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副理事長
您是否分得清以下概念:
添加劑、食品非法添加物、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
請您判斷以下問題正確與否:
7月1日起禁止使用所有含鋁食品添加劑。
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都是食品添加劑。
為使嬰幼兒高檔配方奶粉接近母乳,無需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
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300多種。
迄今為止,我國對人體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
舊新聞:
7月1日起,饅頭、發糕等面制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這是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的一次重大調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專家對此已做出了科學解讀。
新進展:
多家媒體在跟進報道時仍出現了偏頗,有讀者反饋:“應該把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禁止使用。”這在社會上尤其是食品科學界造成很大的影響。為此,北青報記者采訪了孫寶國院士,他明確表示——
問:含鋁食品添加劑在幾種食品制作中禁止使用,可一些媒體在報道中都出現了偏差,為什么?
答:還是沒有認真閱讀國家衛計委的文件,文件中明確表示只對部分食品禁用。鋁是人體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地球上*多的金屬元素,大多數天然食品中都含并不高的鋁元素。人們生活中接觸鋁的機會很多。
研究發現,連續每周攝入的鋁不超過2毫克每公斤體重,就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為饅頭、發糕等面制品是人們離不開的食品,所以為了保證百姓的健康,規定在這幾種食品制作中禁止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以免超過每周攝入2毫克每公斤體重的鋁的標準。
問:有民眾表示說,應該把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禁用,您認為呢?
答:那是百姓對食品添加劑對人類的貢獻不了解。如果沒有防腐劑,人類還停留在吃腐爛變質的食品時代,那樣僅因拉肚子這個食源性疾病一項死亡的人就會不計其數。更不要說,很多食品添加劑是營養素,是為強化食品添加進去的。
問:很多人印象中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有毒?
答:不但不是,而且實際上,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任何東西都有一個量的問題,人人都知道食鹽沒有毒,可如果一次吃上半碗,嗓子會啞,胃也要出毛病;鹵水點豆腐流傳了2000多年,沒吃出過問題,但《白毛女》里的楊白勞直接端著鹵水喝下去,就沒了命。
今天,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的重視,近年來,食品添加劑一直在替食品非法添加物“背黑鍋”,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替罪羊”。
問:怎么百姓一提食品添加劑就“色變”呢?
答:應該說食品添加劑在我們國家被妖魔化了,這有幾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很多公眾誤以為一些非法添加物是食品添加劑,蘇丹紅這些東西從來不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必須是通過國家批準允許使用的,我們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列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當中,也就是國標2760的名單當中,只有在這個名單當中才是食品添加劑,沒有進入這個名單的都是非法添加劑。
第二個原因,我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特別是遇到涉及到食品添加劑一些安全問題的時候,有時個別專家的解讀與實際情況的偏差很大,缺乏科學性也會給公眾誤導。
還有一種情況,現在我們有個別的生產廠家在一些食品當中宣傳不含防腐劑、不含色素、食品色素、食品香精,也給消費者一種誤導,好像里面隱含著食品添加劑不好,這就更進一步加重了公眾的誤解和恐慌。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已經影響到了百姓生活和社會穩定。食品添加劑科學地發展需要正確的社會認知和良好的輿論環境。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監管,必須按照標準來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于違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必須嚴厲打擊。第二我們還應該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引導,尤其是對食品添加劑一些知識的普及。
問: 添加劑和食品添加劑有什么不同?
答:食品添加劑只是眾多添加劑中的一種,其他添加劑有飼料添加劑、藥品添加劑、混凝土添加劑、塑料添加劑、涂料添加劑、汽油添加劑等。盡人皆知的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混凝土添加劑、塑料添加劑和涂料添加劑。必須把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區別開來。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都是非食用物質,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劑。
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300多種。按食品添加劑的來源,它們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兩大類;按食品添加劑常用的功能,它們又可分為食品抗氧化類、食品膨松劑類、食品甜味劑類、食品增稠劑類等23大類。
問:食品添加劑是不是現代社會才出現的?
答:不是,人類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歷史和人類的文明史一樣悠久。早在遠古黃帝時代,先民們就懂得了“煮海為鹽”、“椒桂調味”。東漢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鹽鹵作凝固劑制作豆腐。鹵水豆腐當中的鹵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鎂,就是食品凝固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隋文帝時代,人們掌握了在黃柑表面涂蠟,使水果保鮮的技術。從南宋開始,就有了一礬二堿三鹽的油條配方記載。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不僅有四大發明,還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技術。
問:現代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到底作用有多大?
答:進入現代社會,無論是西餐的面包、蛋糕、香腸、果汁飲料、冰淇淋,還是中餐的饅頭、包子、油條、元宵、月餅等,這些食品的制造都離不開食品添加劑。沒有了食品添加劑,不僅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各種食品將會不復存在,就是我們的家庭廚房也會難以正常運轉。面粉會發霉、食鹽會結塊、食用油會酸敗、醬油會變質。
生活中,大家喜歡喝的汽水、啤酒都有泡沫,其主要成分由二氧化碳產生,二氧化碳是食品添加劑,它的作用是防腐劑。再比如,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增味劑。小蘇打可以作為酸度調節劑,這些都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各種食品當中都會遇到。
食品添加劑應用水平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越是發達國家,食品添加劑的品種越豐富,人均消費量越大。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和餐飲業發展方面擔當著決定性的角色,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化的食品產業。
以嬰幼兒高檔配方奶粉為例,為了使奶粉接近母乳,它的食品添加劑的數量要在40種以上,**是各種維生素,從維生素A開始,B1、B2、B6、B12到維生素C、D;另一類是各種礦物質,補鐵的、補鈣的、補鋅的,又有十幾種,同時還有一些核苷酸和香料。
問:怎么讓百姓正確地認識食品添加劑?答:關于食品添加劑我們應該有一個科學的、權威的、法律的概念,這就是我們國家《食品安全法》當中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加入到食品當中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質。
我國食品安全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教授曾指出,迄今為止,我國對人體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是根據有關的法規和衛生要求,以食品添加劑的質量標準、使用效果、使用范圍、使用量、攝入風險評價、膳食結構評價、毒理學評價結果等為依據而做出的綜合性評價。
我認為,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食品添加劑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替罪羊”,則是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缺乏準確、科學、系統的認知。
文/本報記者 魏世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