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12月6日,農業農村部《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出爐,被稱為“史上*強”的生豬生產恢復政策,全方位加大養豬扶持力度。
??網友評論說:“‘家’字在甲骨文中,就是房頂下面有一頭豬,有豬才有家。”
??也有網友高呼:“豬肉又降價了!臘肉、香腸可以開始做了!”
??2021年生豬產能恢復正常
??豬肉價格牽動各方神經。豬肉是重要的民生產品,為確保老百姓“菜籃子”供得上、供得穩,近幾個月,從部委到地方政府再到養豬企業,一場關于生豬穩產保供的攻堅戰全面打響。
??本次《方案》制定了生產恢復目標:2019年要盡快遏制生豬存欄下滑勢頭,確保年底前止跌回升,確保明年元旦春節和全國“兩會”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基本穩定;確保2020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
??對全國省市自治區依據各自特點,下任務、“劃重點”,各地要分解任務到縣(市、區、旗),確保任務落實到位。
??1、東北、黃淮海、中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安徽、河南、山東、江西、湖南、湖北、廣西)為生豬及產品調出區,要為全國穩產保供大局作出貢獻,實現穩產增產;
??2、東南沿海地區(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為主銷區,自給率要達到并保持在70%左右;
??3、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通過跨區合作建立養殖基地等方式保證掌控豬源達到消費需求的70%;
??4、西南、西北等地區(內蒙古、山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為產銷平衡區,要確保做到基本自給。
??多項重點任務利好生豬產業鏈
??豬價變化一頭連著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此次的《方案》有多項利好生豬產業鏈的重點任務。
??一、落實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督促各地抓緊落實2019年項目資金,指導養殖場戶盡快開工建設;及時下達2020年項目資金。
??二、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支持力度。指導地方對生豬養殖場戶購置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實行應補盡補。
??三、保障養殖用地。配合自然資源部門落實生豬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政策,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簡化用地程序,提高用地取得效率。
??四、幫扶中小養殖戶恢復生產。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9省(市)各選擇1-2個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地級市,推動大型生豬養殖企業與地方對接,通過“公司+農戶”、托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幫扶。
??五、加快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底,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
??六、規范生豬屠宰加工企業發展。優化主產區生豬屠宰產能布局,支持優勢屠宰產能向東北、黃淮海和中南部分省區養殖集中區域轉移,實現與養殖布局相匹配。在現有5005家生豬屠宰企業基礎上,繼續整頓清理小型屠宰場點。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創建,2020年創建100家標準化示范企業。
??業內人士表示,《方案》既是一項民生政策,也體現對生豬產業的高度重視。但進入12月,大部分地區已是冬季,晝夜溫差加大,伴隨著消費需求旺季導致的調運頻繁,必須加強局部疫情防控,復養的腳步在冬天變得“坎坷”。
??卓創資訊預計今年冬季國內復養情況仍不容樂觀,在疫苗未研制成功前,2020年國內生豬存欄或難以大幅回升,豬肉供應缺口或將持續一段時間。
??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周回落
??據農業農村部對200個批發市場監測調度,11月以來,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周回落,降幅超過20%。另據農業農村部*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據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監測,11月第4周每公斤活豬價格為32.26元,環比下降2.5%;豬肉價格為51.22元,環比跌3.4%。
??“目前,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場生豬存欄連續3個月回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場生豬存欄連續兩個月回升,恢復勢頭非常好。”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說,規模場和散養戶的生豬產量各占一半,因此擴充產能要雙管齊下。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提出,要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今明兩年農業工作的重點,抓緊制定落實穩產保供三年任務計劃,圍繞既定目標任務,分年度分地區細化生豬自給率和調出量目標,把責任分解落實到市到縣。努力確保今年年底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全部止跌回升,確保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不斷供、價格不大漲,確保明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
??【經濟時評】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
??文/喬金亮
??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頭等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端牢中國人的飯碗,碗里得有糧有菜有肉。養豬業是關乎民生的重要產業,豬肉是大多數居民*主要的肉食品,在CPI中的權重也比較大。我國是生豬生產和消費大國,生豬飼養量和消費量均占全球的一半。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三農”發展、物價穩定、群眾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保障近14億人的畜產品供應,必須立足國內生產。從國際上看,全球豬肉總貿易量約800萬噸,不到國內產量的15%。2018年及以前,我國豬肉進口總體保持增長勢頭,但*大年份也只有152 0173 3840萬噸,占國內產量的比重始終沒超過2%。從國內來看,在全部肉類消費中,豬肉占比高達62.7%。因此,要加快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與三大谷物一樣,必須確保豬肉基本自給,目標是95%以上的自給率。
??本輪生豬產能下滑,直接原因是非洲豬瘟疫情以及部分地區盲目禁養限養,但一些制約養豬業發展的長期問題更要警惕。一些地方因為養豬沒有稅收,不僅占用土地資源,還有環保壓力、防疫壓力和食品安全壓力,因而排斥養豬業。個別地方借口當地產業升級、環境保護等需要,甚至提出打造“無豬市”“無豬縣”。這些地方忘記了“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要求,“只想吃肉、不想養殖”,企圖把生豬保供給都甩給市場。
??眼下,生豬產業政策環境已進入寬松期,成為促進生產恢復和產業轉型的重大利好。各部門相繼出臺了撲殺補貼、貸款貼息、生豬保險、用地支持、規范禁養區管理、財政支持、信貸支持等舉措。不少省份也把養殖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到市到縣。從長遠計,今后要建立健全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