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畜牧業工作會上,各地傳來生豬生產止跌回升、價格環比下降、供給增加的好消息。同時,各地也在加快落實相關政策措施,抓緊恢復生豬產能,保障豬肉供應。
??“一手抓非洲豬瘟防控,一手抓生豬穩產保供。目前,全省已連續14個月無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從9月份起,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連續兩個月實現雙回升,截至11月24日,已外調活豬及產品152 0173 3840萬頭。”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表示。
??“前三季度,全省生豬出欄3582萬頭、存欄2930萬頭,能繁母豬存欄265.8萬頭,10月份能繁母豬數量、豬飼料產量較9月份分別增長1.7%、1.2%,整體呈現止跌回升勢頭。”四川省副省長堯斯丹表示。
??“截至11月23日,全省凈外調生豬達964萬頭,比2018年全年總數還多343萬頭;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五周環比增長,活豬價格較峰值下降20%。”湖北省副省長萬勇表示。
??“近期生豬復產和保供呈現向好勢頭。10月,全省5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能繁母豬存欄比7月份增加7.34%;‘菜籃子’生豬基地種豬補欄數比7月增加4.28倍。”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表示。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今年11月第4周,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0.95元,環比跌3.5%。生豬生產恢復加快、價格環比下降背后,是國家和各地穩產保供各項政策的強力推進和落實。
??抓大不放小增產擴能
??“公司嚴格執行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制定了易操作可評估的生物安全操作手冊,建立了固定式、一體化、全自動洗消中心及烘干房等,有效的阻斷了非洲豬瘟疫情,形成了安全的生物防控體系。”11月29日,河南省駐馬店市長龍山農牧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長龍山農牧有限公司是河南龍鳳山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駐馬店單體*大的生豬養殖基地,目前存欄豬只已達10萬余頭,其中母豬存欄1.2萬頭,預計到2020可實現滿產。滿產后,年出欄生豬可達40萬頭。
??為了加快恢復生豬生產,河南省明確區域功能定位,推進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建設生豬產業優勢區,培育形成生豬養殖重點縣74個。引導規模以下養殖場戶進入規模、進入合作社、進入市場循環,推動小散養殖向規模養殖轉變。一方面,支持大中型養殖場發展。統籌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扶持資金,重點支持規模養殖場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到69%,全省萬頭以上豬場達到561家,5萬頭以上109家,其中牧原集團年出欄生豬1100萬頭,目前市值已突破2000億元。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加大對養殖大戶、家庭牧場、合作社、龍頭企業支持力度,探索牧場托管、“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等模式,形成主體多元、協調互補的新型經營體系。全省發展養殖大戶16753家,養殖專業合作社7514家。
??異曲同工,四川省也在著力產業轉型升級,增產擴能穩產保供。一方面抓農戶養豬,探索成立養豬農民合作社,推行“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發展模式,由企業提供仔豬、飼料、技術、保險、收購價“五統一”服務,降低農戶養殖風險,推動生豬快速增產。眉山市通過這一模式新增農戶生豬代養場170個、補欄生豬10.2萬頭。一方面抓龍頭企業,出臺金融支持穩定生豬生產八條措施,落實貸款貼息資金2213.93萬元,支持生豬養殖企業購買飼料和母豬、仔豬;舉行生豬規模養殖場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引導大型養殖企業建設標準化規模養豬場。全省開工建設養豬場項目435個,投資152億元,預計新增生豬產能近900萬頭;與新希望集團簽訂1200萬頭生豬產業化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動實施。
??以防“非典”的力度防控非洲豬瘟
??以防“非典”的力度防非洲豬瘟。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堅持防控與穩產兩手抓,“戰時”與平時、應急與謀遠相結合,著力建立長效機制,今年8月出臺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意見》,為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織牢安全網。
??國家出臺穩定生豬生產系列政策措施后,湖北省配套出臺17條具體政策,省級財政年度安排畜牧業發展資金15億元,實現了疫情總體可控、生產企穩回升。借鑒防“非典”的思路和舉措,建立非洲豬瘟疫情日報告,生豬生產周快報、月專報,以及常態化巡查暗訪制度,提高監測的密度、防控的廣度、督辦的力度。打好全產業鏈整體戰。全面落實生豬屠宰場“兩項制度”,開展嚴禁餐廚剩余物喂豬地方立法,從飼料、獸藥到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環節,全鏈條嚴防嚴控。形成“一封住、七管住”有效措施。封住疫點,管住受威脅區、生豬運輸、泔水喂豬、車輛消毒、人員消毒、疫區飼料外運、豬肉調運,去年以來,有效處置了省內8起疫情,已連續78天無疫情。同時,湖北加強獸醫實驗室建設,省、市、縣三級獸醫實驗室全部具備非洲豬瘟檢測能力;生豬產地檢疫受檢率達到****,清理關停屠宰場點339個,搗毀私屠濫宰窩點284個,有效保障肉食品質量安全。
??從今年1月起,廣東省同中南各省(區)攜手推進分區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廣東在防控實踐中提出的“四個轉型升級”——小散養殖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型、粗放養殖向綠色科學養殖轉型、小型屠宰廠點向現代化屠宰企業轉型、調活豬向調豬肉轉型,成為中南區共同的階段性目標。
??目前,中南區建立了分區防控聯席會議、工作聯絡平臺和溝通協同機制,出臺分區防控實施方案,實施區域聯防聯控措施,構建區域防控技術體系。建立了中南區非洲豬瘟防控區域專家庫和專家委員會。華南農業大學P3實驗室成為非洲豬瘟區域實驗室,為區域防控提供技術支撐。探索建立廣東-廣西、廣東-云南“點對點”生豬省際調運全程信息化監管模式,試點運行“中南運豬通”信息系統,對“點對點”調運過程進行全程信息化監管。
??從今年11月30日起,推進區內調活豬向調豬肉轉型。試點禁止非中南區的活豬調入區內(種豬、仔豬,以及符合“點對點”調運條件的生豬除外);從明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區)之間禁止活豬跨省調運。為保障政策順利實施,廣東及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區)實行了動物和動物產品指定通道制度。
??發展替代產業增加供給
??當前我國豬肉替代品生產增勢明顯。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累計肉雞出欄同比增長15.5%,產能達到歷史高點;10月份,雞蛋產量同比增長6.1%,連續6個月環比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達到458萬噸和330萬噸,分別增長3.2%和2.3%。我國肉類總體供應有保障。
??消費者選擇購買牛羊肉、禽肉代替部分豬肉,各地批發市場在保障豬肉供應的同時,加大了其他肉類的供應比例。為應對今年豬肉供給偏緊的情況,不少地方多措并舉加大發展家禽、肉牛、肉羊以及水產品的生產力度。
??如四川推動甘孜、阿壩藏區加快牦牛出欄,預計同比增長10%;多渠道增加肉類進口,今年1至10月累計進口1721.8噸,同比增長1.1倍。針對中秋、國慶等消費高峰,制定豬肉保供應急預案,適時投放儲備凍肉,穩定市場價格,保障低收入群體、在校大學生等人群需求。引導養殖企業讓利于民,做到生豬適時屠宰、豬肉及時供應,四季度將約有1000萬頭生豬出欄,保障明年春節、元旦供應。出臺川牛羊(禽兔)、川魚產業推進方案,積*鼓勵發展禽兔等生長周期短、出欄快的畜種,全省新(改)擴建牛羊禽兔標準化養殖場400個,建成特色水產基地100個,新增稻漁綜合種養20萬畝,預計全省禽肉產量增加15%,禽蛋產量增加8%。
??福建廈門、浙江杭州等地近期也發布了《關于促進家禽養殖業發展增加肉蛋產品供應的通知》《關于貫徹落實扶持家禽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等,將著力提升家禽養殖水平,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