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康師傅再漲13% 骨牌效應加劇通脹預期
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面企業稱,為了適度反映成本,必須采取終端零售漲價這一不得已措施。
因成本上漲而提高價格無可厚非,但成本漲價論如何讓百姓信服?
在CPI不斷攀高和人們的通脹預期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方便面企業的二次漲價顯得更令人回味。
12月7日,康師傅、統一兩大方便面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做出正面回應。康師傅總部一負責人表示,鑒于糧油、面粉與原紙等主要原物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康師傅方便面決定自12月起上調部分方便面產品價格,平均漲幅約為13%。
而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則表示,統一方便面本輪調價不是簡單的“提價”,而是公司對內容物、包裝等方面的優化提升,而對這部分優化產品重新定價的行為。
同是漲價,緣何一方基于“成本”,而另一方卻基于“優化”?
在人們對**次同樣由這兩大企業挑起的“方便面價格聯盟”事件,仍“余恨未消”時,它們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舊事重提?是原材料上漲把它們逼到了生死存亡線上,還是它們在“一片漲聲”的大背景下借機牟利?
兩次漲價
人們對**次方便面漲價還記憶猶新。
從今年7月26日起,康師傅、今麥郎、統一、華龍、白象等數家方便面企業宣稱因原材料漲價,由行業協會參與,聯手提價20%以上,惹來爭議陣陣。正當方便面行業巨頭們不顧討伐聲連天,沉浸在加速行業洗牌的喜悅中,8月15日,驚聞方便面陣營中跳出“叛徒”,北京地區康師傅、華龍“降價促銷”。
“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家發改委于8月16日認定方便面協會和企業相互串通并操縱價格事實,并責令方便面中國分會立即改正錯誤,公開向社會做出正面說明,消除不良影響。而民政部也認定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違法使用“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名稱對外開展活動,以“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名義參與方便面企業價格串通,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責令其不得再使用“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的名稱進行活動。
至此,多個方便面開始回落到漲價以前的價位,預示“價格聯盟”的鬧劇漸漸謝幕。
然而,誰曾料想,剛按下了葫蘆又浮起了瓢。
“雖然方便面又回到了原來的價格,但是卻明顯的‘瘦身’了:康師傅‘珍品小雞燉蘑菇面’外包裝上標注的總凈含量從原來的114克改為106克;‘福滿多海貝鮮蝦’等4個口味的方便面從原來的113克改為107克;就連號稱‘加量不加價’的康師傅大食袋的凈含量也從原來的120克改為110克?!?月初,一位經常加班的朋友這樣告訴記者。這種“減量不減價”、變相漲價的做法,無疑使方便面企業在**次漲價之戰中反敗為勝。
而變相漲價似乎還不能令這些企業滿足,又一場漲價風潮在本月的**天正式襲來。據康師傅集團公司介紹,此次調價涉及康師傅容器面的主打產品桶面以及袋裝面的主打產品珍品袋面,前者零售價由3.0元/桶調至3.5元/桶,漲幅為16.7%;后者由1.7元/袋調至1.8元/袋,漲幅為5.9%。兩者平均漲幅約為13%。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