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地溝油拖累康師傅 統一上半年虧超億元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
這邊廂地溝油事件令方便面市場激起千層浪,那邊廂方便面的營銷“斗法”則此起彼伏。康師傅15日雖發公告稱其旗下一款在臺灣地區生產的方便面產品受到該事件影響,撇清保全大陸產品,但也暴露出品牌授權問題。
而與康師傅送火腿腸促銷“爭斗”由來已久的統一,目前遇到業績壓力,昨日統一方面向記者表示:9月起生產的方便面已不再隨面贈送火腿腸。
專題文/圖 記者涂端玉
昨日本報記者走訪廣州越秀區某超市發現,電梯一側“黃金”產品位置堆放著康師傅數款五連包產品,其中部分有特價;在方便面專區,康師傅與統一都有十幾款產品在售,相同口味的產品也價差無幾。該賣場的康師傅系列似乎并沒有送腸產品,而統一來一桶紅燒牛肉面則標注“還送火腿腸”,該105克來一桶紅燒牛肉面售價為4.2元,康師傅152 0173 3840克超大桶紅燒牛肉面售價為4元。
一位店員告訴記者,目前方便面銷售平靜,沒有聽說臺灣產品涉問題地溝油事件,也鮮有收到方便面質量投訴。其表示,康師傅和統一各擁一批“粉絲”,消費者往往購買目標明確,促銷和加送會較大刺激銷售增長。
針對市面傳聞統一決定9月起不再隨方便面贈送火腿腸的消息,昨日統一方面回復本報證實確有此事。記者了解得知,康師傅和統一之間的送腸“斗法”由來已久。
火腿腸
占桶裝面利潤的1/3
而據市場人士估算,一根火腿腸的成本約為0.3元,約占售價的7%,桶裝面利潤為20%,火腿腸即占去1/3利潤,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利潤大幅縮水。“一般來說,一方推出新口味較受市場青睞,另一方也會火速推出;一方送火腿腸,另一方也可能不甘示弱。”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或因上半年方便面業務虧損超1億元,統一決定放棄送腸“斗法”。
記者了解得知,方便面市場仍較疲軟,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方便面市場銷售額較2012年同期僅增長2.6%,銷售量則較2012年同期下降1.3%。2014年上半年方便面市場銷售額下降1.9%,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降5.9%。
康師傅:暴露出
品牌授權或乏監管
據悉,康師傅、旺旺等臺灣知名食品廠商陸續被曝使用過強冠的劣質豬油,臺灣衛生部門勒令下架相關產品。康師傅公告強調,*近在臺灣涉及使用供貨商劣質豬油制造的康師傅品牌“精燉蔥燒排骨湯面”的產品,是由集團授權臺灣味全使用本集團的康師傅商標在臺灣制造及銷售。其表示,康師傅在大陸制造及銷售的所有方便面,并不涉及向臺灣進口該原料或成品,且全部生產過程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在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下,不存在隱患。
康師傅:
未涉及大陸產品
康師傅15日公告撇清該產品與大陸市場的關系。雖然一紙公告撇清保全了大陸產品,但康師傅此番誕出“黑天鵝”被認為是品牌授權暴露出問題。
“康師傅公告強調沒有波及大陸市場,因為這是其方便面銷售主戰場。原料供應商不同,對大陸市場傷害性應該不大,不見得會導致其下半年銷售出現重大滑坡。”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此番康師傅卷入臺灣問題地溝油暴露出其一大癥結——品牌授權使用監管缺失問題。康師傅或可逃脫生產責任,卻難逃脫監管責任。據悉,在快消行業,品牌“外包”卻監管缺位已成不少知名企業的通病,一旦飛出“黑天鵝”就容易導致旗下系列產品遭“連坐”,對品牌聲譽乃至股價都損害不小。
旺旺旗下宜蘭食品:
亦涉劣質豬油
此外,中國旺旺旗下的宜蘭食品公司,自今年3月至8月底,已使用強冠多款豬油共670多桶,制作產品包括夾心酥、卷心酥、彭派包等9種食品。目前該公司相關產品已全部下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存儲綠茶的五點注意》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