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將加工肉制品列入致癌名單中
世衛組織否認發布此消息
加工肉制品是致癌概率*高的物質之一。24日,一則跟火腿、培根有關的消息火了!媒體援引英國《每日郵報》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6日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高的物質,與香煙、砒霜“為伍”。
25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癥研究署”在其官方網站上否認向任何媒體發布了這一消息,并稱將于巴黎當地時間26日周一下午發布評估的詳細結果。
加工肉制品屬“一級致癌物”
《每日郵報》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世界衛生組織中來自10個國家的科學家評估各種已有證據后,同意在10月26日將發布的聲明中宣布加工肉制品是致癌概率*高的物質之一。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物質的致癌程度分為五級,依次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將加工肉制品歸入“致癌”,也就是說加工肉制品屬于“一級致癌物”,與石棉、香煙和砒霜這類被公認的致癌物質處于同一等級。就連新鮮紅肉也很可能被世衛組織列為第二個等級的“較可能致癌物”。
因此,學術界很多人士建議公眾盡量少吃加工肉制品和紅肉,如果一定要吃紅肉的話,*好只吃牛排,排骨或者是烤肉。由于加工肉制品都被處理過,比如有些火腿需要煙熏,有些肉糜需要用鹽或者別的化學制品腌制,而專家們認為這些處理過程中的添加劑都會致癌。但高蛋白的紅肉也提供很多營養成分,富含鐵質和能夠抗疲勞、抗傳染病的維生素B12。
“從新鮮肉類中獲得養分會更好”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英國分部的蕾切爾·湯普森博士說:“如果人們能不吃(加工肉制品)那就別吃,從新鮮肉類中獲得養分會更好。加工肉制品帶有更多的鹽和脂肪,處理過程也帶來了更高的致癌概率。”她補充道:“如果誰每天早上吃一個培根三明治,然后中午吃一個火腿三明治,那就更危險了,這樣的人真的應該減少加工肉制品的攝入。”
英國政府早在2011年就向公眾發布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肉類或者肉制品不應超過70g——這也就是一根小香腸或者兩片培根的分量。而政府的預防疾病機構“英格蘭公共健康”發言人對世衛組織可能發布的消息表示,一旦世衛組織的報告正式出臺,他們會**時間“考慮”。
平衡膳食才是健康的根本
專家們認為肉類處理過程中的添加劑都會致癌。
專家認為,在紅肉和肉制品里面的有害化學物質會破壞消化系統細胞的DNA,進而導致癌癥。研究顯示每10個男人里面有4個,每10個女人里面有1個會每天攝入大于90克的紅肉或者肉制品。
北美肉類研究中心的巴里·卡彭特指出,其實任何東西或多或少都有點致癌概率。“科學證據顯示癌癥是個復雜的疾病,不是因為簡單的飲食問題就會得上的,平衡膳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根本。”他補充道。
英國癌癥研究基金的凱西·鄧洛普則反駁:“關于紅肉和肉制品與特定種類癌癥的聯系是建立在幾十年來大量謹慎的研究上的,并非危言聳聽。”
昨日記者又分別向多位食品安全專家求證該消息真偽。眾專家均稱,這一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但火腿、培根等加工肉類確實應該少吃,甚至不吃。
據新華社、《華西都市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