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國酒茅臺”商標注冊17年的大戲已至終局。8月13日,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茅臺集團)放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撤銷訴訟申請并致歉國家商評委。 8月15日,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致信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對之前訴訟事件做了說明并致歉。
??李保芳在信中代表茅臺集團向李秋喜和汾酒集團致歉,稱此事給當前國內白酒行業的良好發展局面造成一定影響,讓包括汾酒集團在內的兄弟企業產生了誤會。茅臺集團希望通過自身努力,讓這件事情帶來的影響盡早消除,也希望通過誠意,換取兄弟企業的諒解。
??媒體就此分析稱,茅臺起訴國家商評委勝算不大,因為國酒所代表的是國家,讓國家為一消費品背書將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這樣的營銷是危險的。茅臺主動撤訴旨在放低姿態,從而減少輿論的壓力。
??耐人尋味的是,針對李保芳的致歉,汾酒集團和李秋喜均未對此事進行回應。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當前,茅臺集團官網首頁仍旗幟鮮明的放著10處“國酒”標識。比如,“國酒茅臺 國之棟梁”、“國酒茅臺釀造高品位生活”、《國酒茅臺》報、國酒黨建等。
??一面李保芳高調道歉,另一面茅臺集團官網首頁多處存在用國酒標識,李保芳向汾酒道歉誠意幾何呢?
??茅臺汾酒恩怨已深 李秋喜質疑茅臺曾發出“三只箭”
??2001年開始,茅臺集團就曾先后9次對“國酒”商標提起申請,均未成功。其中,2012年7月,“國酒茅臺”商標雖然通過初審,但是在3個月公示期內,社會各界共提交了95件次異議。據了解,提出這95件次“待審”的異議申請,包括五糧液、劍南春、汾酒等酒業公司以及自然人等不同的申請主體。
??今年7月,茅臺集團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國家商評委,要求國家商評委撤銷不予注冊的復審決定。同時,茅臺集團還將當初對商標申請提出異議的汾酒、五糧液、水井坊、舍得酒業等31家機構和企業列為第三人。
??8月中旬,茅臺集團宣布放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隨后,李保芳致信李秋喜,對之前訴訟事件做了說明并致歉。
??李保芳稱,“我謹代表茅臺集團,就這件事情給您和汾酒集團帶來的困擾表達真誠的歉意”。李保芳表示,到茅臺工作三年來,與李秋喜在不同場合多次會面、友好溝通,保持了良好的企業和個人關系。也從李秋喜的交往中,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受益匪淺”的友好交往過程僅是措辭的客套,汾酒集團及其領軍人李秋喜曾三度激烈質疑茅臺集團。據報道,汾酒是**個站出來以行動阻擊茅臺集團申請國酒商標的酒企。2012年8月6日,汾酒向國家商標局遞交了商標異議申請書。申請書顯示,汾酒方面的異議請求為:請求裁定異議人的異議成立,不予核準被異議商標注冊。申請書中指出,“國酒”一詞因帶有“代表或象征國家的酒”或“在一國內*好的酒” (“中國*好的酒”)的評價性含義,準予被異議商標注冊,由被異議人永久性地獨占使用,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必將產生負面影響,也會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響。
?此外,李秋喜還曾先后公開質疑貴州茅臺“獲得152 0173 3840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茅臺酒是開國大典國宴用酒”的廣告宣傳涉嫌虛假宣傳。
??2010年6月,李秋喜指出,我國貴州等地很多知名企業聲稱自己品牌的酒曾獲得152 0173 3840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這完全是虛假宣傳。矛頭直接指向茅臺等。當時,汾酒方面也公布了眾多歷史資料證明:在152 0173 3840年舉行的世博會上,貴州公署的酒獲得的是銀獎,相當于五等獎,而且沒有品牌名稱。
??2011年9月,李秋喜在北京指出,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國**國宴的**用酒。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但此言一出,眾所周知其矛頭直指貴州茅臺虛假宣傳。據稱,貴州茅臺曾在其官網《茅臺酒為什么是中國國酒》一文中表述稱“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
??汾酒集團與茅臺集團的銷售收入不在一個數量級。數據顯示,2017年,汾酒集團營業收入164.21億元,同比增長15.22%,其中酒類收入70.76億元,同比增長41.23%。2017年,茅臺集團完成銷售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50.5%。
??茅臺集團官網首頁有10處國酒標識 國家為企業去背書好嗎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在茅臺集團官網首頁仍有10處國酒標識。5幅輪播的大圖中就包含6處“國酒茅臺”標識: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的宣傳圖中,有兩處“國酒茅臺 國之棟梁”的字樣;大圖中還有“弘揚國酒文化,創領生活夢想”、“國酒茅臺釀造高品位生活”的字樣。此外,《國酒茅臺》報、國酒黨建字樣也在首頁有所展示。
??《**財經日報》、《錢江晚報》在報道“國酒茅臺”商標注冊事件時,均分析表示,“國家不可能為一家企業去背書”。
??《**財經日報》援引多位證券及消費品研究人士觀點稱,國酒所代表的是國家,讓國家為一消費品背書將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一直以來,茅臺集團的生存環境很微妙。它在企業收入、上繳利稅上是行業大戶;在資本市場中,它是股市信心的晴雨表;然而在大眾消費品選項中,它是小眾的高端奢侈品。縱觀它的發展歷程,也總能看到企業和政府、需求和增長之間的博弈。
??《錢江晚報》分析稱,茅臺為什么要一直堅持這樣的膨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表面看是為了注冊商標和打官司,實質還是營銷。把自己和“國酒”扯在一起,對品牌是有增值效應的,但這樣的營銷是危險的,國家不可能為一家企業去背書。其實,廣告法早就禁止使用“國酒”字樣。像“*XX、***、國際級、***”這樣的文字,均在廣告法的禁止之列。這原本就是社會常識,但是企業為了逐利,難免存在僥幸心理,總想把違規的球踢進門。
??有律師指出,茅臺集團使用“國酒茅臺”宣傳其產品,屬于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據證券日報,律師鐘蘭安表示,“我們一直認為貴州茅臺使用‘國酒茅臺’違法,屬于誤導消費者的虛假宣傳,另外,還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茅臺公司涉嫌違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中重要的是行政機關的查處,但這可能比較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