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由于國內生豬產能迅速恢復,尤其是9月份頭部集團豬場出欄壓力較大,出欄積*性較高,導致市場整體豬源略顯充裕,從而進一步激化市場的看跌情緒。記者在一家超市了解,截至9月12日,豬前腿肉從年初的19元/公斤降到13元/公斤,降幅接近40%,五花肉由50元/公斤下降到27元/公斤,降幅為50%。
除了在上述超市詢價外,記者也走訪多家肉類批發市場了解到,相較于往年的豬肉價格,今年年初至今,豬肉價格一直在下跌,部分地區跌幅甚至達60%。受悲觀預期影響,生豬期貨價格今日臨近午盤時迅速下探,午后創下紀錄新低152 0173 3840元/噸,*終報收于14575元/噸,跌幅達到2.87%。自3月2日以來,其已經累計下跌達47.96%。
豬肉價格屢創新低
今年年初至今,國內產能恢復勢頭十分迅猛。據農業農村部表示,7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分別恢復到2017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實現恢復目標。此外,受豬價快速下跌影響,養殖戶及集團豬場出欄積*性較高,導致市場整體豬源略顯充裕,激化了市場的看跌情緒。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稱,地方性收儲已經陸續啟動,但第二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尚未展開。目前內蒙古、湖北、湖南、海南、廣東、山西等17個省開始收儲,但市場的可流通的凍肉供應依然較為充裕,對生豬價格的穩定作用收效甚微。
據統計顯示,9月13日全國外三元豬均價為12.96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19元/公斤,較上周同期豬價下跌0.96元/公斤。黑龍江、內蒙古、云南、新疆豬價跌破12元,豬糧比再度跌至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伴隨著現貨豬價大幅下跌,外三元豬均價跌破13元/公斤。
“當非洲豬瘟引發重新洗牌,生豬價格*高達到了驚人的42元/公斤,價格高位之時,普通小豬搖身一變為金豬。面對如此高的利潤,各級大小資本紛紛沖入養豬市場。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股價反應的是對于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而豬價是自身所不能左右的。”金豬數據首席研究員黃建霖告訴記者。
黃建霖表示,當時的頭部上市公司,想方設法擴張產能、提高未來出欄量便是提高股價的*優解,因此,各家公司紛紛大刀闊斧的擴建。從國家統計局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我國畜牧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580%,為歷年同比之*,從上市公司來看,牧原2020年全年資本開支460.7億元,為2019年資本開支的351%;新希望2020年資本開支大概為300億元,為2019年資本開支的320%;其他公司也不甘落后,唐人神、天康等企業紛紛拋出未來千萬頭出欄計劃。
正當頭部企業大舉擴張之際,行業低估了產能恢復的速度和幅度,集團場、家庭農場甚至散養戶存欄相較往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再加上外界進入的養殖力量,生豬存欄以****的速度增長,今年來豬價雪崩式下滑便是產能恢復超預期的表現,但對于大體量的企業而言,發展腳步并不能立刻停下來,現階段只能將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出改動,以增效降本作為指引,停止大幅度對外擴張、精簡人員、優化生產結構,以更低的成本來扛過行業寒冬。
黃建霖表示,去年大舉擴張賺取了利潤,今年也得承受低豬價帶來的虧損。對于想要在行業中長期存在的企業而言,降低成本扛過行業寒冬是現在的**目標,同時,大家也應該會從此次豬價的瀑布式下跌中得到一個教訓:在自己做一件事情之前,也得想想別人能不能做到。提前做好周期預判,靈活調整生產結構相對于盲目擴張而言更有意義。
由于2021年上半年我國生豬產能恢復已超預期,并為后市埋下超產危機。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上半年的市場超跌主因是年初市場對產能恢復低估下采取諸多投機性操作(二次育肥以及肥豬壓欄)迫使頭均豬肉供應增加,那么下半年包括明年上半年的市場將承受來自生豬過剩的壓力,市場豬多的利空因素持續加強。
市場參與者呈現群體分化特征,但產能去化、結構調整大方向不變,母豬、仔豬市價持續回落。對此,金豬數據研究總監劉陽表示,價格一定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在高利潤誘惑以及對今年的樂觀預期下,大部分養殖主體都在2020年盡可能擴大自己規模。
從跟蹤的母豬疫苗數據來看,母豬產能一直持續增長,直到今年5月達到峰值。雖然說,今年不同時間段局部省份因豬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從飼料銷量數據來看全國整體下滑并不明顯,因此,受損前的基數遠超預期,此時的供應依然充沛。另外,從需求端來看,近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均消費能力及餐飲消費整體下滑明顯,豬肉消費相比2017年仍存15%-20%的缺口,但供應量已超過2017年水平。在供大于求格局未改的情況下,豬價不斷下滑。
短期內豬市需求難以改善
伴隨著現貨價格加速下跌后開始試探前期現貨價格低點,從供給角度看,生豬供給已經走出傳統“斷檔期”影響,預計9月份出欄量環比將明顯增加。同時,近期凍品庫容率快速下降,凍品集中出庫也加大了價格下行壓力。那么,豬價的底部在哪里?
從需求角度看,隨著豬肉價格下跌,豬肉消費已經復蘇,全國屠宰企業開工率及主要市場白條批發量已經處于較高水平,消費對毛豬價格有一定托底作用。整體看,現貨價格持續下跌的核心矛盾在供給端,豬肉消費的邊際增加效應小于豬肉供給的邊際增加,推動肉價持續下移。
對此,布瑞克研發總監林國發表示,金九即將過半,價格卻快速下行。在供給平穩的年份,節日消費能夠不同程度地刺激價格上行,但在供給上漲的局面下,如果產生集中出欄的養殖決策,反而可能導致節前價格不漲反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節日需求恐弱于往年。豬價趨勢上的翻盤還是需要整體產能的去化。
林國發表示,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歷史高豬價,豐厚養殖利潤,促使行業加快恢復產能;2020年2-3季度豐厚利潤慣性思維,養殖戶及企業普遍認為2021年2-3季度豬價仍將維持高位,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全國性寒潮導致仔豬死亡率偏高、生豬疫情多發,一些自媒體過度解讀,強化了市場對豬價看漲氛圍,養殖戶及企業大量壓欄,且壓欄體重大,大比例和超大體重壓欄成為2季度至今豬價暴跌主要因素。截至當前仍有部分養殖戶認為后期豬價仍會上漲,惜售不賣,生豬體重顯著高于正常體重,增加豬肉供應。
與此同時,生豬價格持續創新低,這對相關頭部上市公司業績有什么影響?對此,金豬數據研究總監劉陽表示,**價格持續下行跌破了大多數養殖企業的成本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因為快速擴產能高價位購買母豬,因生物安全增大投資的情況,養殖成本升高而價格下跌,對于頭部乃至整個行業的公司都是一場大考。
其次,目前能看到頭部企業正在積*調整,看誰能夠做的更好,修煉內功,把養殖成本降下來,生物安全和生產水平提上去,是渡過寒冬的技術保障。同時可以關注相關公司資金情況,把控投資節奏保證現金流健康是生存的根本。另外,這次行情史無前例的巨大轉折,歸根結底是供需關系出現了失衡,對整個行業來說都需要反思。
前年和去年公司雄心勃勃,許多公司都豪情壯志地制定上億或者千萬出欄目標。然而實際情況卻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理想的發展,需要企業行業自律,也需要監管機構適度引導。此外,從目前母豬產能淘汰情況來看,主要仍是以淘汰低效母豬為主,而后備比例仍超正常水平,因此現階段還處于產能優化期而非真正的產能去化期。
劉陽表示,產能去化一般分為三個階段,低效母豬產能去化,正常二元母豬去化,*終為懷孕母豬直接宰殺。而今仍在**階段,難言豬價是否見底。另外,去年大部分的產能擴張以高價母豬為主,且入局者資金實力相較雄厚。若非豬價長期在深度虧損線盤整,加速產能去化,即使到了豬價底部,仍會橫盤較長時間,而非以往周期的V型反彈。
生豬期貨來看,近月合約與豬價走勢幾乎趨同,因此在豬價無有效反彈時,期貨亦不斷探底。受國家政策的引導及能繁母豬數量近期下滑的影響下,遠月合約近期受利好預期的影響表現堅挺。然而,雖然近期產能略有下滑,但產能釋放的急剎車仍會帶來較大慣性,若無再次全國大面積爆發豬病的影響,明年3季度前較難給出反彈預期,需關注是否有意外驅動的發生。
對于后期走勢,林國發表示,豬價下跌大周期一般都是2年甚至更長,如此高的豬價,養殖環節積累大量盈利,今年2季度至今虧損,主要都是壓欄導致虧損,正常自繁自養的除了階段性虧損,大部分時間都是盈利,從產業周期角度,目前下跌時間還未結束。從價格角度目前還未跌到足夠低點,中秋影響已經消化,各家都在想辦法壓低成本。豬價大趨勢仍是看空,抄底不如耐心等市場反抽做空,如果不反抽就暫不參與交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