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5月19日,阿里健康(00241.HK)發布公告稱,正式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股份認購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價值38億港幣的天貓平臺“藍帽子”保健食品在線業務注入阿里健康。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團在阿里健康的持股比例將從約37.9%上升到約45.8%,投票權將從之前的約54%上升到約59.8%。
阿里健康認為,收購目標業務能夠將更廣泛的電商商家納入到醫藥保健在線社群從而豐富生態,并與公司醫藥電商業務、智慧醫療服務、產品追溯平臺服務這三大業務板塊形成有機互補,另一方面則是可以獲得更穩定的可持續收入增長。
一位資深電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阿里健康背靠阿里巴巴集團,有天然的資源優勢,保健品市場近年來增長也較為穩定。但作為上市公司,此舉仍需要得到相關監管層的準許。不過,資本市場對阿里健康的資產注入給予了肯定反應,5月19日阿里健康以大漲11.14%收盤。
早有預期
阿里健康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的財政年度,注入業務有超過950名商家在天貓醫藥平臺銷售“藍帽子”(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冊或備案的保健食品,其專用標志為天藍色帽形標記)保健食品,年度活躍買家超過1152 0173 3840萬名,“藍帽子”保健食品業務成交額約人民幣27.72億元。
交易完成后,阿里健康將獲得天貓醫藥平臺上的保健食品商家的業務合同關系,為其提供包括入駐、品牌營銷、技術支持等一系列增值服務,并收取傭金。阿里財報顯示,2017財年保健品業務為天貓平臺帶來的傭金收入達人民幣6227萬元。
據了解,此次資產注入計劃已籌備多時。早在2016年4月,阿里健康就曾發布公告表示,正在與阿里巴巴集團積*探討,將阿里巴巴集團的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食品以及傳統滋補營養品業務注入阿里健康的可能性。
2016年10月9日,阿里健康聯合天貓醫藥館共同推出“滋補中國”品牌計劃,與各地政府、品牌企業、行業協會合作,給高品質的滋補品打上標簽。同時,阿里健康還借助其“碼上放心”平臺,建立“滋補中國追溯體系”實現對相關滋補品“一品一碼”的追溯。
阿里健康董事、天貓醫藥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康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天貓醫藥館會根據業務發展進行相應調整,在天貓售賣平臺模式的基礎上向縱深發展,不僅有藥品還有保健品、藥師咨詢等。
2017年3月14日,阿里健康再度發布公告稱,繼續積*尋求收購天貓保健食品在線業務的事宜。此次股份認購協議簽訂,正是一年多來探討的具體成果。
阿里健康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藍帽子”保健食品是天貓醫藥平臺份額相當大的銷售品類,未來仍有巨大成長空間。今年年初發布的《2016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曾披露,醫藥保健品類在醫藥電商消費中的份額在2016年由76.9%上升至82.8%,并在近三年中維持穩定增長。
增補電商營收
從過去一年看,此次啟動38億港幣的“藍帽子”業務收購,在大趨勢上無疑利好阿里健康發展。
2016年初阿里健康遭遇“危機”,貢獻絕大部分利潤的電子監管碼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叫停,而收購天貓醫藥館的業務又受挫于政策、資金等問題,業界一度擔憂其營收來源。
而在2016年5月份,B2C第三方平臺試點到期暫停運營,包括天貓醫藥館在內的電商平臺于2016年8月1日停止了藥品在線交易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平臺和商家的銷售額均帶來了沖擊。
阿里健康開始不斷尋找“破解”之道。2016年8月17日,阿里健康發布公告,宣布于8月16日完成收購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廣州五千年醫藥成為阿里健康全資子公司。不過,此舉一度也引發了質疑,阿里健康斥巨資收購一家賬面虧損的企業,意在其持有的由廣州食藥監局頒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C證,具備從事網上藥店即針對個人消費者的醫藥電商業務。而此舉在未來或將與平臺商家形成競爭關系。
事實上,早在電子監管碼事件爆發之前,阿里巴巴就在促成天貓醫藥館并入阿里健康事宜,但由于監管政策限制等原因,一直遲遲未能落地。
2016年9月12日,阿里健康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通過了阿里健康與天貓簽署外包增值服務協議,即阿里健康將為天貓醫藥提供全套外包及增值服務,協助天貓發展其醫藥電商業務并收取費用。阿里健康才獲得了基于天貓醫藥館優質資源的機會。
此次天貓平臺“藍帽子”資產的注入,使得阿里健康向著全行業生態圈的搭建又邁進了一步。根據阿里健康官網展示的未來布局,阿里健康將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構建一個包括醫療服務、醫藥電商、個人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險在內的全行業生態圈。
一位資深電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阿里健康背靠阿里巴巴集團,有天然的資源優勢,保健品市場近年來增長也較為穩定,同時保健品由備案制改為注冊制亦是利好保健品行業的發展,這也將利好未來阿里健康未來業績增長。
“作為上市公司,此舉仍需要得到相關監管層的準許,在這過程中會出現什么狀況,目前仍未知。此前,天貓醫藥館并入阿里健康就受到多方影響,*終方案改成阿里健康**代理天貓醫藥館運營的形式。”上述資深人士表示。
新零售方向漸晰
雖然此次阿里健康的資產注入剛開始啟動,未來進展目前也不可以預知,但有一個方向是明確的,即在阿里巴巴“新零售”是未來商業發展的大趨勢,藥品保健食品領域也不例外。
5月17日早上,阿里健康發布公告披露2017財年業績。截至2017年3月31日財年內,阿里健康營收為人民幣4.75億元,同比增長739.4%。營收7倍以上增幅的背后,全渠道、全鏈路的新零售模式路徑逐漸清晰。
阿里健康在財報中表示,希望運用互聯網打造貫穿全產業鏈的藥品流通和銷售體系,提升醫藥保健產品供應鏈效率,讓市場參與各方和消費者都可從中受益。
在不久前,阿里健康與雀巢中國旗下雀巢健康科學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試水保健營養品全渠道的“新零售”模式。
康凱認為,雙方的“新零售”嘗試,將打通電商平臺與線下購買的渠道,縮短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