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时间:2021-12-28 来源:互联网
??廣州從化荔枝蜜火了。5月20日,在淘寶頭部網紅薇婭加持下,1.2萬瓶、6噸來自從化區省級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從化荔枝蜜售罄。
??南國初夏,正是荔枝上市的好時節。素有“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和“廣州后花園”之稱的從化是廣州地區荔枝種植面積*大的區域,種植面積約30萬畝,擁有荔枝品種近40個。由中華蜜蜂采集釀造的從化荔枝蜜更是清香濃郁、甜而不膩。
??作為從化荔枝的“另一種甜蜜”,荔枝蜜從漫山遍野的荔枝花中來,在楊朔先生《荔枝蜜》一文中成功“出圈”,如今也在直播帶貨圈“紅火”起來。
??過去,從化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不少蜂農“游牧”至此,只求“一點甜”。如今,從化荔枝蜜已經走上了規范化、產業化的軌道,直播等新業態更給蜂農帶來新的銷售渠道,為廣州鄉村的“甜蜜事業”帶來了更多甜頭,激發鄉村振興新潛能。
??萬花叢中過 釀得一點甜
??4月15日,從早上9時許到晚上9時,超58萬網民在線觀摩了從化蜂蜜的全生產過程。通過這場直播,歐陽衛東賣出了超5噸的蜂蜜。
??作為從化一家龍頭養蜂企業的董事長,歐陽衛東在從化長大。上世紀五十年代,他的父親曾代表從化生產大隊奔赴東北養蜂。那時養蜂很辛苦,“到冬天東北的溫度很低,我父親再把蜂箱拉回來,一年365天有300多天在外面跑。”歐陽衛東回憶道。
??到歐陽衛東這一代,養蜂走向了專業。152 0173 3840年,本來想學醫的他,陰差陽錯考上了福建農學院的蜂學專業,自此開啟“與蜂共舞”的生活。
??在他眼中,從化養蜂產業在全國都很特殊,雖然面積不足2000平方公里,但從化卻是全國范圍內養蜂密度*高的地區之一。“從化的蜂群大概有4萬3千多群,有超過1000人從事養蜂。”
??在從化,養蜂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在產業上游,有1000多人養蜂,中間環節又有起碼5家的蜂產品加工廠,在產業下游,養蜂對農業的幫助也很大。“很多果農都說有蜜蜂來這里放一下的話,有助于果園穩產,產量可以提高40%—50%。”歐陽衛東說。
??很早以前,從化的養蜂產業就走在全國前列。
??1958年,《中國蜂業》刊登了一篇文章向全國介紹了從化養蜂的經驗。從化那時有5000多群中蜂,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飼養方式。一種是用竹籠或木桶飼養,另一種是改良的飼養方法,采用活框木箱飼養,采用后種方法產量可提高十倍。從化就開始大力推廣改良飼養的方式,幫助蜂農提高產量。這篇文章寫道:“從化改良中蜂飼養的工作在養蜂生產上有很大意義,不僅在廣東省,并且在全國有土法飼養中蜂的地方都值得效仿。”
??真正讓從化蜂蜜“出圈”揚名天下的,是**作家楊朔先生耗費五年時間寫就的一篇散文《荔枝蜜》。1961年,《人民日報》發表了楊朔的《荔枝蜜》,成為不少人兒時的“甜蜜”回憶。
??如今,塑造了不少人童年的“甜蜜”回憶后,從化正成為全國養蜂人“甜蜜之旅”不可或缺的一站。“湖南、江西、湖北、浙江,*多一年的話差不多有1400多人在從化放蜂。”歐陽衛東說。
??來自浙江寧波的“追花人”汪海華就是其中一員。
??“這是我**次來到從化,是別人推薦我來的。”汪海華說,“我已經嘗過**批采出的荔枝蜜了,很甜!”汪海華說,從化已經進入自己往后采蜜必選之地名單。
??在《荔枝蜜》的結尾,夢里,楊朔發現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釀造著未來。現實中,從化也用蜂蜜產業釀造著一個新未來。
??甜從苦中來 養蜂成產業
??從花卉大道一路驅車,再經過約2公里的村道,就能來到楊進輝和李沃其位于從化城郊麻三村的蜂場。
??小滿節氣已過,凋謝的荔枝花結成了果,青青脆脆地掛在枝頭,等待屬于它們的成熟季節。荔枝樹蔭掩映下,地上擺放著數十個蜂箱,不時有采完蜜的蜜蜂進出。
??“養蜂就像養孩子一樣。”有著30年養蜂經驗的楊進輝毫不掩飾養蜂所要花費的心力。“今年荔枝花期一開始就連續下了十幾天的雨,而蜜蜂的采花期一共才20來天,所以這一期的荔枝蜜產量相對會減少很多。”
??這個蜂場“藏身”于一片茂密的荔枝林中。按照傳統養蜂人流動養蜂的經驗,一期花期過去之后,蜂農應該要把蜂箱轉移到深山中,以避開荔枝的打藥期。“蜜蜂對農藥很敏感,一打藥蜜蜂就很容易死。同時也會影響蜂蜜的質量,比如說會有農藥殘留等。”楊進輝說。
??“但是這個蜂場我們不會搬動。”1992年輾轉來到從化的他正是看中從化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每一季不同的花開品種。“荔枝蜜、烏桕蜜、百花蜜、野山花蜜……這些蜜源在從化都能找得到。”
??養蜂*重要的是技術,技術則體現在從蜂箱的改造到放蜂的日期每一處細節上。
??“我們使用的蜂箱和傳統的蜂箱不太一樣,巢礎加深加長了4厘米,可以增大蜜蜂的活動區域。”楊進輝手里拿起一個鋪滿蜜蜂的巢框說,“不同分工的蜜蜂可以在各自的專屬區域工作,集中力量采蜜。”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從化優良的自然稟賦中感受到生活甜蜜的楊進輝開始反哺這一片土地。2009年左右,他在從化大力推廣養蜂產業,牽頭成立了國祥蜂業專業合作社,如今合作農戶已有近300戶。
??李沃其正是合作社的其中一戶蜂農。“從化荔枝多,很適合養蜂蜜。我還記得在1979年,我養了24箱蜂,那一年收獲了200多斤蜂蜜,換來的錢足夠家里12畝田的肥料成本。”靠著養蜂,他已經在村里蓋起了小洋樓。
??“合作社為解決蜂農的銷售問題,與蜂農簽訂收購合同,利用合作社的技術和市場資源進行生產銷售。”從化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聯動模式取得顯著成效,蜂蜜、蜂膠等產品銷往區內外,從化養蜂人的“甜蜜事業”走得更遠了。
??荔枝逐漸結果,蜜蜂們也開始“忙碌”下一趟的“甜蜜之旅”。“ 荔枝蜜過后該采烏桕蜜了。”楊進輝說。
??甜蜜新“攻勢” 直播帶貨忙
??“我叫譚東山,是從化江浦人,我們家是養蜂世家。”內行人說到廣東的蜂蜜產業,總離不開譚氏蜂業,譚東山正是譚氏蜂業的“掌門人”。
??從1982年開始實行大規模科學養蜂和規范化生產、經營,譚東山在從化原有的荔枝蜜、龍眼蜜、柑桔蜜的基礎上,又開發出枸杞蜜、山楂蜜、洋槐蜜、棗花蜜等數十種蜂蜜。曾被選為中國養蜂學會理事、廣東省養蜂學會副會長、從化市政協委員的他舉辦培訓班超過70場,培訓技術骨干超30名。
??蜜蜂養殖是一個傳統而古老的產業,傳統的人工養殖注定了其會有“天花板”。目前,在廣東區域傳統分散養殖在蜂產業中所占比例仍較大,而且蜜蜂養殖所要求的天然優良生態注定其只能在遠離城區的鄉村或深山中養殖,距離消費市場較遠,導致不少優質的蜂蜜產品“藏在深山無人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蜂蜜產品作為傳統保健食品、綠色天然食品進入不少人的視野。產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如何讓深山的“甜蜜”去到市民的餐桌?直播帶貨的新形式為這個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你們拿到手的蜂蜜可能會更白,隨著時間變化顏色會越來越深,這是天然蜂蜜的特點。”譚氏食品旗艦店內,主播正在給網友介紹椴樹蜜的功能和特點。
??“每天至少一場,直播已經成為我們推介產品的一種基本形式。”1992年出生的譚勇杰是譚氏蜂業的第三代傳人,與父輩相比,他還有一個新的頭銜——廣州市譚山蜂業有限公司電商部負責人。
??2012年,我國電商產業快速發展。而此時,譚氏蜂業傳統渠道的銷售量有所下降,“那個時候就在想,是時候轉戰電商領域了。”
??新的“戰場”選擇在了廣州的西村原創元素創意園。“這里能找到適合的電商人才,距離銷售市場也更近。”他說。
??正確的選擇給譚勇杰帶來了“甜蜜”的回報。近年來,譚氏蜂業在天貓、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占比不斷上升,直接追平傳統線下銷售渠道。
??直播更為電商銷售帶來新的活力。“直播是一種很好的刺激消費的形式,每個月的銷售額*高能提高20%。”譚勇杰介紹,目前公司有長期簽約主播,每天直播已經成為了慣例。
??現在,譚氏蜂業的電商業務板塊與從化的生產板塊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電商板塊負責推廣和拓展業務鏈條,從化倉庫直接發貨,既保證蜂蜜的品質,又拓展了銷售渠道。
??4月20日,在荔枝樹下,從化區嶺南產業協會會長歐陽建忠在他的直播首秀中向網友推薦從化荔枝蜜:“荔枝豐收的年份,荔枝蜜的產量增加,品質也更高。”
??“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蜂蜜產品錯過了上市期,給蜂農的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借助直播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擴大從化蜂蜜銷售市場。”首次嘗到“直播帶貨”帶來的經濟效益的他不斷點贊這種新形式。“大家看著視頻就可以下單,既宣傳了從化蜂蜜的品牌,也可以和網友互動,讓大家真真切切看到蜂蜜的品質。”
??“一切皆可直播。接下來,我們還將謀劃一系列農產品直播,比如說從化高山番薯、砂糖桔,還有荔枝酒、荔枝干等,讓網友在直播中了解和購買這些藏在深山的好產品。”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①本网注名来源于“互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网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则视为默认百检网有权进行转载。
②本网注名来源于“百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百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转载本网作品,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检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③本网所载作品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百检立场,用户需作出独立判断,如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