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9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CPI同比上漲2.8%,漲幅與上月持平,連續第6個月處于“2時代”;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
??CPI增速維持在2%以上,*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于豬肉價格的上漲,由于豬肉供應偏緊,價格環比上漲23.1%,同比上漲46.7%,漲幅均比上月擴大超過10個百分點。
??根據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預期目標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在3%左右。
??豬肉供應偏緊推高豬肉價格
??CPI各分項中,食品是影響CPI上漲的主要部分,8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0%,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93個百分點。
??在食品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豬肉,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6.7%,漲幅比上月擴大19.7個百分點。另外,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4.0%,漲幅回落15.1個百分點;牛肉、羊肉和雞肉價格同比漲幅在11.6%-12.5%之間。上述五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1.6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統計師沈赟表示,豬肉供應偏緊是導致8月豬肉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運行調控處處長趙卓表示,此輪豬價上漲是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疊加的結果。復盤此輪豬價上漲趨勢,自2018年5月豬價跌至周期低點后開始新一輪上漲,之后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下降明顯,豬價短暫調整后持續較快上漲。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國的生豬存欄量達到了一個歷史低點,生豬的供應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生豬的價格上漲,而豬肉作為中國居民*主要的一個食物來源,其價格提升抬高了整個中國食品價格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商務部*新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格漲幅比前一周回落。9月10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上周(9月2日至8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9%。其中,肉類批發價格漲幅放緩,豬肉、牛肉、羊肉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35.11元、63.18元和61.43元,分別上漲1.5%、1.8%和1.7%,漲幅比前一周分別回落7.4、0.6和0.2個百分點。
??鮮菜價格18個月來首降
??值得關注的是,8月鮮菜價格出現了同比連續上漲18個月后的首次轉降。
??昆侖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食品價格上漲,主要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受到疫情影響,產能受抑制,豬肉供不應求,對食品類CPI構成主要支撐;二是由此引發的消費替代效應,在豬肉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中秋節臨近,對雞鴨、牛羊肉等的替代需求明顯提升。“好在時令瓜果大量上市,鮮果價格非常便宜,鮮菜價格也為連續上漲18個月后首次轉降,不失為節假日食品消費的一個重要選擇。”
??8月份,鮮果價格上漲24%,漲幅回落了15.1個百分點,原因何在?朱丹蓬解釋稱,供需的杠桿發生了變化,鮮果價格自然有所變化。中國水果市場已經進入消費的爆發期,在消費爆發期持續接近兩年的時候,外國以及中國的運營商,對整個中國鮮果市場的關注度和投入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當市場達到一定節點之時,供需平衡有所變化,鮮果價格也就自然下滑了。
??聯訊證券研究院院長李奇霖表示,8月以來蔬菜價格有所回落,豬肉價格繼續上漲,預計9月CPI同比在2.9%左右。從仔豬價格看,豬肉價格壓力并未充分釋放,加之去年四季度豬肉價格是2010年以來同期*低的,有明顯低基數,今年四季度CPI同比單月破3%是大概率事件。不過,由于主要是豬肉供給短缺引起的,總需求并不支持CPI同比持續高位,通脹風險整體可控。
??■ 分析
??豬肉上漲,物價會整體漲嗎?
??未來通脹水平總體可控,大家不用擔心
??近期豬肉價格上漲,伴隨的是部分消費者對整體物價上漲的擔憂。多位專家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豬肉價格上漲很難引起整體物價上漲。不用擔心通脹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豬周期上揚再加上包括疫情在內的突發因素都會導致豬肉價格上漲,但是豬肉本身的單一因素是很難引起整體物價上漲的,特別是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宏觀環境下,不可能出現整體物價的上漲。“所以現在我們面臨的豬肉問題就是豬肉問題,與通貨膨脹問題沒有關聯,大家不用擔心通貨膨脹的問題。”
??昆侖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觀點相似,“豬肉價格上漲,充其量只對關聯產品價格產生影響,對于整體物價來講,影響是較為有限的。”
??“隨著各級政府采取多種措施保障豬肉生產與供應,其他可替代肉類供應增加,未來通脹水平總體可控。但影響物價的關鍵因素豬肉和油價需要密切關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提醒,特別是在降準、降息等政策影響下,要防止投機資金炒作,出現類似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等推高商品價格、擾亂市場秩序的現象,形成通脹壓力。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也認為,近期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相應政策,旨在促進生豬的生產與豬肉的保供穩價,在政策利好下,豬肉價格將會逐漸回歸到正常水平。
??哪些措施可以幫助穩定價格?
??多部門出臺措施保供應、復產能;多地調控
??8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
??為控制豬肉漲價,近期,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多部門及銀保監會等監管機構陸續發布了與生豬產業相關的優惠政策,內容涉及金融支持、養殖補貼、運輸支持、用地支持等多個方面。
??例如,9月9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工作的通知》,補助助力企業新建、改擴建規模豬場引人關注。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商務部將密切跟蹤市場動態,會同相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供應。同時,指導產銷區建立穩定的購銷協作關系,促進區域間產銷銜接,暢通肉類供應渠道。此外還將按照市場化的原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進口。
??銀保監會近期也發布了相關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生豬產業的支持。對符合授信條件但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種豬場(地方豬保種場)、生豬規模養殖場和屠宰加工企業,要做好相關金融服務,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值得關注的是,各地也紛紛推出穩定生產、保障豬肉市場供應的一系列措施,采取限價、補貼、投放儲備凍豬肉等多種方式,控制豬肉價格上漲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
??“要真正讓生豬或豬肉價格趨于平穩,我覺得還需要等待產能方面進一步恢復。”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凌云說,供應逐漸恢復,豬肉價格才會逐漸回歸正常軌道。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信息處處長辛國昌表示,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豬肉消費下降、進口增加等因素,今年肉類供應是有保障的。
??PPI兩個月同比下降
??8月份已經是PPI第二個月出現同比下降,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PPI主要受生產資料拖累,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3%,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
??主要行業中,降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9.1%,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5.9%,擴大0.8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4.6%,擴大0.6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1%,擴大2.7個百分點。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PPI同比降幅擴大,不意味著存在通縮風險。從環比看,P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8月PPI環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擴大,這種組合不同于傳統通縮風險。經過市場自發去產能與行政去產能,供給曲線變得陡峭,政治局會議提出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穩增長政策已經加碼,經濟有望企穩。
??同時,從**指標走勢來看,未來數月PPI同比增速可能低位震蕩,再結合大宗商品價格的基數分布,三季度可能是PPI同比增速的底部區域,四季度再度向上。
??李奇霖認為,由于終端需求低迷,加之高基數,預計9月PPI同比進一步下跌至-1.2%左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