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4月24日,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九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來自全國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等各大品類企業代表及相關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尋我國釀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我國釀酒產業整體經濟效益穩定,趨勢向好,正在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挺進。其中的關鍵在于,緊跟國內外經濟環境大勢,充分發揚工匠精神,深度調整產業結構,保障酒產品質量安全,著力創新,多維度實現我國釀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行業趨勢向好 挑戰不容忽視
“去年我國釀酒產業整體經濟效益穩定向好,產量和利潤總體實現增長。”王延才介紹。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5631.93萬千升,增長1.1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2 0173 3840.45億元,增長23.92%。
然而綜觀釀酒產業,各大酒類表現不一。其中白酒銷售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明顯,多家企業跨越百億元規模門檻;啤酒結束連續4年銷量下滑趨勢,表現可圈可點;葡萄酒和黃酒產業的發展則任重道遠。數據顯示:去年白酒產業釀酒總產量871.20萬千升,增長3.14%;實現利潤總額1250.50億元,增長29.98%。啤酒產業總產量3812.24萬千升,增長0.50%;實現利潤總額121.85億元,增長5.61%。葡萄酒總產量62.91萬千升,下降7.36%;實現利潤總額30.63億元,下降9.46%。黃酒實現利潤總額17.24億元,下降7.20%。
王延才指出,我國釀酒產業面臨的挑戰仍不容忽視。以白酒產業為例,隨著健康飲酒消費新趨勢形成,消費者對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從目前看,高品質白酒仍是行業稀缺資源,不足全國白酒產量的1%,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如今,釀酒產業非理性消費及高速增長的態勢已不可持續,應大力增強行業整體意識,不斷滿足消費者高質化、多元化的需求,深入挖掘消費潛力。落實主體責任 護航“舌尖安全”
國家相關抽查數據顯示:2018年酒類產品的抽檢合格率為98%。“我國酒類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國獲得食品生產許可酒類產品生產企業約14000家。其中白酒企業6000家,啤酒企業596家,葡萄酒和果酒企業1236家,黃酒企業870家,食用酒精生產企業155家,其他酒類企業近5000家。
“目前,我國酒類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白酒產品酒精度不合格、包裝材料不合格、假冒偽劣產品存在,以及行業創新力不足等。”該負責人指出。
“酒產品質量安全**是生產出來的。”該負責人分析說,提升酒類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關鍵在四個方面。**,生產企業要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主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生產原料等相關環節把關,同時也要推進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相關工作開展。第二,相關部門應加強酒類產品的抽檢和監測,及時公布抽檢信息,對抽檢不合格產品依法處置。第三,嚴厲打擊酒類產品假冒偽劣行為。第四,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和產品質量,將食品安全文化寫入企業文化,并灌輸給每一個生產者;協會需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在規范行業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持續著眼創新 **行業發展
創新是未來釀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認為,符合消費者新要求的“定制化產品”或創新打造的“網紅產品”都可以作為釀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參考,經過剖析找尋其中的共同點并進行產品創新。同時,酒類產品應廣泛開展以機械化、制度化、智能化為特點的智能制造,并通過定標準、嚴監管等多元化方式,不斷提升酒類產品的品質發展水平。“一些性能單一、性價比高的產品仍有市場,但在消費升級背景下,合乎發展趨勢的多元化產品仍值得重視。”高延敏說。
王延才指出,產業集群建設可以使中小企業拓展生存發展空間,做出特色與差異化,從而使品牌侵權、產品同質化等不規范現象逐漸消失。白酒、葡萄酒企業可以發展小酒莊,選擇“小而美”的策略,通過發展自己的特色,走小眾化、個性化創新的道路。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提出創領行業發展十大舉措:強化產業發展研究和產業傳播;做好白酒優勢產區規劃、打造產區品牌活動、推進優勢產區投融資建設;推進中國白酒國際化推廣;加快酒類行業人才培養計劃;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打造世界**酒博會;實現酒類產品技術創新;倡導理性飲酒,踐行社會責任;實現酒業大數據誠信體系建設;持續創新,**產業發展。
釀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引起社會人士關注。“中國釀酒產業已經進入品牌時代。”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分析師董廣陽在2019中國國際“酒與社會”論壇上建議,釀酒產業創新發展要實現產品定位契合消費者價位、品位;要專注于打造品牌;要把握酒類企業經營改革的核心,產品聚焦高端化、渠道深耕精細化、品牌營銷情懷等方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