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CPI的出爐離不開物價調查員的“收集”功勞
? ?“雖然菜價降了一點點,但是肉價一直都不低,魚還稍稍漲了點。”昨天,“馬大嫂”任大姐走出菜場就算起了賬,原來100元可以買上三四天的菜,現在明顯不夠了,“老伴就喜歡吃魚,可現在的魚都不便宜,好一點的鯧魚要40塊了。”任大姐指了指菜籃子里的鯧魚,“大的小的要相差五六塊錢一斤。” 與任大姐的感覺相同,昨天,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公布了7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上漲了2.5%,原因就是食品類價格上漲。
? ?CPI作為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指標,每個月都定期公布,但仍有不少讀者打進時報熱線問:“為什么統計數據說蝦只漲了20%,可我買的蝦貴了整整一倍?”
? ?今天,我們這就帶你揭秘“CPI”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CPI的背后,還隱藏著什么?為什么數據和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
? ?7月雞蛋漲價*厲害
?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調查的八大類消費品與上年同月相比,食品類價格上漲的幅度*大,達到了3.3%,衣著類價格緊隨其后上漲了2.9%。在所有品類中,**下降的只有煙酒類的價格,且幅度僅為0.2%。
? ?在所有的食品中,任大姐老伴喜歡的水產類上漲算是較為明顯的,其中海水魚價格上漲了6.6%,蝦蟹類價格上漲2.0%。對于這個,任大姐心里也有數,“現在東海禁漁了,所以魚的價格自然貴了。”
? ?不過,讓任大姐沒有想到的是,所有食品中漲幅*大的并不是水產類,而是坐了火箭上升的雞蛋。數據顯示,受夏季產量減少,以及臺風災害使部養殖品提前上市的雙重影響,雞蛋價格的漲幅達到了21.3%,創下了3年來的*高漲幅。
? ?此外,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也出現了連續三個月的上漲,牛、羊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漲幅分別為5.9%和10.1%。
? ?“這個和我平日里記的好像有差別,雞蛋是漲價了,可我感覺沒有漲這么多。”任大姐很納悶。
? ?物價調查員
? ?每月到菜場詢價6次
? ?CPI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物價調查員。
? ?8月5日早上8點剛過,錢麗華就走進了翠苑農貿市場,她看看番茄,再翻動一下毛毛菜,看似隨意地逛菜場,可仔細看看還是能夠發現她與旁人的區別:沒買什么菜,很多時候是在聽市民和攤主討價還價,看電子秤上顯示的數字,看過后還不忘在手機上輸入些什么。
? ?在攤位和早起買菜的市民中間來回穿梭了兩圈,錢麗華看過了雞蛋、問過了豬肉,還仔細地分辨了河蝦的大小。“又來了啊,還有哪些沒記上,我告訴你。”賣菜的攤販顯然已經跟錢麗華很熟悉了。
? ?錢麗華今年60歲,是國家統計局杭州調查隊的一名物價調查員,在這個菜場已經“調查”14年了,“不管是菜價,還是賣菜的老板,我都熟。”9點剛剛過,錢麗華就將調查到了62項食品的價格上傳到國家統計局,此次詢價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
? ?“菜場的價格調查基本是在9點前完成,因為早晨買菜集中在9點之前的時段,之后菜價會有所下跌。”錢麗華說,價格調查時刻不統一,就會造成人為的價格波動誤差,進而影響CPI的準確。
? ?說起這份工作,錢麗華很是驕傲,“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攤主們有時是隨意報價的,你不能只聽攤主的。”
? ?錢麗華的“訣竅”是跟在買主后面偷聽,光聽一家還不行,還得多聽幾家。“更多的時候,我就看電子稱,看看攤主輸入的價格是多少。”
? ?由于蔬菜、水果以及肉類、水產的價格會因為供需關系以及天氣情況存在差異,所以錢麗華逢5日、10日都會到菜場來調查,每個月調查6次。這樣采集到的價格才能真實地反映市場的情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