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福州積*構建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體系,采取“企業自建、政府獎補”的激勵政策,抓住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三大食品市場銷售主業態,推進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上市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等地,“菜籃子”安全如何保障,記者帶您前往了解。
“一進口一出口”
批發市場閉環管理
每天早上8點起,300多輛大車滿載成箱成袋的蔬菜陸續駛進海峽蔬菜批發市場,裝卸工人正抓緊時間卸貨。在這里,每天蔬菜的市場交易量能達到2000噸,占據福州70%蔬菜供應份額。如何確保“菜籃子”的安全?
蔬菜進場,得先驗身份、做“體檢”。蔬菜里有一批“**生”,海峽蔬菜批發市場專為其開辟“綠色通道”,**通過。這批“**生”,均產自由農業農村局把關的蔬菜生產基地,上市前需先通過檢驗,才能領到“福建省食用農產品追溯憑證”,這張憑證詳細地記錄一棵蔬菜的成長經歷,何時翻地、播種、施肥、采收等,為溯源提供真正的源頭保障。
其他農戶的蔬菜,則需從專門的“采樣通道”進場,經過貨主溯源卡登記、檢查農產品身份信息,經抽樣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到市場。
在專設的食用農產品檢測室,8臺檢測機同時運作,日均抽檢量1000余批次,比2016年翻了一倍。投入檢測人員、增加機器設備,運作效率提高的同時,檢測合格率逐年提升,目前達99.7%。
“海峽蔬菜批發市場等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自實施標準化改造后,已形成’一進口一出口‘閉環管理,一旦發現問題,監管部門可在**時間掌控問題食品流向,高效開展核查處置工作。”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溯源秤上稱一稱
農貿市場憑碼銷售
8月31日,正值買菜高峰,在五里亭中渼菜場,攤主老林嫻熟地給排骨切段、裝進袋中,再往溯源電子秤上一放,“兩斤半!票給您打好了,上頭有二維碼,掃一掃,什么信息都有!”
李小姐接過老林遞過來的排骨,拿出手機對準消費小票上的二維碼一掃,所在市場、攤位、供應商、進貨日期、產地來源、抽檢結果等信息一目了然。“這肉是從閩侯甘蔗屠宰場來的,抽檢合格!”對著屏幕信息,李小姐發出了驚嘆,“竟然這么詳細!”
自農貿市場為每位攤主配備上溯源電子秤后,老林立馬“喜新厭舊”起來,“輕便、易操作、按鍵齊全,打出的小票還能贏得顧客信賴,回頭客也更多了!”老林樂得眉開眼笑。
目前,全市已完成農貿市場“農+超”改造52家,政府累計投入獎補資金588萬元,配備追溯秤152 0173 3840臺。改造后的農貿市場全部納入食品安全追溯平臺管理,實行進場掃碼、憑碼銷售,真正實現從批發源頭到零售終端的閉環追溯管理。
自建食安云網
生鮮超市加壓“自檢”
在永輝南通生鮮物流快檢站內,檢測員正細心地對新一批的蔬菜進行抽檢,一批次抽檢16件,每天抽檢400多件。每日抽檢信息,將同步上傳至永輝超市自建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網”系統內,檢測結果與市場監管局相關平臺共享。
為保障食品安全,永輝超市分別在采購、配送、門店銷售三個環節上設檢測關卡,在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在福州建立起2個快檢站。“2016年剛開始實行‘批批檢’時,果蔬合格率95%,現在合格率已達到99%。隨著我們對檢測的重視,也能提高農戶的意識,控制農藥使用,將食品安全控制的關卡向前移動。”永輝超市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永輝“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網”已應用到福州120多家連鎖門店,全面對接市級食品安全追溯平臺,采集果蔬類品種300多種及大米、干貨類等約60種信息。
據了解,目前,市市場監管局已引導7家大型企業建設食品安全快檢室7個,給予檢測試劑獎補148.7萬元。(福州日報記者 藍瑜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