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钘
多年前,湖北省內多家超市臨期食品專區紛紛設立,讓消費者對省錢的“臨期食品”不再陌生。
如今,記者走訪發現,不少超市內臨期食品專區越來越小,甚至消失;而這些臨期零食卻在網上熱銷了起來。在這背后,不少人也看準商機,做起了“臨期食品”回收售賣的生意。
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提醒,購買臨期食品需看清生產日期和質保期,并及時食用。
實體店內遇冷電商平臺熱銷
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大型超市,5年前的大型超市基本都設有“臨期食品專區”,而如今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不少賣場相關專區已經大幅縮小,僅用一個小小的貨架擺在角落;有的則跟分類商品一起,通過折扣、優惠的形式售賣。
在楚河漢街ole精品超市,有三個貨架集中擺放了“臨期食品”,貨架上擺放的招牌顯示為“清倉商品區”。經記者觀察,這些商品大多為進口食品。
這些臨近過期的食品,價格都很誘人。實體超市一包即將在11月23日過期的馬來西亞進口果汁軟糖,標價8.5元,比電商平臺三包29.9元的價格還要便宜。
不過,即使如此低價,還是鮮有人購買。
線下市場萎縮,線上卻挺火熱。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搜索“臨期食品”,顯示有2000余條信息。
一款累計評論超過6000條的臨期干拌面皮,只需要3元一包;而四種不同口味包裝的同款面皮原價是32.9元,超過該臨期食品價格的兩倍。
記者調查發現,網購平臺上售賣的臨期食品價格相當實惠,一般都以正價商品的3折左右銷售。
收購價低利潤可觀引來“淘金者”
在終端市場的背后,因為可觀的利潤,臨期產品的交易其實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鏈。
在58同城,記者聯系上了一位專門長期大量回收臨期食品的趙老板。“我們貨的源頭還是來自一些超市。”趙老板稱,其貨源多種多樣,主要是來自一些品牌經銷商因為食品臨近過期而收到的各類超市賣場的退貨。
趙老板說,做臨期食品,*吸引他的還是非常低的成本。在臨期食品專區,折扣后的價格可能在原價的五折、六折左右。而他們的收購價*低可以達到市場價的一折。“因為這些貨是超市基本賣不動的,所以價格非常低。”
趙老板有時候也會在網上“掃貨”。有些廠家生產較多的食品臨近過期無法賣出的,會掛在網上售賣,遇到價格很低的,趙老板就會下單撿個便宜。
在武漢市洪山區經營一家小型超市的魏麗告訴記者,一般正價小食商品的平均利潤*多在15%。但是如果專門進臨期食品售賣,因為進價*低,單品利潤可能是進貨價的2-3倍。“當然,這種貨我們都是少量搭售,萬一過期了還賣不出去,那就砸手里了。”
趙老板介紹,臨期食品的流通范圍非常廣泛,從網購平臺,到大型商超,再到一些酒店、KTV酒吧內的小超市、以及一些企事業單位內的小賣部,很多都是他的客戶。
購買后需要及時食用
在一些網銷平臺,有不少人在購買臨期進口食品后,留下“這包薯片漏氣了,不脆了”“這個味道跟我在超市里買的不一樣”等評論。這些負面評價,讓不少人不敢對臨期食品出手。
其實,早在2012年,武漢市工商局就出臺了《建立臨期食品專區指導意見書》。其中設立“臨期食品專區”的要求也更能讓消費者明白消費,保障食品安全。
業內人士指出,既然臨期食品能夠在超市賣場正常銷售,那么購買和食用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相關監管部門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臨期食品時,一定要理性,不能因為價格低廉,就一次囤很多。如果購買量太大,無形中拉長了食用時間,無法做到即買即食。一旦過了保質期,吃了會影響身體健康,不吃又是一種浪費。
另外,消費者也需要盡量選擇容易保存的食物,比如膨化食品等;牛奶等食品保質期較短,且不易保存,所以不建議購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