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周(11月24-28日),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窄幅弱勢盤整,市場購銷不旺的局面沒有改變。主要是進口大豆到港量上升,油廠開工率提高,國內植物油供應量增加;而市場無盈利效應,貿易商采購態度謹慎,需求方隨用隨購為主。
本周,資金炒作美豆出口強勁,推動CBOT大豆期價重心略有上移,技術面看,下周美豆將繼續筑頂,行情先揚后抑。本周,連豆(4299, 3.00, 0.07%)油152 0173 3840合約窄幅橫盤,技術面看,下周仍以窄幅震蕩為主,操作上先觀望,如到前低可小倉位買多。本周,國內豆油(5668, 88.00, 1.58%)現貨窄幅橫盤,購銷清淡局面沒有改善跡象。一級豆油出廠價格 5700-5950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東北內陸地區一級豆油價格6050-6150 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河南地區油廠一級豆油報價6040-6140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批發零售市場小包裝油價格走軟,需求低迷,下游廠商采購散裝油意愿受到抑制,加之油廠開工率提高,油廠庫存壓力只升不降。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據船期預報,11-12 月份豆油進口量將顯著減少,但棕櫚油(5100, -48.00, -0.93%)進口量增多,加上 11 月下旬以來大豆到貨步伐加快,預計春節前國內豆油新增供給仍然較多。二是未來一周美國氣溫回暖,巴西降雨充沛,阿根廷周末將出現降雨,大豆主產國天氣前景良好,而主要進口國中國因前期采購進度快于往年同期但大豆壓榨利潤卻下降,未來采購進度可能放緩,在美豆大豐收的背景下,預計12月份 CBOT 大豆期價震蕩走低可能性較大。三是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抑制了生物柴油行業對植物油消費需求的增加。有機構稱,以目前植物油價格推算,原油價格低于75 美元/桶,使用植物油生產生物柴油將無利可圖。近幾日國際原油價格已跌破75 美元/桶,植物油工業消費需求難以增加,將使全球植物油供應過剩的局面更加嚴重,進而會打壓植物油價格。利多因素有:一是當前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已處于五年來底部區域,市場認為向下空間有限,資金殺跌意愿不強。二是美豆基本收獲完畢,進入傳統的炒作需求時期,截至 11 月 20 日,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1941 萬噸,同比增加 21%,當前美國大豆出口旺盛,將支撐CBOT大豆期價。綜上所述,國內外豆油基本面偏空,向上動力不足而下行壓力偏大,現貨操作上仍是隨用隨購為主。
本周,鄭菜油期價窄幅波動,價格重心與上周基本持平,技術面看,下周鄭菜油先抑后揚可能性較大,操作上建議先觀望。本周,國內菜油現貨價格相對平穩,長江流域四級菜油出廠價格6000-6200元/噸,與上周持平。華南地區四級菜油出廠價格5800-5850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華南沿海菜油庫存充足,但油廠壓榨虧損,挺價意愿較強。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目前國內菜油現貨充足,尤其華南地區,國內植物油終端需求不旺,小包裝油走貨不暢,抑制散油庫存向下游轉移,而市場長期無盈利效應,也抑制中間環間囤貨積*性,油廠庫存難以消化。二是國際原油期價走弱,市場采購心理謹慎;國內外植物油基本面偏空,植物油價格短期難以出現價格拐點,大環境利空也將影響國內菜油價格。利多因素有:一是四菜和豆油價差縮小,目前兩廣地區四級菜油價格已經低于一級豆油價格,加之國人對豆油基本都是轉基因的認知,這將有利于帶動菜油消費。二是本周加拿大油菜籽(0,-4464.00, -100.00%)到我國完稅成本3780元/噸,按當前四級菜油和菜粕(2244, 30.00,1.36%)現貨價格測算,東南沿海油廠理論榨油虧損280元/噸,抑制企業后期采購積*性,從目前了解到信息來看,明年一季度油菜籽進口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三是據悉明年我國不再實施菜籽(油)臨時收儲政策而將改為目標價格,儲備菜油不再增加的情況下,已存在的臨儲菜油有轉為國儲的可能,這將減輕菜油價格壓力。綜上所述,在國內菜油油基本面偏空,預計國內菜油現貨價格仍以弱為主,操作上仍建議隨用隨購,不可急于囤貨。
本周,馬盤因出口進度放緩而出現回落,技術上看下周仍有回落空間。本周,在馬盤和連豆油的帶動下,連棕櫚油期價弱勢震蕩,價格重心較上周略降,技術面看,下周連棕櫚油先抑后揚可能性較大,操作建議觀望。本周,棕櫚油現貨價格小幅回落,港口24 度棕櫚油價格為 5250-5350 元/噸,較上周下跌50-100元/噸。市場需求較差,加上棕櫚油到貨步伐有所恢復,推動港口庫存回升。目前庫存總量為 56 萬噸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船運調查機構 ITS 數據顯示,11 月 1-25 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 110.3 萬噸,較上月同期的 113.6 萬噸減少 2.9%。自今年 9 月份開始,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免征關稅,對出口形成促進作用。但從出口對比分析,免稅政策對出口的促進效應正在遞減,很可能需要價格的下降才能重新促進出口。二是目前南美毛豆油 FOB 價格比馬來西亞 24 度棕櫚油價格高 36 美元/噸,仍處于歷史波動區間的偏下位置。在大豆豐收背景下,棕櫚油需要一定的價格優勢,才能對出口形成支撐。三是11 月 1-25 日馬來西亞向中國裝運 28.2 萬噸,遠高于上月同期的 17.1 萬噸,為今年月度同期*高水平,預計11月份中國棕櫚油進口量為48萬噸,12月份為53萬噸,進口步伐加快,港口庫存回升。利多因素有:一是棕櫚油價已處于五年來的底部,資金追跌意愿不強,逢低買多意愿較強。二是后期資金炒作天氣的可能性較大,馬來西亞銀行報告稱,由于厄爾尼諾天氣發生的可能性提高,棕櫚油供給增幅預期放緩,提振價格季節性回升,預計年底價格將升至 2400 林吉特,明年 3 月升至 2600 林吉特。綜上所述,在原油價格下跌,棕櫚油處于比價弱勢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下,棕櫚油行情拐點短時期不會到來,未來兩周仍有向下空間,建議在馬盤回落至2050吉林特/噸附近時,再開始少量建庫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