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轉基因食品逼近,到底是否安全?記者走訪泉州市場,發現很多種食品未標明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
“轉”與“非轉” 欲說還休
食用油原料為轉基因的標注,大都非常“低調”。
核心提示
盡管部分市民對于“轉基因”一詞早有耳聞,但許多人對于食品中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卻不甚清楚。轉基因食品離我們的生活到底多遠呢?昨日,記者走訪中心市區幾家大型商超發現,我們的身邊已有不少轉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豆奶、豆瓣醬、醬油……那么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又該如何辨別呢?有市民呼吁,應強制標明是否為轉基因食品,讓群眾明明白白消費。
□本報記者 王麗虹 陳靈 實習生 林書修 吳偉舵 文/圖
市場 “轉”與“非轉”混搭賣
“轉基因”藏身小字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中心市區豐澤街新華都超市食用油品區,發現食用油品種豐富,價格也相差不少。仔細查看食用油的標注,很容易發現部分油品在商品包裝的顯眼位置上注明“本產品為非轉基因產品”等字樣,而一些包含“轉基因”成分的調和油等油品在標注或配料表里只用小字說明“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
在泉秀街百匯超市,記者發現,純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稻米油在顯眼位置標注“非轉基因”,而部分調和油和大豆油等則在標注里用小字寫著“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
多數醬油難以判斷
再來看看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的醬油。在寶洲街樂購超市,記者粗略統計,約有17種醬油品牌,只有5種明顯標注“非轉基因”,1種標注“轉基因”,其他的只在原料表里寫“精選黃豆”、“脫脂大豆”等,無法看出是否含轉基因原料。黃豆醬、豆瓣醬等情況相似,甚至同一種品牌的不同醬種,有的標注,有的則含糊處理。在江濱北路沃爾瑪超市,某款千島醬上的配料上只是注明“大豆油”,而與之相隔不遠的一款豆瓣醬在配料表上清楚地注明了“非轉基因大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