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日前,一則部分政策性庫存小麥銷售底價每噸下調數百元的消息在國內小麥市場成為熱點,許多小麥貿易商、小商販等紛紛表示“不理解”。同時,這則消息很快波及玉米市場,小麥市場和玉米市場一時間“炸了鍋”,議論聲四起,部分市場人士甚至預測,小麥和玉米將在今后的飼料原料市場及下游食品市場展開爭奪,降價數百元拋售部分政策性庫存小麥*終會拖累玉米價格。
??部分政策性庫存小麥銷售底價下調
??6月25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的公告顯示,接國家有關部門通知,自2019年7月3日開始銷售的不完善粒超標小麥、2013年及以前產*低收購價小麥的銷售底價明確如下:不完善粒超標小麥的銷售底價每噸為1100元,2013年及以前產*低收購價小麥的銷售底價為152 0173 3840元。上述底價均為國標三等倉內交貨價,相鄰等級價差40元/噸。同一標的混等糧食銷售底價,按不同收購等級糧食數量加權平均后,四舍五入保留到十位(即個位為零)。
??上述消息公布后,很多小麥經營商、貿易商及商販等表示“不理解”,他們對手中新收購的2019年產的小麥如何處理,感到無所適從,同時十分擔心國內小麥價格整體下滑。這個消息在玉米市場受到了高度關注,很多玉米貿易商對小麥降價銷售特別關心,擔心玉米價格也會因此下滑。
??實際上,當前庫存中的不完善粒超標小麥和2013年及以前產*低收購價小麥數量并不大,7月3日將要拋售的不完善粒超標小麥、2013年及以前產*低收購價小麥的總量不過8.9萬噸,其市場占比很小。
??降價對市場的影響更多是心理層面
??目前,市場*擔心的問題是降低不完善粒超標小麥、2013年及以前產*低收購價小麥的銷售底價,是否意味著其他政策性庫存糧食也會降價,畢竟當前我國庫存的2014年至2018年產*低收購價小麥與稻谷等數量龐大,特別是稻谷庫存量上億噸,如果后期這些庫存糧食也降價,那么今后國內小麥和玉米價格也會走低。
??從過往看,在飼料原料市場,小麥替代玉米的年度*高量2500萬噸左右,當前的替代量可能只有數百萬噸。與此同時,由于當前剩余的不完善粒超標小麥、2013年及以前產*低收購價小麥數量有限,即使每噸降價數百元,其對國內小麥、玉米市場價格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業內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現階段2019年新產小麥正在大量上市,收購價格低位徘徊,很多主產區普通小麥收購價格接近今年公布的*低收購價水平,但重要產區河南、山東、陜西等省的價格稍高于*低收購價,導致這些產區無法啟動小麥*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安徽、江蘇雖然已經啟動收購,但并沒有對市場價格形成明顯有提振。
??從玉米市場來看,臨儲玉米每周400萬噸的競價銷售計劃足可打消市場拉升價格的任何企圖,這不僅是因為臨儲玉米出庫增加了市場供應量,更重要的是玉米市場下游需求一直沒有恢復。此外,中美經貿磋商在G20峰會期間如何談也很難判定。
??整體來看,雖然國內玉米市場去庫存接近尾聲,為玉米價格上漲打下了基礎,但小麥、稻谷庫存依然龐大,再加上當前國內豆粕、菜粕、棉粕等價格處在低位,以及飼料產業低迷等,做多玉米還不是十分成熟。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市場形勢。
??另據了解,2019年我國實施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面積為3000萬畝。其中,輪作試點面積2500萬畝,主要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黃淮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的大豆、花生、油菜產區實施。休耕試點面積500萬畝,主要在地下水超采區、重金屬污染區、西南石漠化區、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實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