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截至2月15日,今年以來,全國共有16個省份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6日發布消息,介紹了“什么是H7N9”以及“如何預防感染H7N9”。
??什么是H7N9?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H7N9為乙類傳染病,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死率較高。據現有研究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其病毒的病原學特征、傳播途徑和傳播模式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攜帶病毒的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仍可能是H7N9病毒的主要傳染來源。
??當前我國城鄉活禽市場交易普遍存在,家禽散養現象在短期內難以消除。禽類攜帶病毒情況仍未消除。鑒于此,預計未來仍會出現H7N9病例,疫情仍主要呈散發狀態,也會出現少量的聚集性發病。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感染H7N9?
??據介紹,預防H7N9,*重要的是減少暴露、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接觸禽畜;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時要充分煮熟,并注意生熟分開;盡量避免接觸野生禽鳥或進入野禽棲息地;在農家樂游玩時注意遠離禽類屠宰現場;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氣污濁的場所,特別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場;合理飲食起居,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適時加減衣服;多參加戶外體育活動。
??與禽接觸密切的人群如何預防H7N9?
??目前已有證據提示,接觸活禽和活禽市場是感染H7N9的重要危險因素。經呼吸道或直接接觸攜帶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下列途徑感染: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飛沫或飛沫核;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類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間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環境。
??與禽接觸密切的人群,比如禽類愛好者、禽類從業人員、禽類加工人員應如何預防H7N9呢?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此進行了介紹。
??1、禽類愛好者應如何預防H7N9?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禽體抗病力;注意籠舍的衛生清潔;保證籠舍的通風;鴿舍、鳥籠要特別注意衛生,注重日常消毒。
??家中飼養雀鳥,應避免它們與野禽接觸。一旦接觸后,要及時給鳥籠消毒,必要時還要到動物防疫部門進行防疫。
??在養鳥或者觀鳥時要盡可能避免接觸禽類以及其糞便,處理它們的糞便時應戴上手套;接觸它們或它們的糞便后,必須用皂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觀鳥過程中不撿死鳥,不吃野生禽鳥。
??2、禽類從業人員應如何預防H7N9?
??在進行接觸禽類的工作活動過程中,應穿著防護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與禽類的直接接觸。
??清潔禽舍時,要嚴格執行清潔和消毒程序;清潔完畢后,要及時徹底的洗手和消毒;當身體接觸禽類污物時,也要徹底的清洗。
??當發現病死禽時,并及時通知當地動物檢疫部門處理。
??當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時,應戴上口罩,并盡快到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之醫生自身職業和發病前的活動史。
??保持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
??3、禽類加工人員如何預防H7N9?
??經常清潔和消毒用于家禽準備的所有工作臺、設備和器具,經常洗手。
??處理禽肉時要做到生熟分開。特別是一些器皿,容器也應注意生熟分開。
??確保將食品烹調到適當的溫度,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以上可滅活,完全熟透的家禽/豬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在較低溫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當手部有破損處理肉類時,建議佩戴手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