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編者按
? ?2015年二季度剛剛開始,上市公司年報的發布也進入密集期。伴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已發布的年報來看,各大上市公司的業績和前景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中國經濟周刊》將帶讀者一起解讀公司年報,挖掘年報背后的商業故事,從年報看公司、看產業,看經濟、看轉型。
? ?20年來首度負增長
? ?【金融·資本】啤酒業2014年交出*差答卷
? ?一年一度的啤酒類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今年的成績單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 ?二三線啤酒企業的成績如預期般普遍不佳。
? ?例如2015年4月8日,重慶啤酒(600152 0173 3840.SH)披露的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31.69億元,同比下降6.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43.52萬元,同比下降53.74%。西藏發展(000752.SZ)、蘭州黃河(000929.SZ)等啤酒業務增長亦顯乏力。
? ?相比之下,一線龍頭企業的答卷則更是蒼白無力。
? ?華潤創業(00291.HK)、青島啤酒(600600.SH)與上一年同期相比,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燕京啤酒(000729.SZ)也遭遇首次銷量下滑,其財報顯示,燕京啤酒2014年營業收入為151.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121.05億元,同比下降11.96%;啤酒銷售量532萬千升,同比下降6.87%。
? ?在經歷了20年快速增長之后,2014年是否會成為中國啤酒企業集體進入過山車般下滑期的轉折點?
? ?圈地運動的后遺癥
? ?“對于這個結果,其實去年四季報已經有所顯現。中國的啤酒業在經過幾年跑馬圈地之后的高增長,已經回歸正常。并購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非營利性增長,但是這個增長在去年已經結束了。”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 ?回顧中國啤酒發展史,可以看出中國啤酒業從上世紀90年代之后,經過慘烈的價格戰廝殺和幾大啤酒集團收購兼并完成了行業的整合。
?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華潤雪花(華潤創業為其旗下上市公司)、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目前占據市場份額的75%,啤酒業進入寡頭競爭時代。
? ?2014年,在標的所剩無幾的情況下,百威英博還收購了吉林金士百、江蘇大富豪兩個重要區域品牌,青島啤酒收購山東大本營市場的淄博綠蘭莎等等。
?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行業內規模較大的并購有兩個基礎:其一,啤酒巨頭仍有擴張需求;其二,存有優質標的值得啤酒巨頭花費巨資購買。就啤酒巨頭來看,排名前三的三大巨頭華潤雪花、青島和百威英博,或出于布局劣勢市場,或出于擴張市場搶占行業地位,可能在2015年還會有需求,不過從并購標的來看,國內僅存的優質啤酒標的資源并不多,因此啤酒巨頭未來擴張并購與擴大產能兩種方式并存。
? ?拼搶中高端市場
? ?“一個行業增長了24年,現在出現小幅波動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沒有哪一個行業能夠持續高增長。當然,這也說明中國啤酒行業已經從高速增長的成長期過渡到成熟期。” 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
? ?何勇認為,未來啤酒業將告別拼產量的階段,其高速增長時代將不再,未來將是拼利潤、拼品質的階段,調結構會成為關鍵詞。
?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都認為無論從噸位還是到銷售額,如今啤酒都算是快消品中*大的品類,經過這么多年的快馬加鞭,現在我國啤酒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70%,完全能滿足市場需求,國內啤酒產量已經飽和。如此大的產能基數很難再現昔日高增長態勢,無論是巨頭們還是地方土豪們都要面臨結構調整這個新常態。
?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告訴記者,目前產品升級、高端化已然成為啤酒企業提升利潤水平的一致策略。內資品牌已經開始全面發力,例如華潤雪花推出臉譜、純生,青島啤酒則推出了鴻運當頭、炫舞激情、黑啤等中高端特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高端啤酒領域外資在渠道和品牌上均不具有優勢,“中資品牌若要有所作為需要注意兩點:其一,切勿過度高端化,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其二,注意品牌文化的構建和宣傳,如此才能提高消費者黏性。” 梁銘宣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 ?易拉罐或成新法寶
? ?“產能觸頂之后,以往以增加產能獲得利潤的路也越發難走。大企業從去年開始進行嘗試,目前可謂有得有失,如今外延式增長也漸漸遠去,啤酒企業開始拼內功,通過精耕區域市場來實現內涵式增長。啤酒創新不是縱向品類創新而是橫向,必須在單品上有所突破。”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 ?營銷專家方剛則認為,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水平逐步升級,啤酒消費習慣也隨之發生改變,未來瓶裝中低端啤酒會逐漸萎縮,未來易拉罐裝啤酒有望逐漸成為啤酒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
?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啤酒行業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累計生產啤酒4902.00萬千升,同比增長3.06%;2013年,全國累計生產啤酒5061.5萬千升,同比增長3.25%。而同一時期的罐裝啤酒產量則大大超越了行業增長速度,增長速度維持在15%左右。
? ?“在包裝成本上,易拉罐比瓶裝啤酒高出20%~****,但瓶裝啤酒的外瓶重量跟內裝啤酒的重量幾乎相等,由此造成的物流成本則要高出更多。”方剛告訴記者。
? ?目前,幾乎所有企業都開始押寶易拉罐裝啤酒,向“罐”進軍。
? ?公開數據顯示,青島啤酒九江公司投資9000萬元年產15萬千升的易拉罐線輸送平臺及設備基礎已安裝調試。珠江啤酒擬在梅州珠啤新增一條具備純生啤酒生產能力的3.6萬罐/小時易拉罐啤酒灌裝線。燕京啤酒在新疆首條年產10萬噸易拉罐啤酒灌裝線正式建成投產。
? ?“隨著啤酒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質高檔啤酒比重的提高,罐裝啤酒將迎來更為迅捷的發展。但是切記不要重復跟風路線,中國的啤酒產品已經到了小瓶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新時代。”方剛如是說。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侯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