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貴安新區馬場鎮場邊村村民羅明武每天早上起來,**件事,就是打開手機上的“鳳岐追溯”APP平臺,收集蔬菜價格行情,對市場進行準確預估,并指導基地農戶“按需生產”。
??他還要為正在生長的蔬菜拍一張“寫真”上傳至APP,以方便消費者在購買時對產品進行安全追溯。
??羅明武和他所在的云興惠民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大幫村民,早就習慣了通過手機等信息化“新農具”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狀態,甚至通過手機實現大棚噴灌、卷簾、施肥等生產操作。
??“過去,地里種什么全憑經驗,種成什么樣全憑天氣,賣成什么樣全靠運氣?!绷_明武知道,沒有新的生產組織形式支撐,沒有新的技術支撐、沒有市場支撐,他們之前“盤”的那些地不會有任何起色。
??龍頭**、合作社帶動、農戶抱團,這些都成為羅明武口中傳統農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重要推手。
??引農抱團“精準扶”
??2017年6月,剛剛完成大數據農業精準扶貧云平臺基礎系統建設的貴安新區綠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澳),決定將新區馬場鎮場邊村列為首批幫扶村之一,場邊村當即也成立了云興惠民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如果沒有貴澳的這一舉措,羅明武現在還是建筑工地的一名水泥工。
??龍頭公司這一“領舞”,領出了種植發展的新思路。曾嘗試聯合幾位村民將閑置的土地流轉過來發展種植業的羅明武被推選為合作社理事長,果斷地從建筑工地轉戰到田間地頭。
??曾被村民們拋荒在石山與滬昆鐵路之間的120畝狹長草地被流轉出來,成了合作社嘗試山地高效農業種植的主戰場。
??貴澳構建深度垂直的產業生態,一邊打造線上“云上農場”推動專業合作社種植經濟價值高的西蘭花、番茄等生態蔬菜,一邊通過線下采摘體驗促進旅游、示范園區展示等方式,推動場邊村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轉型,帶動傳統農民向新型產業化農民轉變。
??“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組織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改變了傳統的種植觀念和模式,催生了一批像羅明武這樣的“新農民”,實現了助農增收,還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新活力。
??不足三年的時間,云興惠民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土地規模從120畝擴大到了300多畝,每年通過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的村民達400多人。
??云端發力“精準種”
??與場邊村確立幫扶合作關系后,貴澳通過在合作社建設物聯網觀測系統,對合作基地生產環境數據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并同步上傳至貴澳大數據農業云平臺,形成統一的能夠幫助農民實現科學管理和決策的“云上農場”。
??在場邊村村委會搭建“云上教室”。通過網線接入攝像頭,定期或不定期把包括周邊幾個村莊的村民召集起來,邀請受聘專家進行線上授課和答疑解惑。
??“云上農場”和“云上教室”“雙云”驅動,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戶“種什么”“怎么種”“種得好”“怎么銷”等難題,還培養了一大批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掌握了技術,大家熱情高漲,還主動要求合作社牽頭大力推動山地高效農業種植?!绷_明武笑著回憶,*初也正是有了貴澳大數據技術“撐腰”,自己才信心十足,帶著幾戶村民先期啟動了20畝西蘭花的試種。
??技術指導下的科學種植,讓羅明武他們的西蘭花畝產量達到2000多斤,按照當時3元左右一斤的市場價,一畝地的產值就超過了6000元。
??“這是什么概念?原來我們種1畝玉米毛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1畝西蘭花的收益比傳統農作物6倍還要多!這還只是一季的收益。有了技術支撐,我們一年可以種植三季西蘭花,五季白菜!”羅明武補充,有了前兩年打下的良好基礎,合作社今年將迎來大豐收。
??“云思維”一旦開啟,成為突破傳統觀念束縛的“心訣”,越來越多先前持觀望態度的村子紛紛找到貴澳農業,要求加入線下基地,充滿信心的要站在這場“產業革命”的潮頭。
??訂單農業“精準銷”
??“我們通過大數據可以對全國各大農貿市場的走勢和曲線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當前各類農產品的需求趨勢,再指導合作社按需生產,種出適合市場的產品?!?/p>
??貴澳農旅產業示范園大數據中心羅森全表示,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結合大數據分析和預測農產品價格趨勢,盡可能降低宏觀價格波動對農民的影響,讓“種得出來”也能“銷得出去”。
??羅明武坦言,盡管貴澳與包括場邊村在內的11個村簽訂了《大數據農業精準扶持協議》及《種產銷協議》,承諾提供農產品的回收保障,但“保底回收”不是大家所希望的結果,也不是共贏的局面。
??2018年,結合貴安新區營養餐改善計劃,貴澳一舉與新區48所中小學簽訂了營養餐配送協議,并將高達5噸左右食材需求量的訂單下派給場邊村等合作基地采購種植。
??基于大數據農業綠色、健康等種植特點,富士康、花溪大學城高校等一批食堂原材料采購商紛紛找到場邊村等線下種植基地,要求進行原材料供應。
??訂單模式下,采購商先下單,訂單明確、需求和數量明確,以銷促產,引導生產就有了可能。
??“有了相對穩定的銷路,大家在田間管護上下功夫,讓農產品合理接茬,確保實現收益*大化?!绷_明武說。
??種植思路有變化、規模發展有提升、產品銷售有市場、產業轉型升級有空間,貴安新區堅持“云”思維,充分發揮大數據產業發展優勢,精準把握產業發展要素,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把千家萬戶的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聯結起來,實現產銷一體化、規?;I化和集約化,探索出一條用大數據助推鄉村振興,用市場化推動鄉村振興的貴安新路子。(記者 田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