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泡面的逆襲戰
2016年9月份,上市20年的康師傅迎來了尷尬時刻,被恒生指數踢出了成分股??祹煾?011年底被納入恒指,彼時股價到達歷史高位。加入恒指成分股之前的10年,康師傅的股價上漲超過20倍,成為香港*富成長性的消費龍頭公司。
然而,自加入恒指成分股以來,到被踢出,康師傅市值蒸發了近千億港幣。龍頭康師傅被踢出恒指,進一步渲染了當時泡面和飲料的困境,泡面帝國的衰落等等標題是當時的頭條。回想一下,當時多少文章在問你多久沒吃泡面了。
消費升級,健康意識,外賣興起等都用來解釋這些傳統食品飲料巨頭的衰落。
當時恐怕沒有人意識到這其實是黎明前的黑暗。根據2017年的方便食品行業大會的報告,2016年方便面產量362.4億包,與上年的362.5億包基本持平,銷售額511.7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4%,結束了行業連續5年的下滑。
中金公司有張圖挺有意思的,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泡面與外出農民工增速有關,而外出農民工增速顯然與宏觀經濟有關。泡面調整的這幾年,正好與中國宏觀經濟下滑時間段相吻合,而復蘇期也吻合。
看股票表現,康師傅自2016年9月剔出恒指以來上漲了近152 0173 3840%,統一上漲了近75%,同期恒生指數只上漲了25%左右。
恒生指數公司打得一手好牌,**地錯過了康師傅的前十年爆發期,也**地錯過了這兩年的復蘇反彈期。
甚至在今年股市大動蕩期,泡面股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漲幅,康師傅自今年以來上漲了16個點,另外兩家更厲害,統一上漲41個點,日清上漲38個點,而同期恒生指數是下跌的。尤其是,被恒生指數掃地出門后,康師傅市值重返千億港幣以上。
這簡直**地印證了《證券分析》的開篇語:
現在已然衰朽者,將來可能重放異彩;而今倍受青睞者,未來卻可能日漸衰朽。
好比15年底,石油一片黑暗,誰想今年居然又出現了把石油搞到100美元以上的言辭。好比16年美元漲得嘩啦啦,歐元英鎊跌得昏天黑地,結果17年美元指數被懟死,歐元英鎊反而成了17年全球表現*好的貨幣。
所以啦,投資不能隨大流聲音,需要自己動手研究,獨立思考。
被忽視的能動性
翻翻康師傅的季度業績報告,會發現康師傅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營收和利潤持續下滑。也是從這段時間開始,康師傅的股價結束自2011年底加入恒指以來的三年橫盤,掉頭向下。
康師傅一年的利潤主要是由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貢獻,2016年上半年,一季度利潤跌了42%,二季度利潤跌了84%,下跌幅度不斷擴大。
但從三季度起,營收下跌放緩,而利潤增長了17%,是14年下半年以來的*大增幅,尤其要提出的是,15年三季度的利潤基數并不低,所以16年三季度取得這樣的增幅是實打實的。
另外,2012年起,康師傅的四季度業績虧損成常態,15年四季度虧損擴大到了11億,而2016年四季度虧損減少至6億,17年進一步減少到5億人民幣。
回過頭看,可以發現,16年上半年是康師傅*黑暗的時候。那時大眾與媒體還有點小文藝在緬懷一個逝去的泡面時代,而泡面龍頭們其實已經展開了自救。
旁觀者,無論是吃瓜群眾,還是媒體,對一個行業衰落發出悲嘆時,其實就是為了悲嘆而悲嘆,無關痛癢,也因而他們無法體驗到當事人的掙扎與努力。旁觀者悲嘆一個行業衰落,就好像把這個行業已經看作一個死人一樣,卻忽視了當事人的能動性。
尤其是,當這些當事人手上現金大把時,不可能坐視自己一直到死去???016年上半年的財報,康師傅手握近100億人民幣的現金,腳踏遍布全國的銷售渠道,這樣的優勢,少有企業能有。
食品飲料不是互聯網產品,能短時間內傳播到各地,獲得巨大的流量。食品飲料的渠道需要一點點去鋪開維護,日積月累,*終形成了一道無形的護城河,是后進入者難以企及的高度。擁有這樣滲透全國性的渠道,即使一個產品進入了衰落期,企業也可以導入新品。
同時食品飲料行業還有個特點是,其實這個行業變化得非常非常慢,遠沒有消費升級宣揚的那樣,好像一眾傳統產品要一夜之間消失一樣。食品飲料的消費有很大的慣性,遠不如科技領域那樣日新月異。比如可口可樂吧,這個飲料存在已經超過100年了,它跟不健康扯上關系從來不是這幾年的事,甚至它整個上世紀70年代的經營都是令人沮喪的。但它仍然在80年代大放異彩,然后到今天繼續是世界500強企業。
行業調整的時候,巨頭們都會調整經營策略,比如推出高端點的產品適應消費升級,推出或者收購新的品類獲得新的增長點,控制成本等。當行業不再增長的時候,巨頭們對利潤的關注會大于對規模的關注。
所以看2017年、2018年,無論是康師傅還是統一,營收沒怎么增長,但利潤增長的非常漂亮。
結 語
從泡面這場反轉也可以看到食品飲料投資的一個大方向。
中國經濟從世界上的nobody發展到全球第二,對于食品飲料這樣的傳統行業來說,已經過了野蠻擴張的時代。在現在這種場景下,大食品飲料企業相對來說,要比小食品飲料企業有優勢,它們有遍布全國的銷售渠道,有強大的資金實力,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這又能為它們吸引優秀的人才,因而不是災難性的影響,它們的地位不會輕易動搖。
當然,小食品飲料企業并非完全沒有機會,大食品飲料企業想要吸引每一位潛在消費者,這就削弱了它們在細分市場對消費者的直接影響力。小企業要在這樣的夾縫中生長并壯大,需要創新能力及精準的營銷,找準它的目標客戶。
這樣的小企業并不是沒有,只是要找到很難。對食品飲料的投資者來說,折騰來折騰去,*終會發現,大道至簡,直接挑品牌不錯的大企業將會是收益*大,成本*低的投資方式。
食品飲料行業不像其他行業那樣劇烈變化,100多年前消費者喝可口可樂,今天消費者仍然喝可口可樂,100多年前消費者喝白酒,今天消費者仍然喝白酒。這個行業,品牌是一個很好的護城河。當然,品牌力的持續維持與公司的創新能力、資金優勢、渠道優勢等因素有關,它們互相推動,形成良性循環。
當一個食品飲料巨頭陷入困境的時候,可以密切關注,除非是像三鹿這種滅頂之災的,一般情況下,食品飲料巨頭的各種優勢會幫助它走出困境,而這些困境會讓市場給出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
像可口可樂,上世紀70年代因為管理層亂,爛了十年,80年代卻重新大放異彩,也是上面這些道理。小食品飲料企業一波困境,可能直接死掉了,大企業更有可能扛到反轉的到來。(格隆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