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段時期,福建省部分近岸海域發生赤潮災害,省海洋與漁業局按照《福建省赤潮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加強預警監測,加密巡查監視,繼續組織監測機構加強對水產品,特別是濾食性養殖貝類的赤潮毒素檢測,一旦發現貝類毒素超出限量,及時提請當地政府發布禁止采捕、銷售水產品的通告,并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受赤潮影響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水產品流通入市。
??那么造成這一次養殖漁業經濟損失的赤潮是什么?我們該如何來防范?
??赤潮(Red Tide)是一種自然現象,和地震、臺風一樣,是一種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災害,近5年,福建省發現赤潮32起,年均6.4起,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赤潮生物是赤潮產生的內因,適宜條件下赤潮生物的生長快,呈指數型暴發性增長,迅速形成赤潮。從外因來看,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大量陸源污染物被雨水沖刷匯入江河,*終進入近岸海域和主要海灣,引起富營養化,為赤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基礎;溫度、鹽度等理化因子的變化,某些促進赤潮生物生長的微量有機物質和微量金屬元素的存在,以及天氣的突然變化都是誘發赤潮的重要原因。水文、氣象要素的變化不以人類意志轉移,赤潮災害源頭治理可以從控制污染物排放著手。
(圖片與文章無關)
??赤潮對養殖生產和水產品食用安全的影響主要由三個方面:一是赤潮破壞酸堿平衡,引起水體惡化,破壞養殖生態環境;二是赤潮生物堵塞海洋生物呼吸器官,導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部分有毒赤潮生物產生的毒素可引起養殖生物死亡;三是有毒赤潮生物毒素通過食物鏈傳遞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實上,早就2006年,福建省就制定了《福建省赤潮災害應急預案》,逐步構建了以省、市兩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和海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為骨干,科研院所和高校為支撐的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共同開展全省赤潮災害監測工作。赤潮期間,重點監測水質要素、赤潮生物種類密度及水產品赤潮毒素等。一旦發現水產品中赤潮毒素超標,立即啟動水產品質量安全跟蹤監測,直至連續2周赤潮毒素含量達到安全限量標準為止。(辜英 李文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