農旺鎮玉泉村,講授大豆種植技巧。
??作為中國作物學會大豆專業委員會理事和川內大豆研究權威,楊文鈺今年大春期間下鄉授課的日程已排到5月底。他說,“藏糧于技”是今年四川完成大豆擴種面積、增產任務的主要法寶之一。
??全省50萬畝大豆擴種任務如何落實?又如何將擴種后的大豆賣出好價錢?
??運用新技術 1畝地當1.4畝用
??“說是要擴種,地從哪來?”在西充縣青獅鎮六村二社,前來幫扶的南充市農科院大豆所所長張明榮每天都能遇到這樣的問題。他說,農戶的擔心可以理解,但是沒有必要。
??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調研顯示,與玉米、水稻、馬鈴薯、高粱通過盆周山區復墾復耕撂荒地擴種不同,四川大豆的適生區主要集中在盆地附近,土地開發程度高、撂荒地較少。放眼全省大春糧食擴種任務,大豆占了一半。而此前,四川省已明確,今年大春決不能調減其他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那該怎么辦?“既要藏糧于地,又要藏糧于技。”楊文鈺解釋,四川大豆擴種的一大保障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及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楊文鈺正是該項技術的主要發明人。
??具體操作上,該技術是對玉米采取寬行距、壟距種植,中間間作大豆。根據實驗,間作模式下,每畝大豆產量120公斤、玉米600公斤。按照川內土壤氣候條件,如果單純種植玉米、大豆,要達成前述產量,需要耕地1.4畝。而在此前長達17年的實驗中,楊文鈺及其團隊發現,大豆和玉米間作,不僅每畝減少氮肥施用量4公斤-6公斤,還能實現“高矮”搭配,減少地表蒸發和灌溉用水。
??“今年的擴種任務,就靠間作完成。”省農業農村廳糧油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玉米常年種植面積2000萬畝,絕大部分具備間作種植條件。因此,今春50萬畝大豆擴種任務基本全部通過間作模式落實。
??該負責人介紹,根據目前各地落實情況,今年四川省大豆擴種的地塊多為長期以玉米為主要夏糧作物的土地。同時,各地在通過遴選后,擴種地塊中八成以上可實現機械化采收。
??增產不愁賣 訂單農業“按需種植”
??另一個“法寶”就是訂單農業。“這還沒種呢,就賣出去了。”4月13日上午,簽完大豆采購協議,陳軍加快了豆種、農具采購步伐。作為內江市資中縣走馬鎮天下糧倉糧油專合社負責人,陳軍打算大春套種3200畝大豆。這是陳軍流轉土地十年來**次大規模種植大豆。如果沒有意外,今年專合社可產大豆35萬公斤以上。
??根據采購協議,陳軍的大豆在收獲后收購價至少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10%。根據市場行情,雙方*高還可將收購價上調15%。
??與國內其他產區相比,四川大豆有著“口感好”“高蛋白質”等標簽。特別是高出全國其他產區大豆10個百分點的蛋白質含量,讓四川大豆具備轉化率高、口感好等特點。同樣是做嫩豆腐,國內其他產區大豆能做出1.5公斤左右,四川大豆能出產2公斤。因此,四川大豆備受食品加工企業歡迎。多年來,四川大豆的食用加工轉化率維持在75%以上。
??通常情況下,四川大豆價格高出其他產區不到5%。根據測算,今年四川大豆有望增產6萬噸,產量為近年來新高。那么,為何采購方給出的收購價會這么高?
??來自采購方的工作人員李佳拿出了采購協議:大豆必須確保農殘達標、蛋白質至少保持在50%。這意味著陳軍在田間管理上必須要下更多功夫:不用或少用農藥,水肥管理要更為精準以確保蛋白質含量。
??訂單種植、嚴控品質,是今年四川大豆擴種中的另一個特點。
??“有規模才可能有穩定貨源,才能搞訂單農業。”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專門要求,各地擴種任務要集中連片推進,“各地在執行時,每個集中種植區域都不少于3000畝,盡量向種植大戶和專合社傾斜。”這樣一來,四川省大豆擴種多以規模種植形式出現,也為加工企業下單提供了可能。
??品質方面,四川省正通過農資市場打假、嚴控農業投入品予以保障。該負責人透露,今春,四川省通過“檢打聯動”專項行動和農業投入品負面清單等方式,基本掃除各地假冒偽劣、劇毒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生產和流通渠道。(記者 王成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