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漂白山藥”折射出的,不僅是食品安全監管環節存在諸多失守之處,還有消費者購買偏好存在的一些誤區。
??用84消毒液“漂白山藥”,你聽說過嗎?近日,新京報3·15調查揭露出的“山藥易容術”亂象,引發社會關注。
??原本黃褐色的山藥,經過稀釋的次氯酸鈉漂白后,就亮出了白色,再經水沖洗,白嫩如藕節。次氯酸鈉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對人體具有腐蝕性和致敏性。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次氯酸鈉并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劑。
??據新京報報道,這卻是當下河北保定市蠡縣一些山藥加工廠的主要業務。據估算,保定市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2000噸山藥中,至少有一半都是經過漂白的。這些品相更好的山藥,大都進了北京等地的一些批發市場,繼而進入千家萬戶。
??記者調查掀開了罩在山藥上的黑產業鏈,以農產品深加工為誘引,以一些農貿市場、小型超市對接為貫穿,以消費者偏好為依托,黃褐色山藥變身為“漂白山藥”,如此魔法般的變化讓人驚詫。
??然而,用84消毒液“漂白山藥”的危害性不容小覷。一者,早在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就明令禁止將次氯酸鈉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二者,經過漂白的山藥“散發出刺鼻的異味”,雖然次氯酸鈉揮發快,但這種連加工人員都不吃的“漂白山藥”,即便危害性到底幾何還尚未明確,消費者如果得知真相,恐怕也難以入口。
??“漂白山藥”暢行無阻并形成產業鏈,折射出的現實是,食品安全監管環節籬笆仍需扎緊,而消費者購買偏好也存在一些誤區。尤其是,商家為一己私利而無視食品安全風險,不僅違反相關規定,也違背了企業倫理。
??在生產端,有關方面本該反應更靈敏,而在落地端同樣存在著“寬”與“松”的問題。
??報道中的一個細節就耐人尋味:一位山藥批發商戶反映,今年春節前曾有一批“漂白山藥”檢驗不合格被相關市場禁入,然而這批山藥拉到市場外晾了兩天,就又回到了市場銷售。其中有兩個疑點:一是為什么只是偶爾檢驗卻不是常態化檢驗?二是“晾兩天再賣”也表明在此問題上缺乏可操作的標準。
??此外,某些消費偏好顯然也需要糾偏。這也是當下農產品面臨的普遍困境。大家都喜歡漂亮的外觀,至于這份亮麗是如何來的則鮮少關心。
??透過諸多案例,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很多食品的安全風險都來自于品相、賣相、外觀,從蘇丹紅到“漂白山藥”無不如此。這也提醒我們,既要強化監管手段跟進市場變化,也要轉變消費觀念,多一些健康、生態、真材實料的認知,倒逼市場做出反應。
??*新消息是,保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微對此事作出了回應,稱已成立多部門和相關縣組成的聯合調查處置組,將對重點區域進行核查。這份回應無疑來得很及時,期待當地用嚴肅處置來回應輿論關切,其他地方也應“他人亡羊,自己補牢”,強化對此類食品安全問題的針對性監管。
??無論如何,是該給“漂白的山藥”消消毒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