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這幾天豬價總算是漲上去了,不少豬友們都覺得松了一口氣,不過豬價暴跌的原因還是沒人能說出了原委來,到底為啥好好的豬價突然就噌噌的往下跌啊?這里面真的就沒啥貓膩嗎?來看看這篇文章是咋分析的吧!
??據調查數據顯示,豬價在經歷了大幅度下調之后,終于迎來反彈態勢,反彈幅度相當驚人,屠宰企業在采購難度增加后紛紛上調豬價,豬場表現更為顯著,要價現象明顯,不少地區豬價上調幅度達到0.2-0.3元/斤。生豬價格迎來漲勢,漲勢能否持續?
??博弈激烈 短期養殖戶要抓小行情高峰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強力反彈的主要動力除了之前的恐慌情緒得到遏制信心增強外,還有集中拋售減少,收豬難度增加。但是由于消費端尚未進入消費旺季,我們擔心若非需求拉動,這種反彈是很難持續的,*有可能剛強力反彈幾天就后勁不足,停止上漲,這種情況可能持續至10月底11月初。其實越往后豬價的跌勢其實是越小的,10月份、11月份其降價幅度必然會比9月份要小。進入11月份一旦冷空氣到來、全國各地普遍大幅降溫,全年之中豬肉消費需求的*旺季便開始了,并以12月底南方制作臘肉達到*高峰,以北方殺年豬結束需求*旺季。前后持續的時間將達2個月以上,這期間的豬價反彈后勁足、持續時間長,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仍有可能重返8.5-9元/斤。再回到9元/斤以上的可能性不大,外部環境未發生變化,我們只能抓住小行情的高峰,短期價格仍有上漲,但漲幅或將縮小,以震蕩調整走勢為主,建議養殖戶有計劃的進行出欄,及時停止拋售,并切勿盲目壓欄。
??損失慘重 盈利蒸發50%以上,“千元仔豬”賭輸了
??和6月3日的歷史*高價21.21元/公斤相比,豬價下跌了5.8元/公斤,跌幅達27.3%。由此導致自繁自養頭均盈利水平已從5月底6月初的歷史*高水平暴跌縮水,短短4個多月養豬盈利水平蒸發50%以上!由于當前出欄的標準體重的生豬絕大部分都是在3月份后出生的,4、5月份斷奶的,若非自繁自養的話,外購仔豬的價格當時普遍是在1000元左右。凡是仔豬價格800元以上甚至千元仔豬補欄的,99%以上都是虧損的,因為豬價的歷史*高峰從來沒有超半年以上的,而育肥豬的育肥周期不足半年,所以通常都是高價補仔豬低價出肥豬,賠錢的概率*大。因為補欄千元仔豬,其出欄成本就在9元/斤以上,而出欄日期剛好在9-11月,如今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刷新今年的*低點,跌至15.4元/公斤,后期雖有反彈,但幅度不會打。凡是補欄千元仔豬想“賭一把”的養殖戶,結果無一不是損失慘重。荊門市沙洋縣五里鋪鎮的陳師傅養豬有十多年了,看著生豬的價格漲漲跌跌,前段時間行情特別好,豬肉的價格一路飄紅,有得地方甚至達到了17塊錢一斤,相應的生豬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豬肉漲價豬仔俏,問個路小豬被搶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豬仔成了搶手貨,花了幾個月養大了都準備賣了,價格卻跌近兩塊了。陳師傅說,近期漲跌,像他這樣自繁自養還有錢賺,如果是在外面抓豬仔就沒有利潤了。
??明年形勢豬肉需求有望增加,供需博弈將加劇
??其實業內認為,豬價的連續下跌,主要還是供應端充足所致。中秋以來,豬價未能如期上漲反而下跌,導致養殖戶著急出欄,而且豬價越跌養殖戶出欄傾向越大,體重也有所增加,導致供應大于需求,豬價持續下跌。今年下半年生豬出欄量增加,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依然處在緩慢回升周期中,尤其是能繁母豬這一個根源性因素恢復進程不快,根據農業部*新公布的生豬和母豬存欄變化情況,9月生豬存欄比8月繼續環比增加0.1%,能繁母豬存欄比8月繼續減少0.5%,且兩者均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減少。10月上半月的跌勢還導致部分散戶出現了淘汰母豬的現象。近期豬價的大跌是階段性供應所導致,四季度生豬供應依舊處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基本面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形成,此為利好,只不過隨著這一年以來產能的恢復和進口豬肉的大量入港,導致供應缺口較上半年有所下降,供應端強勁的支撐態勢有所下降。不過,明年豬肉消費量或有所增加,經濟復蘇在望,集團消費有所增加。而且雞肉供應處于下降態勢,豬肉的替代效用有望增強。預計到明年下半年國內生豬供應量不會出現大幅增加,但是豬肉價格預期也會下跌,在生豬供求緊平衡的態勢下,供應端和需求端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虎視眈眈 美國緊盯中國市場,希冀分一杯羹
??美國農業部預計美國豬肉出口量在秋冬兩季將有所增長,而且美國豬肉對華出口量對整個市場起到了支撐作用,今年7月美國出口到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量增長了75%,但出口至墨西哥以及日本的豬肉量卻在降低。目前,國內肉類進口口岸數量不斷增加,由于企業對其良好的需求,很有可能今年四季度美國出口的中國的豬肉量依舊保持高位,那么其對國內豬價沖擊力也會增加。雖然進口豬肉量相對于國內全年肉類產量而言比例很小,主要用于加工成罐頭和香腸等肉制品,而市民平時以購買生鮮豬肉為主,兩者幾乎不會互相影響。但是,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情況來看,國內生豬產能劇烈波動與“進口豬”數量明顯相關。進口豬肉的作用就是保證供給和平抑物價,但是如果繼續有大量的美國豬肉進入中國市場,其沖擊也會十分明顯,持續到港以及美國肉類大幅下跌的利空消息不斷發酵,給市場以及養殖戶心里造成了恐慌情緒,導致市場看空預期增加。
??專家聲音呼吁調查“聯合壓價”行為
??不管是生豬出欄增加還是進口豬肉增加導致的下跌,其*終都會傳遞至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肉-豬”價差卻在這4個月內節節攀升,并在國慶前后創出歷史*高,突破12元/公斤。豬肉平均價格4個多月下跌12.99%,而豬價下跌27.3%。豬價和肉價跌幅相差一倍以上,如此懸殊真是亙古未見。這相差了近15%的空間意味著什么:相差的這2.6元/公斤意味著通過聯合壓價從每頭豬上產生了300元以上的利益。養豬戶每頭豬蒸發了300元以上,但終端消費者卻并未受益吃到便宜豬肉,而是被中間的屠宰企業和貿易商竊取。中秋國慶以來持續一個月的豬價暴跌和“逢節必跌”很大原因是屠宰企業聯合壓價,這種現象在近幾年已經出現過多次。其利用養豬人數量龐大卻一盤散沙、微信社群和朋友圈病毒式傳播,以及追漲殺跌*易恐慌的心理,屢屢得手。而且由于各大屠宰企業均可從中獲得巨大利益,所以很容易形成默契,而很難留下“聯合操縱市場”的證據,因此,政府部門也很難對這種不利于市場競爭的行為采取法律措施。幾千萬養豬人的利益被個別屠宰企業聯合玩弄于股掌之上,若按年出欄7億頭豬計算,4個多月來就有至少2億頭豬出欄,但因被操縱而扭曲了的價格傳遞導致從全體養豬人中竊取了數百億元!我們呼吁政府有關部門對部分屠宰企業進行調查,“聯合壓價、操縱市場”的行為是在破壞生豬市場三十多年來才形成的完全自由、充分競爭的良性競爭的環境,是對整個豬業生態鏈的野蠻破壞!長此下去,將影響到整個中國豬業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穩中求勝
??其實,不是市場帶著我們走,而是我們影響了市場的變化。不管是生豬養殖戶,還是豬肉經銷商,不要因為市場利好了,想著在里面多賺一些錢而喪失理性,后期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有更多,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養殖或者銷售,穩中求勝,這樣對各個領域,都是有促進作用的,收入才會更穩定一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