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從今年1月中旬開始,由于生豬市場供應逐步增加,生豬價格總體進入下行通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隨著國慶來臨,當前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情況如何?豬肉價格會出現反彈嗎?如何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對于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
??生豬量足母豬存欄優化?生產慣性增長行情仍將低迷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6月末生豬存欄4.39億頭,與2017年年末4.4億頭基本持平。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564萬頭,已超過2017年年末4472萬頭的存欄水平。這些數據都顯示出我國生豬產能已經完全恢復。監測數據顯示,9月第3周,每公斤活豬13.45元,環比跌4.5%,同比跌63.4%;豬肉23.25元,環比跌2.8%,同比跌58.2%。
??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市場情況來看,豬肉供應增長幅度較大,以至于進入消費旺季價格仍在下跌。生豬出欄逐月增加,8月份規模以上屠宰企業屠宰生豬2329萬頭,同比增97.5%,比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番。另外,當前生豬宰后均重100.4公斤,比本輪“豬周期”前增加了約8公斤,就是說現在出欄10頭豬就相當于前幾年的11頭豬。
??為應對市場低迷,多數養豬場(戶)選擇放慢生產節奏,母豬存欄優化調整。據監測,7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結束前期連續21個月的增長,環比下降0.5%,8月份環比降幅擴大到0.9%。規模豬場淘劣留優的力度更大,淘汰的都是低產母豬,留下的都是高產母豬,整體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目前,生產仍在慣性增長。8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1.1%,連續6個月增長,尤其是每月新出生的仔豬量還在大幅增加。2-8月份,規模豬場每月新生仔豬數月均增速2.5%,意味著今年9月至明年2月的生豬出欄量還將持續增長。6月份以來,生豬養殖總體處于虧損狀態,8月份全國平均每頭出欄生豬虧損67元,養豬場(戶)虧損面達52.5%。按當前的生豬出欄量擴張趨勢,短期內扭虧難度較大。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慶臨近,豬肉消費將迎來傳統旺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近期豬價快速下跌的局面;但從目前的供需情況看,全國豬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8月份規模場新出生仔豬數量3348萬頭,創本輪生豬生產恢復以來的新高,同比增長31.1%,意味著明年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將增加約3成左右,豬價很可能還要下降。
??相關負責人提出建議和提醒:“現在豬肉價格很低,大家在節日期間可以多買豬肉,多吃豬肉。肉品加工企業和屠宰企業可加強市場形勢研判,根據自身需要開展一部分商業性收儲。未來幾個月市場行情都比較低迷,廣大養豬場(戶)該淘汰的低產母豬要加快淘汰,該賣的肥豬要及時賣掉,不要再壓欄,不要賭后續特別是明年元旦春節的行情。另外,越是在市場行情低迷時期,越要注重疫病防控,越要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節本增效,渡過難關。”
??“豬周期”普遍存在,關鍵要加強產業調控和提升產業素質
??相關負責人介紹,“豬周期”是價格對養豬業資源配置進行調節的一種表現,美國等世界主要養豬國家普遍存在“豬周期”。市場調節過程中,出現一些合理波動是正常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生豬生產大起大落、大賠大賺,就會給養豬業帶來損失,也不利于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據了解,新世紀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共出現了5次異常波動,*近這一輪*為特殊:一是誘發因素更加復雜。包括前期養殖虧損、非洲豬瘟疫情傳入、一些地方不合理禁養限養以及日益嚴重的用地難、貸款難、環保矛盾等,多重因素交織在一起。二是產能降幅之深歷史罕見。2019年9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減少38.9%,之前的*大降幅出現在2015年3月,能繁母豬同比降幅為15.7%。三是豬肉價格漲幅超過以往。豬肉價格隨著活豬價格同步上漲,2020年2月第3周攀升到每公斤59.64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比漲幅達152 0173 3840.5%。四是恢復生產面臨的困難挑戰異常嚴峻。非洲豬瘟這個全球養豬業的“頭號殺手”隨時可能逆轉恢復進程,玉米價格等生產成本快速上漲,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飼料、種豬、仔豬等無法正常運輸,特別是一些地方仍不愿養豬、“甩包袱”,在養殖用地、環評等方面設置障礙。五是生產恢復之快超乎預期。從嚴重滑坡到基本恢復大約用了一年半多的時間,這也是從后備母豬補欄到肥豬出欄上市的*短自然生產周期,提前完成了生產恢復的目標任務。豬肉價格從*高點回歸正常用了16個月時間,比前幾輪“豬周期”縮短了6個月。
??“豬肉供應緊張,全社會高度關注,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和養殖戶都壓力很大;現在生產恢復了,供應出現過剩苗頭,又帶來了新的煩惱。”相關負責人解釋,這主要是由于豬肉供應彈性大,需求彈性小,多一點兒或少一點兒,市場反應都很敏感,價格漲落具有放大效應。“豬周期”一直存在,關鍵是要加強產業調控和提升產業素質“兩手抓”,盡量避免出現大起大落、異常波動。
??保持政策穩定,加快建立產能調控機制等應對新一輪周期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輪生豬生產異常波動,推高了豬肉價格,但是通過采取有力有效的應對措施,化危為機,在恢復生豬生產的同時,也推動了生豬產業轉型發展。”
??**,生豬產業整體素質更高了。各地新建、改擴建了一批設計合理、管理科學、具備較高生物安全水平,符合環保排放要求的高標準現代規模化養豬場。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從2017年的46.9%提高到2020年的57.1%,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一大批中小養豬場(戶)與龍頭企業形成緊密型經營聯合體,實現了向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提檔升級。
??其次,相關政策保障體系更完善了。明確了省負總責原則,形成了任務目標層層落實的責任制度。各有關部門積*出臺支持政策,突破性地解決了養豬業多年面臨的土地、環保、資金等老大難問題。生產監測預警等基礎工作更扎實了,目前全國規模豬場實現了全覆蓋月度監測。
??此外,從主管部門到養殖戶,行業整體應對突發重大挑戰的能力更強了。這一輪生豬生產恢復,遇到了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等嚴峻挑戰。非洲豬瘟是目前發現的對生豬生產威脅*大的烈性動物疫病,致死率高,全球范圍內尚無有效疫苗和防治藥物。農業農村部于發現疫情當日發布Ⅱ級預警,啟動應急響應相關措施,開展大清洗、大消毒等專項行動,先后4次修訂和優化應急實施方案,發布《防控非洲豬瘟恢復生豬生產九項關鍵技術》和《感染非洲豬瘟養殖場恢復生產技術指南》,收到了較好效果。針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出現的仔豬、飼料、藥品等運輸困難,以及部分地方出現生豬產銷脫節的情況,農業農村部先后4次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通知保障正常流通秩序,設立熱線幫助電話幫助養豬場(戶)解決實際困難。在恢復生豬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這些經驗做法,為今后應對類似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保持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現在生產恢復、供應寬松,一些地方開始在政策上“急轉彎”“翻燒餅”,這非常危險。生豬生產周期長,一旦產能出現嚴重下滑,要再想恢復,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越是在養豬場(戶)經營困難的時候,越要持養殖用地、環評、金融等方面長效性支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避免養豬場(戶)過度淘汰能繁母豬,損害基礎生產能力。
??第二,建立產能調控機制。日前,農業農村部已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以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堅持預警為主、調控兜底、及時介入、精準施策的原則,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細化“三抓兩保”任務,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構建上下聯動、響應及時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不斷提升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從國外的經驗看,加快建立現代化養豬業是緩解和拉長“豬周期”、避免生豬生產大起大落的根本前提。要構建現代化生豬養殖體系、現代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現代化畜產品加工流通體系,促進生豬產業綠色循環發展,提高養豬業的質量效益競爭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