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1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發布通告稱,發現全國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含有罌粟堿、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存在涉嫌違法添加行為。
小編發現,上述35家單位中有兩家位于浙江,分別是杭州市西湖區長橋農貿市場北門小唐鹵味城、溫州市甌海區梧田成全小吃店。
吃了添加罌粟殼的食物,有多嚴重?
罌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是制作鴉片的原料。罌粟殼屬于成熟的罌粟果去掉籽后留下的部分,含有嗎啡、可待因等30多種生物堿。
據專家介紹,罌粟殼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如果長期食用含有毒品的食物,就會出現發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犯困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甚至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癥狀。
此外,罌粟殼能使人體產生快感,處于一種特殊的愉悅狀態,并逐漸產生依賴性進而成癮。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一點招攬回頭客,食客吃了這種食品,開始是“吃了還想吃”,“一吃忘不了” ,產生依賴性后,便會出現“不吃也得吃”的現象。
國家在2009年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中就有罌粟殼,并標注了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類別:火鍋、火鍋底料及小吃類,另外還有可能用于鹵味制品,甚至是飲料中等。
罌粟殼中的生物堿雖然含量較少,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長期食用還是容易成癮。
因此,若有人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或罌粟粉,即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項的規定,按《*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罌粟殼很可能來自于這三種渠道
從表面上看,一些餐館經營者所使用的罌粟殼,是從調料市場或者是網上購買的。但在我國,非法的罌粟種植同樣也是被法律明令禁止的,我國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明確規定非法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的,構成犯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等。
既然在國內非法的罌粟種植被禁止,那么這些調料市場和網店銷售的罌粟殼又是從何而來?
其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來自境外,二是來自國內合法種植的相關單位和基地;三是依然有人在非法種植而沒有被發現。
看到這里,顯然小編和大家同樣都有一個大疑問:監管都到哪里去了?如果是境外的罌粟殼,其何以能夠輕松流入?如果是合法種植的,又豈能落到非法交易者手里?如果是有人非法種植,我們又為何沒有發現?
很明顯,罌粟殼被添加到食品中,其害人不淺,但問題的根本卻在源頭。
對此,相關部門在查處與懲罰小餐館、調料店非法使用、運輸、銷售罌粟殼的同時,還是千萬莫忘了順藤摸瓜,查一查罌粟殼的源頭,堅決將其堵住、堵死!
兩招教你辨別添加罌粟殼的食物
**,從外觀上識別。罌粟殼外觀為棗核形,如鴿子蛋大小,一頭尖,另一頭呈6-14瓣冠狀物。其殼體上往往有人為切割的多道刀痕。
第二,初次食用加了罌粟殼的火鍋和鹵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臉微紅、口感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覺。食用者實際體感除了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外,與火鍋中實際非法加入的罌粟殼含量也有很大關系。
如果對某種食物產生與往常不同的依賴感,經常想要食用,甚至剛剛吃過還想再吃,不吃就覺得難受,那該食物中含有罌粟殼成份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應盡量避免再次食用,并且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因為水能加快有毒物質的排出,而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物質也可以降低對有毒物質的吸收。
這些年,浙江餐館和罌粟殼“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往事。
2013年12月,溫州文成縣一家名為"胖子水煮魚小吃店"的餐館因涉嫌用罌粟殼粉做調味品,店老板被當地警方處以刑事強制措施。
2014年7月,溫州市區一家名為“眾鴨鴨”的烤鴨店因當場被發現在出售豬蹄的配料中添加了罌粟等毒品成分,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警方查處。
2015年3月,寧波警方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了位于海曙糧豐街的一家鴨脖店,在店里搜到近一斤的罌粟殼,隨后店里的鴨脖連同老板一起被帶走。
2015年4月,嘉興海寧警方和多部門聯動,突擊檢查中在兩家鹵味店的秘制湯底里檢出了嗎啡成分,隨后搜到了現成的罌粟殼,隨后在杭州抓獲了涉嫌出售非法物品的上家。
據食藥監總局官網、央視網、39健康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