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你的保鮮袋、保鮮膜真的“保險”嗎?
市面上各種材質的保鮮膜、保鮮袋,你知道怎么選嗎?生活中可能會看到鹵菜(熟食)店使用保鮮膜包裹含油脂的食物,這種做法妥當嗎?6月27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保鮮膜、保鮮袋比較試驗報告。
PVC不能包裹含油脂類食品
本次試驗樣品采購自南京、蘇州的5家實體超市,以及4家線上商城。樣品共60批次,其中保鮮膜和保鮮袋各半。保鮮膜包括聚乙烯(PE)23批次,聚氯乙烯(PVC)6批次,聚偏二氯乙烯(PVDC)1批次。保鮮袋包括家用抽取式5批次,連卷袋21批次,夾鏈自封袋4批次,材質均為PE。
樣品大多達標。但5批次保鮮膜缺斤少兩,實測長度與標稱嚴重不符,均來自網上商城。
有的標簽標注不規范:一是可微波信息不全面,未標注加熱溫度,僅注明“微波爐適用”;二是警示信息不全面,未注明加熱時是否能夠直接接觸食品等;另外也存在著產品標準標注錯誤的情況。
國產品牌普遍比進口品牌價格低,但各項性能并不遜于后者。亞馬遜商城相對其他商城索取發票更困難。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聚氯乙烯(PVC)相關標準規定應標有:“不能接觸帶油脂食品”,這是因為PVC材質的保鮮膜,如果接觸帶油脂類食品,會析出較多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隱患。而本次6批次PVC材質的保鮮膜進行油脂模擬試驗時,總遷移量為15-38mg/dm2(標準規定不大于10mg/dm2,值越小越安全)。這也進一步證實了,PVC材質的塑料制品不宜接觸油脂類食品。
不同材質,拉伸強度、阻隔性不同
不同材質的保鮮膜有啥區別?據介紹,PE*常見,無毒,化學性質穩定,一般不需要添加增塑劑,適合冷藏保鮮,不用于加熱。PVDC阻氧阻異味效果*好,耐熱溫度*高,可用來微波加熱,但價格貴。PVC不柔韌,需要添加較多塑化劑,不能加熱,不能接觸帶油脂的食物。
檢測還發現,不同材質的保鮮膜和保鮮袋,保濕性能和氧氣阻隔性能也有一定差距。從保濕性能看,PE材質夾鏈自封袋>PVDC材質保鮮膜>PE材質保鮮膜>PVC材質保鮮膜。從氧氣阻隔性能看,PVDC材質保鮮膜>PE材質夾鏈自封袋>PVC材質保鮮膜>PE材質保鮮膜>PE材質保鮮袋。
從強度來看,PVDC材質*好,PVC材質次之,PE材質*差。總體來看,PVDC保鮮膜的自粘性、拉伸強度、阻隔性等性能檢測數值明顯優于PE保鮮膜。
省消保委人士建議,咖啡、茶葉、干果等,需要選擇水蒸氣阻隔性能較好的夾鏈自封袋貯存;西紅柿、蘋果、香蕉等本身會釋放催熟劑(乙烯),應放入透氣性和保濕性較好的果蔬保鮮袋,然后放進冰箱里保存。
買帶油脂的食品盡可能自帶容器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看到,有的超市賣場、路邊鹵菜(熟食)店,使用保鮮膜包裹含油脂的食物。但PVC保鮮膜接觸油脂性食物時,很容易產生塑化劑等,影響身體健康。而普通消費者是不易辨別材質的。
因此,省消保委提醒,購買含油脂的非預包裝食品時,盡可能自帶包裝器皿,并切勿帶保鮮膜加熱。同時也希望經營者加強自律,明示材質,相關行政監督部門進一步強化監管力度。
省消保委人士還建議消費者,盡量選購PE材質自粘保鮮膜或保鮮袋;按包裝規定的溫度范圍使用;不要重復使用本該一次性使用的保鮮膜;未標注“可微波爐使用”的保鮮膜,不要使用微波爐加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