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還在煩惱地鐵上有人吃“重口味”食物、看視頻不戴耳機外放聲音?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對乘客在地鐵內的17類行為進行規范(詳見本報10月29日A1版報道)。
??乘客不得攜帶有嚴重異味、刺激性氣味的物品進站乘車,不得在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不得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新規中這些約束內容引發熱議。據了解,對拒不遵守規定的,運營單位有權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應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不文明乘客或登“黑名單”。
??那么,對于這些不文明乘車行為,廣州地鐵現有的規定是怎樣的?接下來如何跟進落實交通運輸部新規?市民對此的態度如何?
??1、現狀:禁“重口味”食品,未規定不準功放
??記者查閱現行《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發現,其中不少規定與交通運輸部即將實行的新規相似,如“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禁止乞討、賣藝、撿拾垃圾”“禁止吸煙、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禁止亂刻、亂寫、亂畫、亂張貼、懸掛物品”“禁止使用滑板和溜冰鞋”“禁止躺臥、踩踏坐席”等。
??也就是說,廣州地鐵車廂內可以飲食,但不可進食有刺激性氣味食品,如韭菜味的餃子、榴蓮、方便面等。不過,目前對于這些行為,只是口頭勸說,并無具體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地鐵尚未明確規定不準大聲外放音樂。
??今年7月,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征求意見稿)》,則明確提出“禁止使用滑板和溜冰鞋、大聲喧嘩或者彈奏樂器、外放音樂等”。記者了解到,該乘客守則征求意見階段已結束,正待公布正式版本。
??2、跟進:乘客守則正修訂,
??將落實交通部新規
??記者梳理發現,此前北京、昆明、蘭州等地已出臺地方性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確禁止在地鐵上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違反規定將納入“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不文明乘車行為”,或者進行相應處罰。
??交通運輸部新規將于明年4月1日起施行,廣州接下來如何跟進落實?
??對此,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版《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坐守則》仍在修訂中,會根據交通運輸部的部署做進一步的配套跟進。
??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新的乘客守則,暫未接到相關通知。目前廣州地鐵的做法是,如遇到車廂內進食、外放聲音等嚴重影響車廂環境的情況,站內工作人員會善意勸阻。
??3、觀察:早高峰車廂中不乏網絡視頻音樂聲
??10月30日,記者在上午8時至10時期間,走訪了廣州地鐵三號線、五號線部分地鐵站,觀察乘客是否有在列車上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或進食的情況。
??早高峰期間,車廂內可謂人山人海,乘客們連手都很難伸出來。即便如此,還是能在車廂內聽到音量不小的外放音樂。“我把你畫成花,未開的一朵花……”一些乘客即使在人擠人的情況下,也要“創造條件”刷短視頻,且不戴耳機,一會兒是音樂聲,一會兒是笑聲。還有一名乘客外放英語聽力,跟讀出聲。
??9時至10時左右,車廂沒有那么擁擠了。記者觀察發現,多數乘客在用手機刷短視頻、看劇時都戴上了耳機。不過,一些乘客打電話時音量頗大。
??乘客在地鐵進食的情況則較少。記者只觀察到部分乘客攜帶包子、豆漿等早餐,有乘客會在車廂內喝奶茶,很少有味道較大的食物出現在地鐵上。
??4、態度:有了新規,制止不文明行為理直氣壯
??對于即將實施的新規,廣州市民的態度如何?
??記者在地鐵站內隨機采訪了數十名乘客。對于在列車內約束電子設備外放聲音、進食等,乘客們均表示理解與贊同。
??“禁止外放聲音當然好啊。每天上班都得在地鐵上被迫聽重復的網絡歌曲,且很大聲,還是會影響心情。”有乘客說,下班期間,他還曾遇到有人在地鐵車廂內外放恐怖電影的,“看劇看電影都要外放的,不理解”。
??游戲背景音也是受訪乘客遇到較多的車廂內噪音,“有人打游戲,打著打著還開始罵人”。也有乘客表示,一些人講電話時特別大聲,特別是情緒激動時,也屬于一種“噪音”。
??受訪乘客均表示,希望新規盡快落地,“以前聽到外放聲只能默默走遠點,現在出了新規就有理由制止了。”不少人也認為,要從自身做起,“我有時坐車很無聊看視頻,但沒帶耳機,就會調至靜音只看字幕”。
??一些受訪乘客提出,乘客的素質很重要,有時在車廂內看到小孩聽兒歌,很大聲且單曲循環,坐在對面會覺得很吵。“家長應該制止小朋友在地鐵上吵吵鬧鬧。”
??關于禁止在車廂內進食,多數乘客們持贊同態度。有乘客認為,類似榴蓮、大蒜、韭菜等食物應該不被允許帶上車廂。有乘客遇到過在很擠的情況下,有人帶麻辣燙和燒烤進站,“雖然不吃,但還是會擔心被打翻弄到身上”。“別帶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就行。”也有乘客認為,帶食物搭地鐵,只要包裝好,味道不重也可以接受。
??此外,對地鐵上其他不文明行為,乘客們表示也需要關注。“有些人靠在手扶桿上,別人都不能扶了。”還有乘客抱怨一些人只顧看著手機,甚至趕著下車時,邊喊“麻煩讓一讓”邊往前走,卻依然看著手機不看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