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距離中秋佳節還有十天,餐位預訂理應迎來高峰期。不過,中新網財經頻道在走訪了北京部分知名餐飲企業后發現,今年的中秋有點“冷”。
“中秋團圓飯的餐位預訂情況很平淡,到目前為止預訂量只占到五六成,而往年這個時候餐位預訂已達到七八成。”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廣州餐飲市場并沒有預想中火爆,部分酒樓午晚餐的空置率高企,銷售額和客流與往年相比大幅下跌。廣州珠江新城一家知名中高檔餐飲酒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節前的餐飲消費比往年平淡,商務宴請、機關團體請員工吃飯等圍餐大幅減少。
這種情況在北京高端餐飲市場似乎更為嚴重。記者在北京市阜成門附近的一家知名海鮮酒樓看到,登記信息顯示,中秋節當天僅有2間包廂被預訂。該酒樓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預定包廂的全部為家庭宴會。位于金融街附近的某知名上海餐廳的情況更為嚴重,對方表示目前基本沒有接到預訂,隨時可以預定包間。
某知名全國連鎖餐飲集團負責人向中新網財經頻道透露,今年中秋的預訂情況非常不好,該集團也沒有推出任何中秋套餐等促銷活動。“(情況)真的不太好,有的店都沒人訂。”上述負責人表示。
中秋宴的冷遇,顯現出中高端餐飲的陣痛期尚未結束。此前,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餐飲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下,企業業務總量出現減少。而“中國民營餐飲**股”湘鄂情也表示將逐步剝離餐飲業務,轉而進軍新媒體和大數據產業。小南國在“八項規定”出臺后消減了公務消費業務,業務重點向大眾化品牌“南小館”傾斜。
不過,席卷高端餐飲市場的“寒流”并沒有阻擋住整個餐飲行業的高速發展,中國烹飪協會7月21日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餐飲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6月份,全國餐飲收入12989億元,同比增長10.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個百分點。上半年,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收入達到了3773億元,一改去年以來持續的負增長頹勢,同比正增長2.9%,轉型成效開始顯現。特別是二季度增速大幅高于一季度,達到5%。中國烹飪協會指出:“大眾化餐飲是上半年推動整個行業企穩回升的中流砥柱。”
“餐飲企業正向大眾化轉型,有品牌、有特色的中檔餐飲消費活躍。”8月18日,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7月份餐飲收入增長9.4%,其中限額以下餐飲企業收入增長約12.7%;1—7月,全國餐飲收入實現152 0173 3840億元,同比增長大約10%,比去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全國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實現4415億元,同比增長2.9%,比去年同期提高5.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中國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政府消費泡沫破裂,“刨除這一因素,百姓在餐飲等領域的消費其實都在進步。”(中新網財經頻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