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日上海等地出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許多人開始關注如何識別禽流感禽類。對此,禽類研究專家阮文科作出詳細解釋。
長期從事禽病學等研究的北京農學院副教授阮文科4月4日告訴筆者,禽流感是當今全球范圍內*為嚴重的禽類病毒性疫病之一,它在禽類中傳播很廣,對養禽業危害很大。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很廣,雞、火雞、鴨、鵝、鵪鶉等家禽以及野鴨、天鵝等野禽均可感染,但以雞、火雞、鴨、鵝*容易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野鳥類攜帶病毒*為常見。
據阮文科介紹,禽流感分為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兩類,以H9亞型為主的低致病性禽流感,患病禽類表現為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噴嚏等,死亡率很低,甚至為零。以H5或H7亞型為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禽類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飼料和飲水消耗量及產蛋量急劇下降,病禽*度沉郁,頭部和臉部水腫,冠和肉髯浮腫,嚴重者整個腹部皮膚變成紫黑色,腳鱗片出血,產蛋雞嚴重減蛋,死亡率可達100%。鴨、鵝等水禽有明顯神經和腹瀉癥狀,可出現角膜炎癥甚至失明。
阮文科說,由于禽流感病毒的毒性、數量、感染途徑、感染的禽類品種、并發感染疾病的種類等不同,潛伏期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差異,潛伏期從幾小時到數天不等,*長可達21天。懷疑有禽類患H5或H7亞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時,應盡快確診,采取嚴格的隔離封鎖和全群撲殺等綜合措施。
阮文科說,良好的飼養管理是預防禽流感的關鍵,飼養場應實行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控制人員出入,嚴格執行清潔和消毒程序,同時在飼養場和飼料飲水存放地拉防鳥網。由于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因此應避免雞和鴨、鵝等水禽混養,養雞場與水禽飼養場應相互間隔3000米以上,且不得共用同一水源。此外,還應注意做好消毒和免疫等工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